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琦 《传承》2008,(6):110-111
中国的市管县体制至今已走过25年,本文分析了这一管理体制的由来、存在的利弊,以及目前地方市管县体制改革探索的方法和问题,并提出今后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试论广东实行省管县体制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市管县体制存在着市县矛盾加剧、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行政成本、影响行政效能等主要问题,推行省直管县是克服市管县体制弊端的改革方向。市管县体制改革总的方向是省直管县,城乡分治,实现市县在法律关系上平等,不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地级市集中精力发展和治理城区,县专心致志建设和治理乡村。改革总体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深化扩权强县改革。在全面推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县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第二步,稳妥推进省直管县。在条件成熟的地方,由财政意义上的省管县到行政意义上的省管县,实行市县分治,并相应调整行政区划。第三步,完成地级市改革。重新定位地级市的角色,适当合并地市,并优化其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3.
析"市管县"体制的利弊,构"市协县"体制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市管县体制至今已走过25年,本文分析了这一管理体制的由来、存在的利弊,以及目前地方市管县体制改革探索的方法和问题,并提出今后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试析当前我国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动力、局限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市管县体制的负面效应和历史局限性日益凸现,最终成为各地推行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元动力。从各地改革实践和国内理论界对此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可以理清我国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实质、途径和出路。强县扩权是现阶段实施省管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内容,是由市管县体制逐步向省管县体制的有序过渡和增量改革;因地制宜、适时推进是各地省管县的战略选择;行政区划调整是省管县的前提;转变政府职能,对政府进行功能性变革是省管县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对建立“省直管县”体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德林  李珲 《理论月刊》2005,(8):153-15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市管县"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对此,本文认为逐步取消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建立"省直管县"体制的时机已经成熟.在对建立"省直管县"体制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适当缩小省区管辖范围、增设若干省或者直辖市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6.
稳步推进省直管县体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认为,在新世纪,我国高效、和谐的发展迫切需要实行省直管县体制。实行省直管县体制,必然导致地方行政体制的一系列新变化,迫切需要解决几个主要问题,即改革市管县体制,实行市县分治;依法明确省、市(地)、县的职责权限;改革行政区划体制;合理确定市的行政级别。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市管县体制由于存在着诸多的弊端,正成为改革的对象,而省管县作为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市管县体制的演变和局限性、省管县的可行性、省管县体制的具体操作思路三个方面对市管县体制的改革做一个理论上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的"央地矛盾"、"政策落实走样"等现象与我国政府层级过多紧密相关。众所周知,推动政府层级改革是一件十分困难而又迟早必须面对的事。如何精简政府层级?理论及实践界较一致的意见是废除市管县体制,实行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直管县(含县级市、自治县等,下同)。主要理由是市管县增加了一个政府中间层级,使省县之间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都不得不经过市级层次,降低了行政效率,有碍政策执行。同时,市管县还违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时强调"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对税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身处市场化改革先行之地,浙江国税部门将围绕服务加快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这一目标,大胆探索、推进创新,更好地发挥税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为推进全国税收体制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安徽等地实行的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和扩权强县改革,在创新财政体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与市管县行政体制并存也产生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继续放大财政改革和扩权改革的体制能量与制度功效,必须适时启动和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行政改革,构建扁平化的省直管县公共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11.
李冬 《重庆行政》2008,(6):37-39
中国是世界上行政层级较多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五级行政体制即中央—省—地级市—县(县级市)—乡镇。其中地级市的出现是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的"地改市"、"市管县"体制的推  相似文献   

12.
王红梅 《前沿》2010,(13):170-172
上世纪九十年代,"市管县"体制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成为我国地方行政体制的主要形式,当前,全国许多地方都在总结"市管县"体制改革的经验,不断进行积极探索"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对于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应该高度重视和及时解决,尤其要加快建设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相应配套的体制改革,才能科学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市管县"体制在宪法和法律上的困境是法律与实践脱节的写照。对宪法第三十条规定的政府层级制度的解读必须围绕规范同时超越规范并从现实需求出发反思规则本身的合理性。地方政府层级制度的设置受制于治理空间、人口分布和权力分配机制。因地制宜地推行省直管县改革,完善市管县体制,以自治为导向推进地方制度改革,改善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地方善治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4.
泉州市是全国首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现有的党政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是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晋江地区,将原泉州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三超的局面,臃肿而低效的机构与现代社会管理的不适应性日愈突出,开始影响并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此,泉州市率先在全省地市一级开展机构改革,并收到一定成效。 我们进行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遵照党的十四大和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有关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的精神,围绕转变职能、理顺  相似文献   

15.
“省管县”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市管县"体制已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其各种弊端,与此同时,"省管县"模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在不少地方开始试行。那么"市管县"与"省管县"体制究竟孰优孰劣,运行效果如何,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原辖五区二县,1983年5月,与原温江地区(除广汉、什邡两县)的十个县实行地市合并,进行市管县体制改革。市委、市政府明确地提出市管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解决城乡结合问题,通过充分发挥城市与农村的各自优势,达到城乡并举、工农并举,实现城乡一体化。三年来,市委、市政府利用成都市的市场、科技力量和工业基础三方面的优势,对各区县实行流通、科技和工业三带县,促进了全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成都经济区的初步形成。一、流通带县。敞开城门,疏通城乡流通渠道,为农副产品进城和农民进城从事第三产业创造良好条件。实行市管县后,市委、市政府改变了只要郊区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保障居民供给的状况,敞开城门,为区县发展商品生产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管县"体制已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其各种弊端,与此同时,"省管县"改革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在不少地方开始试行。在对我国"市管县"体制的形成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其所面临的困境,论证"省管县"改革的可行性,并提出对"省管县"改革的理性思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任春娟 《政策瞭望》2007,(12):52-53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普遍推行市管县行政体制。无论是经济管理权限、财政还是人事制度管理方面,都是实行由省  相似文献   

19.
计划体制既构成了市管县体制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同时也为这一体制运作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撑条件。制度支撑条件的丧失 ,以及市管县体制推行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制度意外” ,是市场化进程中市管县体制绩效日趋式微的重要根源。但目前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最重要的行政障碍 ,不是市管县的行政区划和行政领导体制 ,而是政府职能转换的滞后。在政府职能转换还远未到位的情况下 ,全面推行“省管县”体制未必能解决市管县体制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三十年来中国在中央和地方层面都持续在进行行政体制的变革。其中,县制变革可以说是地方行政改革中最为突出的。与一般的职能调整和机构改革不同,县制变革的核心是权力的变迁。从"市管县"体制改革到撤县建市,再到强县扩权,县级权力一直处于变革过程之中。地方性力量的成长是理解这一过程最重要的切入点。从地方性因素出发,对县级权力的变革应作一种权变的解释,即使具备同样的结构性条件,由于行动者的参与方式、互动和参与程度的不同,结果也会有所不同。换言之,无论存在任何结构性因素,那种在浙江C县案例中发生的县级权力变化也并非必然趋势,而是多种力量、多种因素偶然结合在一起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