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7年9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诗人续范亭因病医治无效,在山西临县逝世,享年55岁.毛泽东闻知续范亭逝世的消息后,十分悲痛,连声说续范亭是个很有骨气的人,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9月13日,中共中央根据续范亭的生前要求,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以此引为本党的光荣."  相似文献   

2.
散木 《党史博览》2018,(2):53-55
正杭州养伤续范亭,1893年生,山西崞县西社村(今属定襄县)人,早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为山西远征队队长,后组织西北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再后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二混成支队参谋长、第六混成旅旅长、国民联军军事政治学校校长等职。续范亭曾是中共的"秘密党员",即1938年6月,他由关向应和南汉宸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他在晋西北率领山西新军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又撰文揭露阎锡山,后任  相似文献   

3.
1993年11月27日是续范亭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他离开我们已经46年了,我们深深怀念他! 续范亭同志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彻底的民主主义者,早年参加辛亥革命,献身民主革命事业。九·一八事变后,他对蒋介石投降媚外的不抵抗政策极为不满,日夜忧国忧民,决心以一死唤醒国人,遂于1935年12月在南京中山陵前剖腹明志,幸而遇救。他在养病期间开始接触马列主义思想。1936年12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当时续范亭正在西安。通过  相似文献   

4.
正续范亭(1893—1947),名培模,字范亭,号恕人。山西崞县(今原平市)西社村(今属定襄县)人。曾任第二战区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山西新军总指挥、晋绥行署主任、晋绥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他是从追求三民主义转向信仰共产主义的光辉典范,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奋斗了一生。在重病期间,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9月12日病逝。次日,中共中央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以此引为本党的光荣"。  相似文献   

5.
<正>国民党爱国将领、诗人续范亭,1893年11月27日生于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市)西社村。1935年12月26日续范亭在南京中山陵前剖腹明志,竟欲以一死唤起国人抗日救国。此一爱国壮举,世人钦佩。他在从一个著名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杰出共产主义战士的过程中,为民族解放顽强不屈、大公无私、竭诚奋斗,受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赞誉。在血与火的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和续范亭坦诚亲切交往,书信往来不断,结下了深厚、真挚的革命情谊。在频繁的来往书信中,毛泽东  相似文献   

6.
“你从战火中走来,带着英雄的风采,你向明天迈进,肩负祖国的未来……”这首激情高昂的范亭中学校歌,概括了范亭中学的发展历程。创办于1946年的范亭中学,是以我国著名爱国将领续范亭将军的名字命名的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名牌老校。6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范亭中学不断发展壮大,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教育教学成绩享誉三晋,名满神州。传承优良传统,形成办学特色续范亭将军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高尚的道德典范。从建校至今,学校始终用范亭精神教育人、激励人、培养人,形成了“勤奋、…  相似文献   

7.
穆欣 《党史文汇》2002,(9):10-15
关向应和续范亭于抗日战争初期在山西前线相识,在协力创建晋绥解放区的斗争中相交、相知,成为真挚的朋友.关向应是续范亭的革命领路人,续范亭对他怀有深厚的感情,视为良师益友.他在悼关向应挽词中写道:"沉默寡言,满腹智慧.益我良多,启我愚昧.与君谈话,徐徐而醉.……"关向应对续范亭也非常尊重,续对真理执着的追求,他那正气磅礴的诗文,都令关向应由衷敬佩.他曾经对人说:"续老的不忌不求,正由于他有所求.他求的不是个人的荣誉,而是真理."他们的心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8.
1935年12月中旬,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时任第一军总参议的续范亭将军,对这次大会寄予希望,以一个老国民党员的身份去向国民党当局呼吁,要求他们领导国人抗日救国。 续范亭去南京途中,在北平恰遇“一二九”运动爆发。他目睹青年学生可歌可泣的爱国行动,深受感  相似文献   

9.
“国家垂危,哭一场有什么用?”1935年12月26日清晨,南京。一位身材颀长、面容瘦削的中年人,身穿蓝布细棉袍,外罩黑色呢大衣,头戴礼帽,手提手杖,坐出租车来到中山陵园。他满脸庄重肃穆的神情,沿着宽阔的石级.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向孙中山灵堂。他就是早年参加同盟会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续范亭。这天,他不是通常的谒陵。“谒陵我心悲,哭陵我无泪。瞻拜总理陵,寸寸肝肠断。”他要做什么?直到下午4点多钟,司机仍不见续范亭走出陵园,便开车返回城内,到续范亭所住的东亚饭店,询问他是否已回来。陪同续范亭到南京的刘定庵和前来饭店…  相似文献   

