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但愿,我们有嗜好树碑立传的干部们能够从“粮神殿”的倒掉得到一些启示。山西省粮食局五老峰以修建粮食系统“培训中心”为名,挪用国家粮食储备库资金修建用于旅游接待的“云峰阁”宾馆。并在宾馆附近修建“粮神殿”。(6月4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2.
2007年6月1日,中央纪委等7部委通报了全国4起违规修建楼堂馆所典型案件。其中一起案件是:山西省粮食局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西省永济市五老峰以修建粮食系统“培训中心”为名,挪用国家粮食储备库资金修建用于旅游接待的“云峰阁”宾馆。在宾馆附近修建“粮神殿”,为个人歌功颂德、  相似文献   

3.
新闻事件:山西省粮食局挪用国家粮食储备库资金,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修建“云峰阁”宾馆,并在宾馆附近修建“粮神殿”,为个人歌功颂德、树碑立传……6月1日,中纪委等7部委通报了河南、山西、甘肃等地4起违规修建办公楼等楼堂馆  相似文献   

4.
陈瑛 《两岸关系》2004,(9):58-59
佘修梅在台一任任期未满,正逢甲午战争爆发之时。在一次督粮到台的途中,由于遭遇台风,粮食误了军期,佘修梅深感有负国家、有负朝廷和民众,于是吞金自缢。后来,台湾人民有感佘修梅的忠烈,在台南修建“慰忠祠”祭祀之……  相似文献   

5.
一、正确估计粮情正确估计粮情,是正确决策、避免失误的前提条件。这是对近年来粮食经济理论和实践反思得出的难忘启示。忆往昔,百家群起,正确估计粮情多么不易。从80年代初叶以来,围绕中国粮食问题展开了一场又一场争论:先是对所谓“大粮食”观点和效法西方采取“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食物构成的辩论;接着是对“粮食过剩”观点的商榷。特別是1984年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6.
安徽是农业大省,三中全会之后,农业改革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粮食生产迅猛发展。1984年粮食大丰收,1985年全省出现第一次“卖粮难”。但至1988年则又出现过“买粮难”,1989年又出现了持续时间长难度大的第二次“卖粮难”。买难与卖难的  相似文献   

7.
正青政办[2021]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1月23日青海省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20]44号)精神,稳定全省粮食生产。现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8.
关于﹃卖粮难﹄的思考及对策李郑生“卖粮难”不是新话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卖粮难”,但去年以来出现的卖粮难,时间更长,涉及面更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回顾我国粮食流通历史,不难发现,我国的粮食流通从来就没有跳出“卖...  相似文献   

9.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江苏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面落实了省长“米袋子”负责制,初步建立起粮食购储体系、粮办工业体系、储备保障体系、零售服务体系、市场调控体系,全省粮  相似文献   

10.
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富锦市,是一个以“粮”闻天下的地方——“中国东北大米之乡”、“中国大豆之乡”、“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这是富锦的城市名片。2003年,富锦曾在全国100个粮食大县中名列第6位。  相似文献   

11.
蓝红星 《人民论坛》2022,(24):74-77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新时代确保我国粮食安全,重点是坚持以国内粮食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答好“谁来种粮”的时代之问。“谁来种粮”隐忧背后折射出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要破解“谁来种粮”难题,归根结底是解决好“愿不愿意种粮”“什么人来种粮”“能不能种好粮”以及“怎样抓种粮”的问题,当前要重点加强保障农民种粮收益、重塑集体经济组织“统”的功能、强化科技赋能和服务社会化支撑、创新粮食安全责任共担机制。  相似文献   

12.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吃饭因粮食短缺而被迫计划了40多年。改革解放了生产力。粮食连年丰收,但“卖粮难”、“买粮难”、“储粮难”等等问题却交替困扰着中国。走出“怪圈”,已是刻不容缓。1998年,本世纪中国粮食流通领域最重大的行动终于拉开帷幕。骤然升温的焦点1998年春夏之交,中国粮食流通领域骤然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3月19日上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刚刚结束,新任国务院总理的来论基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CCTV记者提问时,所阐述的施政纲领中、“五项改革”的第一项便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4月27日至29日,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粮食发展战略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有句名言:“粮食是一切问题的基础。”斯大林形象比喻:“粮食是宝中之宝。”毛泽东告诫:“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陈云指出:“无粮则乱,这件事不能小看就是了。”这些宏论,是经济规律的客观反映,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于一个有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不可掉以轻心的大事,必须有正确的粮食发展战略作指导。  相似文献   

14.
浙江新政     
出台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新政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出台《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根据《意见》,粮食生产功能区每年至少种植一季粮食作物,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要分别稳定在150亿公斤以上、1500万亩以上和60亿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5.
扎兰屯地区粮食企业现状及“两条线运行”情况的调查金首文为了更好的了解呼盟地区粮食企业现状和“两条线运行”情况,呼盟人行计划科组成工作组对扎兰屯市农行,粮食局及所属一粮库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一、扎兰屯市共有粮油(公司)仓库22家,其中: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粮办工业是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粮食统管的产物。国家粮食部门1956年起对私营粮食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形成了由粮食部门统管的粮油加工、粮油食品、副产品综合利用、粮油机械四个方面的生产专业,拥有1.7万个基层企业,100万名职工的粮办工业体系。但自从1993年粮价放开以来,粮办工业的日子似乎是“王老五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粮办工业的道路该如何走下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一、粮办工业进入历史性转折阶段1998年是粮食体制改革全面铺开的一年。按照国家“四分开一完善”的基本思路,国家今…  相似文献   

17.
今年,随着粮食购销政策的进一步调整,部分粮食将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就我省而言,退出保护价收购粮食占全部粮食收购量的29%。为了保护农民利益,防止出现新的“卖粮难”,农业发展银行要加强非保护价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粮食象其它商品一样,既有其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而在中国这样古老的以农业立国的国家里。人们更看重的是它的特殊性。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民生活的主食品,鸡鸭鱼肉副食品都是由粮食转化的,人们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粮食。因此,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军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又是重要的战备物资。“无粮则乱。”特殊年景,粮食比金子还贵。  相似文献   

19.
粮食减产原因何在王志仙“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几千年来我们老祖先的治国之道,也是我国祖祖辈辈劳动人民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然而,近年来,“老弱妇孺居家种田,精壮劳力打工挣钱”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是普遍现象;我国粮...  相似文献   

20.
钟迅  詹小兵 《政策》2002,(4):24-25
粮食、棉花历来被认为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重要商品”、“战略物资”。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粮、棉都是国务院直接管理的少数几种重要农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