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功养生治病在中国己有几千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气功,千百年来热潮迭起。为什么历史上气功热时兴时衰?当今这场方兴未艾的气功热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应当怎样认识?最近,我们请教了张烈和他的老师张学凯等气功名家。他们就这些全社会都感兴趣的问题,同我们作了一次长谈。  相似文献   

2.
易杳 《瞭望》1987,(49)
气功之谜 中国气功作为一种养生术,早在老子时代(约公元前580年-478年)就已相当成熟,并且奠定了经典性的理论基础。那时即已盛行用气功治病。气功的某些效应,如气感、健身、止痛疗疾以及由气功本身和由迷信观念所引起的各种幻觉  相似文献   

3.
来中国前,我爱好体育,例如足球、排球、板球等,我也喜欢爬山,以及研究书法和学习语言,像波斯语、普什图语、阿拉伯语。当然,我也热衷于艺术。后来,我离开了我的祖国,来到了中国的首都——北京,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在这里学习汉语。来北京语言大学的第二天早上,我看到了一些老人在学校的操场练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看过几次后,我便着迷了。有一天早上,我打算去报名,在一个小操场上我看见几个老人和几个年轻人,其中也有外国人,这些人跟在一个师傅模样的人后边认真地练着。他们练完后,我就过去找到那位气功老师,告诉他我对气功非常感兴趣,想跟他学习。他说很高兴认识我。从那以后,我便开始学习气功。一开始练感觉有点难,但慢慢我就习惯了,我逐渐迷上了中华传统项目。以前我只是感兴趣,后来才知道气功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防病治病。而且最近发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练习气功、太极拳和太极剑了。  相似文献   

4.
健身气功管理: 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滨 《瞭望》1997,(47)
健身气功管理走向规范化法制化●本刊实习生于滨“气功热”,在当代中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而给气功“立法”,却是开气功千年发展的历史先河。“加强气功管理,规范气功活动,是为了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科学地习练气功,制止和打击借气功之名搞经济诈骗和封建迷信活动。...  相似文献   

5.
辛江 《瞭望》1988,(24)
气功是我国古老文化的一颗明珠,历经几千年的检验,始终是广大群众重要的健身医疗术,长盛不衰。但其意义远不止此。现在,许多国家兴起了气功热。对于它为什么能强身治病、它的本质是什么、它还有什么别的作用等等,日益成为人们和国内外科学家渴解之谜。近几年来,我们十分欣喜地看到,气功  相似文献   

6.
纪平 《瞭望》1989,(50)
气功医疗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对我国人民的身体保健、防病治病起了积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十年来,气功医疗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在用现  相似文献   

7.
1991年3月20日下午,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电化教学楼的一个中等规模的会场,国内研究心理学、法制心理学,研究气功以及对气功感兴趣的专家、学者、大学生及有关方面人士约百人,开了一个没有会名、会标的会议。依照中国人开会的惯例来看,这次会议显得神秘,甚至有几分紧张的气氛……这是一次有关气功的会议。一个魔术团的副团长出场了,他家三代祖传玩魔术。“魔术人师”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去广东表演魔术,当地魔术团的一个小青年慕名而来,非得拜师,大师奈不过,教了他几手简单的魔术。没想几年过去,徒弟则成了闻名深圳、香港的气功大师,且发了大财。一次徒弟应上海几名文化名人之邀来表演。表演前一天,他来拜师傅,央求师傅在徒弟表演时送上一瓶药,师傅又一次奈不过情面,答应了。第二天表演前,师傅心存疑虑,就对身边的另一个人说,我是魔术师,送药瓶上去恐引人怀疑,麻烦你送一下,那人说,“气功大师”也让我配合他,叫送一封信。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5,(10)
中国气功走向世界据澳洲95年1月号《东方邮报》、《自立快报》、《澳洲新报》、《华侨时报》、《华声日报》等发布的信息称,由世界气功名家联谊会和世界气功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世界级优秀气功功法”评选活动历时15天,于1月3日在悉尼结束。评委会在六百余种当代流...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健身气功的开展情况进行了科学调查,深入了解社区居民对健身气功的场地设施和健身指导服务的需求情况,并针对问题和需求提出了对策与建议,进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姬爱冬  宋新红 《学理论》2010,(12):248-250
在中医气功学课程的国际教学中,海外留学生东方文化素质的匮乏给中外学术交流造成了巨大的难题,本文即深入分析了海外学生东西方文化素质差异的成因和特点,并根据其分析相应地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策略,这对于中医气功学的弘扬和发展以及提高对外教学水平及交流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1995年7月26日《工人日报》第五版登载了我写的一篇批评以伪科学实验为气功大师张目的文章。题目是《对“气功外气作用于原子核并引起放射源衰变率改变”的质疑》。现补充一些此文的起因及发表后的插曲,以说明这类伪科学实验的不堪一击。1995年7月初,何祚庥先生给我看一份由高能物理所几位“科学家”完成的气功(外气)能影响原子核衰变的实验报告。该报告已成文,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华民族话语体系中,有两个关键词语: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复兴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关系,对于创新完善中华民族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复兴的涵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统一于复兴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此相应,民族复兴战略全局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开拓世界历史、国家、民族、国民四个维度以形成新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兼顾规模和效率,平行推进中华民族作为民族共同体和国民共同体的建设;要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框架中,作出相关战略布局和资源配置;作为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基础;作为国民共同体的建设,要从全体国民和国民个体两方面,增加扩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国民维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服务的。因此,由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增强公仆意识,不仅要有常怀为人民服务之心,更要有处处执政为民之举。  相似文献   

14.
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理想。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9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不仅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过系统深刻的理论论述,而且率领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层次、各类别中华民族成员所"共有、共建、共享"的精神文化和价值系统。中国海外移民作为中华民族成员,他们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资源。长期以来,海外移民以中华文化认同为文化基石,以跨国互动为社会基础,以中华民族复兴为价值目标,以精神家园变迁为现实追求,全方位、多渠道、多场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依我出入各种场合的印象,不拘是在乌合杂聚的大车车厢,还是“雅集”了文人墨客的所谓“笔会”一类地方,足以引起普遍的谈话兴致的题目,有两个:一是钱或者同钱有关的事情,再者便是气功了。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个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也同样需要一点精神。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民族冲突和文明冲突日趋尖锐的今天,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在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要正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精神,并对其基本特征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气功热”亟需唯物主义的引导谢进1.“气功热”的持续时间已超过十年,并且毫无敛缩之势。各路“气功大师”仍还在源源“出山”,且多是来头通天:与神仙佛祖多少有点“沾师带故”,为了被世人尽快接纳,显示功法的高深奥妙,各种吹嘘越来越变本加厉。稍加留心即可发现...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形成,是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文化观念综合作用、长期积淀、不断塑造的结果。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特定形态,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现实基础和时代内涵。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更有其特定的方式。只有完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方式,才能真正做到既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又培育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气功吸引了不少北京的中老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