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居中南 《海内与海外》2006,(12):F0002-F0002
应我驻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大使馆折之邀,以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为团长的另侨联代表团不久前对上述三国进行了友好访问,相关使领馆对代表团的出访十分重视,驻西班牙大使邱小琪,驻巴塞罗那总领事高正月。  相似文献   

2.
驻韩美军问题最初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相伴而生的。长期以来,虽然驻韩美军几经调整,美国东北亚安全战略中的“主要关注点”也多有变化,但继续保留驻韩美军在美国政界早已形成了某种共识,并且不断地外化为一种公开而普遍的政策取向。对美国来说,驻韩美军问题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问题,而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意义的战略性问题。尽管目前驻韩美军正在经历“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整”,但并不意味着美国的朝鲜半岛政策发生了任何实质性改变,也不意味着驻韩美军的完全撤出即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自2003年起,美国已经开始对驻韩美军进行调整,以便将驻韩美军转变为可以干预亚太乃至全球事务的“机动军”。驻韩美军的这次调整主要缘于以下几个原因:以自动介入转变为以灵活选择的方式来遏制战争;随着驻韩美军实力逐渐增强,美军弥补韩军事力量不足的必要性已有所下降;由控制朝鲜半岛转变为辐射东亚乃至整个亚洲的军事基地。但是不管驻韩美军如何调整,在未来美国对朝鲜动武可能采取的空袭利比亚模式、阿富汗战争模式和伊拉克战争模式中,驻韩美军都将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6月5日,韩美两国就驻韩美军战力部署调整问题达成协议。根据协议以及美五角大楼已拟定的计划,驻韩美军在重新部署后,将形成两大中心、三大基地。驻韩美军战力部署调整是美军全球兵力整合和基地重组的重要组成部分。驻韩美军希望通过此次调整,缓解韩国民众日益加剧的反美情绪,建立面向未来的新型韩美战略同盟关系;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提高自身的作战效能;加强和完善美军对朝作战准备。此次驻韩美军战力部署调整,将是朝鲜战争结束50年来驻韩美军最具实质性的一次战略性大调整,它在促进韩美军队建设的同时,也将给朝鲜半岛和平进程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3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异乎寻常地对国家安全团队进行大“换血”,分别提名中情局长帕内塔、驻阿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和中央司令部副司令约翰·艾伦(JohnAllen),出任国防部长、中情局长和驻阿美军司令之职,而作为美军当前军事战略的重中之重,也是“反恐战争”的最前线——驻阿美军司令的提名引来了外界的高度关注。6月30日,这项提名在参院获得通过,艾伦正式走马上任,成为驻阿美军新司令。如今,在美国外陷“战争泥潭”、  相似文献   

6.
由于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与韩国民圭意识的增强及驻韩美军在韩的诸多劣迹,韩国地方政府与驻韩美军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尽管目前矛盾尚未发展到不可缓和的地步,且美方已做出一些让步,但这一矛盾的发展迟早将危及驻韩美军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前不久举行的韩美年例安保协商会议(SCM)上,韩美两国国防部长签署了有关调整驻韩美军占有土地问题的意向书,从而为解决困扰双方关系多年的驻韩美军与驻地政府、居民间土地纠纷提供了一线契机。但由于该“管理计划”不但涉及韩政府与驻韩美军的关系,而且还涉及当地政府、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仍将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继续保留驻韩美军,既是美国对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未来发展的一种“政策因应”,也是其冷战后东亚安全战略实施中的一种必然选择。美国调整驻韩美军至少要考虑“中国因素”、日本的前途以及未来的韩日关系三种因素。近年来,驻韩美军正在经历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整,标志着美韩同盟关系正在寻求一种新的定位,调整后的驻韩美军将不再仅是遏制朝鲜的地方军,而将成为具有战略灵活性的、在东北亚乃至更大范围内追求其战略目标的“机动部队”,必然会对关韩关系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形势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苏冷战的始末———简析前苏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回忆录《信赖》胡征庆多勃雷宁在1962年被赫鲁晓夫任命为苏驻美大使,他曾与美六届总统打过交道,直至1986年被戈尔巴乔夫召回,担任主管国际共运的中央书记,1995年起在苏外交部当顾问。他任驻美大使长达25年...  相似文献   

