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日本是食品进口大国,进口量逐年增加,势头十分迅猛。1975年,全年进口的食品金额为112亿美元,到了1985年即增加至176亿美元,1990年又翻了一番至325亿美元。同时进口食品在品种结构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工食品、鲜肉以及水果在进口食品的比例越来越大。至1993年,进口食品已占日本食品消费量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进口食品的管理在日本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口食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的身体健康。日本对进口食品和管理可以分为进口管理和市场管理两部分,前部分是进口食品向海关申报之前的管理,即决定能否进口,由厚生省和所属的30个设有进口食品监督处(室)的检疫所负责,厚生省环境卫生局设有口岸卫生事务办公室,挂靠在食品卫生处,承担具体的审查事务。第二部分是进口食品进入国内市场之后,与国产食品一样由地方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保健所)进行市场监督管理。因此本文仅介绍第一部分进口食品管理,即决定食品能否通过海关,进入市场。大致分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2.
《司法业务文选》2012,(25):41-44
1.2012年3月2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45号公布2.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进口食品境外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3.
近日记者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周密安排,迅速行动,深入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强食品安全隐患摸排管控,各地陆续查处违法添加案件,并依法从严惩处违法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已经成为广大民众的关注焦点问题。随着“毒奶粉”“毒胶囊”等案件不断曝光,大家对自己的餐桌产生了深深的不安,我们不禁想问,究竟是谁动了我们的餐桌?2月26日,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食品安全问题案件,被告人黄某因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罪被依法判决。  相似文献   

5.
钟筱红 《法学论坛》2015,(3):148-153
随着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颁行,我国开始建立初具现代化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然而针对进口食品监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监管水平仍显得比较滞后.主要是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立法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立法理念滞后、体系架构不合理、国际标准采用率低、监管权责不明,因此应完善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立法,确立我国的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并建立进口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法》规定了"假一赔十"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但该制度存在缺陷。鉴于食品价格低廉,而食品造成人体损害的后果有可能很严重,十倍价款的惩罚性赔偿金对食品消费活动的参与各方都无关痛痒,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赔偿、惩戒、威吓、激励等功能无法实现。该制度还存在对食品生产者打击面过宽的现象,对大规模食品侵权案件中的适用问题也没有规定。为了准确惩戒和遏制食品侵权行为,食品侵权立法应当在惩罚性赔偿金计算基数与标准、“高度可苛责性”的标准及大规模食醢侵权案件的适用限制等方面予以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刑法修正案(八)》自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各地在查办食品安全犯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些不法奸商在食品生产、销售过程中,添加瘦肉精、超量使用亚硝酸钠、勾兑地沟油等案件纷纷被媒体瀑光,一些犯罪分子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作为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食品监管过程中,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却鲜有被查办的案例。对于一个已经生效的法律,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渎职犯罪的事实,却难以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是指在食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危害食品安全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是当前刑事政策打击的重点。危害食品安全案件具有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关注度高、涉案人员众多、线索证据庞杂等特点,处理难度较大。笔者就审查起诉工作中办理此类案件遇到的问题与思考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食品溯源     
食品溯源已经成为一个有关食品、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事故的术语(A buzz word),正在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运用。欧盟从2005年1月起,对所有食品及饲料产品实行强制性溯源管理(Mandatory traceability)。在现代社会里,建立健全食品溯源制度已是食品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的共同要求,并成为全球食品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生活》2010,(19):4-4
2010年9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公布了《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对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分子,要坚决依法严惩,罪当判处死刑的,要坚决依法判处死刑,与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的职务犯罪分子一般不得适用缓刑。  相似文献   

11.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法修正案(八)加大了惩处力度,体现了保护民生的立法精神。司法实践中,对于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一般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也有少数案件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投放危险物质罪、非法经营罪等罪名定罪处罚。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中的罪名关系及选择进行探讨,有利于依法、正确打击危害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1月,媒体曝光了深圳市光明新区海发酱料厂大量生产假冒伪劣酱料,随后,深圳市检察机关以涉嫌食品监管渎职罪对该区5名市场监管人员立案侦查,其中2人被执行逮捕。[1]这是广东省首例以涉嫌食品监管渎职罪批捕的案件,此案件在当地卫生监督部门也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3.
陈锋 《法制与社会》2010,(13):182-183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十五个字可以从治国安民的古训中寻找或提炼出来,它道出了食品安全与卫生的极端重要性。随着食品生产和人们生活的现代化,食品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人们对食品的消费方式逐渐向社会化转变,从而使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范围急剧扩大,近几年由于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全球性食品恐慌事件足以说明了这一点。本文对食品腐败变质的常见类型、危害及其控制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佚名 《刑警与科技》2005,(12A):108-109
俄罗斯食品安全举措 1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俄罗斯依赖进口的食品种类和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包括每日的必需品。进口食品使国家大量外汇流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国家经济金融系统平衡。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期间农业和食品外贸发展不健康、对外经济政策存在疏漏,致使国家长远利益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赵梅 《法律与生活》2014,(24):36-37
正2014年5月判决的一起生产、销售有害食品的案件至今让我心有余悸。由于被告人卢克生产销售20多吨有毒猪头肉,在社会上产生恶劣影响。为此,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及我院(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联合召开"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该起食品安全案件的审理情况。食品安全关乎民生,这起生产、销售有害食品的案件牵动了当地民众的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已查出多起食品中含有"苏丹红"的案件,但此类案件都是在原料中掺毒,调查未能及时找出问题源头。这反映出我国食品信息追溯制度的缺失,目前在技术上和法律上构建这种制度的时机都已成熟,应当尽快完善,保证食品"从源头到餐桌"各个环节都有准确的信息记录,从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食品召回,这一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得比较成熟的法律制度,其含义是指食品的生产商、进口商或经销商在获悉其生产、进口或经销的食品存在可能危害消费者健康、安全的缺陷时,依法向政府部门报告,及时通知消费者,从市场和消费者手中收回问题产品并予以更换、赔偿,是一种消除缺陷产品危害风险的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实施食品召回制度的目的是及时收回缺陷食品,避免流入市场的缺陷食品对大众人身安全损害的发生或扩大,维护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食品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无疑产生重大影响,切实保障了食品行业的规范运行,尤其是其设定的相关制度,如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和评估制度、食品召回制度等,从法律层面上对食品安全加强了规范和监管。本文主要分析第53条确立的食品召回制度,从这一制度的立法动因出发,介绍了有关食品召回的相关概念;通过对本条的解析和对我国食品召回制度仍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对我国食品召回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卫生法制》2012,(2):65-F0003
为贯彻实施《食品安全》,加大对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食品(以下简称违法添加)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现就进一步加强涉及违法添加案件查处和司法移送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刘春成  陈双玲 《法制与社会》2013,(25):277-278,281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始终是百姓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大案、要案不断攀升,食品监管部门难辞其咎。为有效遏制、严厉惩处食品监管渎职犯罪,《刑法修正案(八)》第49条规定了食品监管渎职罪,旨在从源头上防控食品安全犯罪。为此,本文从食品监督渎职罪的立法背景、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刑法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司法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