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朱清文 《奋斗》2011,(9):26-27
绥化580万人的民生和福祉,绥化城乡各方面的建设和进步,绥化在省内外、国内外长远凝聚力、影响力、竞争力的提升和增强,都依赖于和寄托于经济大发展、大跨越。发展是绥化580万人民的共同大局、根本大局和长远大局,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2.
杨欣 《奋斗》2006,(2):34-36
绥化继2004年成功实现经济发展的“拐点”、经济建设结束长期低水平徘徊局面后,2005年又继续保持攀升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3.
《奋斗》2005,(3):30-31
为了全面掌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深入研究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为省委、省政府当好参谋,我局于2004年11月下旬。分别由贾玉梅、韩国信、赵磊同志带队,对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绥化、伊春、鸡西8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4.
《奋斗》2023,(12):56-59
<正>绥化地处松嫩平原腹地,素以“寒地黑土特色物产之乡”驰名。2022年,粮食总产230.96亿斤,每百斤中国粮食就有1.69斤产自绥化,是黑龙江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一块稳固“压舱石”。2021年9月以来,中共绥化市委根据中央、省委部署,针对粮食系统及企业违纪违法问题和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重拳出击、铁腕治腐、高压震慑,揪出了一批粮仓“硕鼠”,净化了粮食系统的风气,使绥化“压舱石”作用更加稳固,“供给端”成色更加优良,“领跑者”姿态更加昂扬。  相似文献   

5.
宋心海  李云峰 《奋斗》2007,(5):28-29
“省委书记钱运录在省第十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绥化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农区工业化示范区,这是省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绥化又好又快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新希望。”  相似文献   

6.
《奋斗》2012,(12):59-60
201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绥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环境建设,提出了大力加强经济环境建设的明确要求,多次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进行了专门批示。绥化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创优环境,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建文汇》2007,(3):30-31
北有黑龙江绥化,南有安徽阜阳.这是两座因官员集体贪腐而知名的城市。马德、王慎义治下的黑龙江绥化,王怀忠、肖作新治下的安徽阜阳,均给这两个地方留下了厚积的“遗产”:挤掉浮夸泡沫的经济,大而无光的形象工程,信心低落且牢骚满腹的民众,以及一批尚未及处理的戴罪官员。  相似文献   

8.
绥化县(规绥化市)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的发展,经历了试办、发展、巩固、提高、大发展四个阶段。今天,我们回顾其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是有意义的。试办阶段。绥化县土地改革以后,获得土地而缺乏其它生产资料的贫下中农,焕发了高度的生产热情,急切地盼望发展生产,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面对这种情况,绥化县委根据党中央,毛泽东关于“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坚持了“保护教育,自愿两利,小型为主”的原则.派工作组,培养骨干,依靠贫下中农.并针对当时…  相似文献   

9.
祖轩 《奋斗》2007,(9):52-52
绥化市每年有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80多万人,其中党员1万多名,随着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外出务工人员难组织、权利难维护、党员难管理的问题日渐突出,出现了一些党建工作空白点。为此.绥化市委积极探索把党组织建在劳务经济产业链上,全市已建立劳务经济党支部(总支)301个,  相似文献   

10.
马立新 《奋斗》2012,(9):36-37
绥化市委提出的“五型经济”战略和“五个一流”目标.准确把握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紧紧扣住了绥化资源优势、区位特点、产业基础等实际,牢牢抓住了推动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环节,极大地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和动力。落实“五型经济”战略的核心是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而由于我们自身投入能力脆弱,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就无疑成为产业项目建设最主要的途径。当前,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在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趋凸显。以资源高投入高消耗为依托的传统招商引资模式正遭受严重挑战。近年来,各地招商引资工作都经历了跨越式快速发展到相对平稳增长甚至缓慢前行的发展起伏。为此,我们要适时调整招商策略,全力推动招商引资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努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一轮跨越。  相似文献   

11.
绥化,作为农业大市,工业弱、财政穷、收入低”子”过着紧日子。多年来处于“农业大、的窘境,戴着“粮帽  相似文献   

12.
胡世英 《奋斗》2010,(1):35-36
<正>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绥化在撤地建市之初的基本市情是发展慢、总量小、欠发达,发展的任务尤为紧要迫切。2002年以来,我们在认真审视市情基础上,确定把加快发展作为工作主旋律,要求各个方面都要谋发展之策、尽发展之力,把绥化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引入"快车道"。实践中我们感到,抓发展的关键在于落实,不抓落实,一切都会落空。为此,我们着力倡导"千头万绪抓发展,千抓万抓抓落实",树立一件事一件事抓、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落的落实理念,采取重点突  相似文献   

13.
从贪官所具有的权力和薪金收入等方面来考虑,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可以得到满足的,甚至可以说随意得到满足。对于大部分的贪官来说,钱是符号,他们还要那么多做什么呢?这些钱到底会对他们起到什么作用呢?“卖官书记”马德,在任绥化市委书记期间,收受贿赂高达2385万元,据有入估算,马德在绥化期间平均每天的收入在万元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日进万金”。与马德占有大量的钱财相比,据说他是个穿着随便、  相似文献   

14.
吴迪 《奋斗》2012,(3):40-41
落户于海伦工业经济园区总投资30亿元的大连三特服装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落户于绥化经济开发区的中粮集团年加工30万吨粳稻项目正式投产;与此同时,在庆安工业示范基地,庆安源升河酒业有限公司与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合作组建的黑龙江省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寒地杂交水稻品种选育课题上取得突破,位于兰西县兰榆工业区内的哈北新城建设已初具规模,开工较早的哈尔滨华德学院校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绥化园区经济正呈千帆竞渡之势,产业“集聚效应”日渐凸显。  相似文献   

15.
朱清文 《奋斗》2013,(11):9-10
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新形势下完成党现阶段面临历史使命的一项严肃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强力推进重要领域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依靠改革促进转型,激发社会、企业、个人的活力和创造力。要继续以开放促进改革,以改革来推动升级”。深化改革升级发展是绥化面临的巨大优势和根本性机遇。  相似文献   

16.
邱奎忠 《奋斗》2006,(3):14-15
绥化市组织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务实创新,狠抓落实,努力构筑符合时代要求、具有绥化特色的组织工作新格局。具体要实现“五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01,(4):63-64
国富镇位于绥化、黑河和齐齐哈尔三市交界处,拥有19个行政村,14个直属单位,幅员面积31万亩,全镇人口 2.5万人,镇内人口5700人。几年来,我们从本地实际出发,抓  相似文献   

18.
王凤山  周全  田军 《奋斗》2001,(12):50-50
根据省“十五”计划,绥化师专将在2003年前办成多科性本科院校。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步。升本条件渐趋具备。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20,(2):21-22
绥化市委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带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聚焦高质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奋力谱写“中国之治”的绥化答卷。  相似文献   

20.
王永清 《奋斗》2010,(6):29-30
十年磨一剑,巨变十年间。作为全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从百业待兴的状态发展成为全省城市幸福感第一的城市(2009年央视经济频道“经济大调查”结果),十年间,绥化着实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仍在朝着宜居、宜业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在这不平凡的十年中,绥化市积极开创具有地方特色的党建工作,着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党员队伍.为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铸就了一个又一个坚强的堡垒。在这块多情而丰饶的寒地黑土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