10.
《西伯利亚研究》2013,(6):93-93
9月2日普京总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主持会议,宣布解除维克托·伊沙耶夫的俄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远东发展部部长职务,任命总统助理、前自然资源部部长尤里·特鲁特涅夫为政府副总理兼俄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负责处理俄远东地区发展事务。  相似文献   

11.
大事综览     
2011年9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以色列面临空前孤立。2日,土耳其外长宣布驱逐以色列驻土大使,将土以外交关系降至二秘级,并中止两国所有军事方面的协议。9日,埃及数千名示威者冲击以色列驻埃及大使馆,以色列大使连夜紧急回国。埃及总理谢拉夫16日表示,奠定埃以和平的基石“戴维营协议”并不是什么圣书,永远都可以被讨论和修改。14日,由于担心约旦民众可能举行反以示威并冲击使馆,以色列政府决定撤回驻约旦使馆人员。此外,巴勒斯坦申请加入联合国也使以色列在道义上陷入空前被动。  相似文献   

12.
《亚非纵横》2008,(1):40-43
著名国际问题评论家王嵎生,曾任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馆政务参赞、驻尼日利亚、驻哥伦比亚大使和APEC高官。著有《亲历APEC》、《外交官使命与情缘》、《难忘的外交岁月》;主编有《动荡的世界——中国外交官眼中的世界热点》、《国际热点追踪》和《资深外交官看世界》等。王嵎生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辞旧迎新之际,王大使就亚太地区基本形势、特点和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3.
《今日前苏联东欧》2008,(2):96-96,F0003
1月 1日 乌斯季-奥尔达布里亚特自治区被合并人伊尔库茨克州,俄罗斯联邦主体减少为84个。 3日 英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发言人表示英国政府决定继续维持英国文化协会驻俄各地办事处的运营,尽管此前俄罗斯政府曾要求将其关闭。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指责英国政府无视俄罗斯法律。  相似文献   

14.
3月23日至24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联合举办“国际能源形势和中国能源战略”研讨会。会议由基金会会长、前中国驻美国大使朱启祯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前中国驻比利时兼驻欧盟大使宋明江主持。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古昌出席会议,并作了关于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的报告。73位能源问题、国际问题专家、学者和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代表及外交部有关司负责人与前驻有关国家的大使参加了会议。27位与会代表作了发言,大家就当前世界能源形势及走向和中国能源战略及能源外交展开了热烈讨论。 与…  相似文献   

15.
5月28日,在巴格达“绿区”的伊拉克总理办公室,美国驻伊拉克大使瑞安·克罗克和伊朗驻伊拉克大使哈桑·卡齐米·库米就伊拉克问题进行了约4个小时的会谈。这是自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以来,美伊两国最高级别的公开双边会谈。对美伊这次对话,国际舆论评价不一。部分舆论认为,会谈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双方只不过是“走走过场”;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联邦对外经济活动的最新政策法规刘秀云1995年5月22日至26日,《独联体国家经贸政策、法规报告会》在哈尔滨召开。会上,俄罗斯联邦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代表处经济博士、高级专家普列斯卡塔夫斯基、俄罗斯联邦驻沈阳总领事馆领事丹尼洛夫就《俄罗斯现阶段...  相似文献   

17.
自今年6月25日驻阿富汗美军司令麦克里斯托尔陷入“滚石门”事件后,美军高层进行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换将行动。继7月4日彼得雷乌斯“下放”出任驻阿美军司令之后,7月8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提名美军联合部队司令部司令詹姆斯·马蒂斯(James Mattis)上将接替彼得雷乌斯出任中央司令部司令,统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事。  相似文献   

18.
为庆祝古中建交38周年,9月21日,古巴驻中国大使何塞·格拉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作了有关古中外交关系的报告。外交部、文化部、新华社、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拉美所等单位的代表以及西班牙、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国驻中国大使和使...  相似文献   

19.
《阿根廷之旅》《阿根廷之旅》由管彦忠著,科学普及出版社1995年出版。除照片、前言和目录外,正文分5部分(篇)。全书共587页,50.6万字。作者现为《人民日报》驻委内瑞拉高级记者。1982~1986年、1990~1995年,他曾两度任《人民日报》驻...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月27—30日,缅甸战略与国际研究所在仰光举办“理解缅甸”国际研讨会。来自东盟、南亚及西方等17个国家的40多位专家、学者、官员及联合国驻缅代表、部分外国驻缅外交官应邀与会。钦纽总理到会作主旨讲话,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第一秘书长梭温中将、外交部长吴温昂等军政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