10.
将军故里行     
在山西原平 (原为崞县 ,1 96 3年改称原平县 ,1 993年改称原平市 ) ,自辛亥革命追随孙中山 ,到抗战胜利及其后捣毁蒋家王朝、建设新中国强大的国防建设中 ,有数十人从这里走出来挂衔成为将军 ,原平也名副其实地成为“将军县”。我有幸来到将军故里 ,寻访将军成长的足迹。桐溪二将军在原平说起将军 ,名声最大的莫过于续范亭。他 1 893年生于崞县西社村 (今属定襄县 ) ,早年参加辛亥革命 ,曾任国民党陆军新编第一军中将总参议。 1 935年他赴南京呼吁抗日 ,在“国大”上目睹蒋介石奴颜卖国的行径 ,他悲愤至极 ,剖腹中山陵 ,欲以一死激发全国人…  相似文献   

11.
赤膊条条任去留,丈夫与世何所求?窃恐民气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续范亭(1893—1947)山西崞县(今原平)人。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任革命军山西远征队队长。后在国民军中工作,曾任国民第三军第六混成旅旅长及国民联军军事政治学校校长等职。1935年因痛恨国民党政府卖国投降政策,在南京中山陵剖腹自杀,遇救未死。西安事变后,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回山西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任国民党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新军暂一师师长。1939年后,历任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新军总指挥部总指挥、晋绥边区行署…  相似文献   

12.
续范亭同志,山西原平(原为崞县)人,生于1893年10月。高小毕业后,入山西太原陆军学校,后来与革命先驱续西峰等人从事革命活动,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他任山西远征队队长,率军参加攻占雁北重镇大同的战斗。此后,他遭到袁世凯的通缉和山西军阀阎锡山的反对,遂到陕西、察哈尔、绥远、河北以及北京、天津等地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活动。1924年,曹锟政府被推翻,北方成立国民联军,续范亭历任支队参谋长、第六混成旅长。1927年,任  相似文献   

13.
续范亭是著名的民主人士、爱国将军、诗人。1935年12月26日,因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遭拒绝,在南京中山陵堂,写下五首绝命诗,剖腹自杀,遇救幸免一死。此后,在争取民族解放的长期斗争中,续范亭不只用军人的刀剑和枪炮杀伤敌人,同时又用他那犀利的笔锋痛击反动势力。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民主人士、国民党爱国将领、逝世后被追认为中共党员的续范亭与毛泽东是同龄人,同是1893年出生的,细算起来,他还年长毛泽东一个月。抗日战争中,续范亭积极进行抗日,有机会结识了毛泽东,并在延安多次接触,与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9年3月,阎锡山在陕西召开秋林会议。续范亭作为战动总会主任、保安二区司令,也参加了会议。会上,阎锡山公开亮出了反共的旗帜,续范亭心急如焚,会议尚未结束,他就借口前方吃紧,脱身离去。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国民党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驻地,想着如何把这一极为重要的情况及时告知中共中…  相似文献   

15.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继而又策动汉奸成立伪“满洲国”。之后,加紧染指华北。中华民族危急蒋介石却顽固地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投降卖国政策。富有爱国心的续范亭将军对此深表不满,心情极度苦闷,深感民族危机的严重,1935年亲赴南京,想以一个老国民党员的身份,向国民党各方人士和国民党中央呼吁抗日,以期早日实现抗  相似文献   

16.
张莉 《世纪风采》2011,(11):3-8
老同盟会员、国民党元老续范亭,是一代爱国名将。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受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赞誉。而在血与火的斗争实践中,续范亭和毛泽东也结下了诚挚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主席诞生于1893年12月26日。他从来没有过一个象样的生日。 1944在延安时,毛主席在宴请客人的席间,国民党爱国将领、我党的真诚朋友续范亭先生同毛主席畅谈身世、讨论时局,饶有兴趣地问起了毛主席的年岁和生日,毛主席如实地告诉了他。续范亭听了,联想起上一年正是毛主席的50寿辰,可延安各界却没有任何祝贺的举动,感慨地说:“三十年奔走  相似文献   

18.
一般人都相信,著名的爱国将领续范亭将军是在1947年9月12日病故之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根据其生前的请求,才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的。其实续范亭将军在1938年6月就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八路军一二○师政委关向应作为续范亭的入党介绍人,代表中共中央北方局参加了这个重要而秘密的入党仪式。入党仪式由晋西北区党委副书记罗贵波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19.
续范亭是著名的爱国将领,也是富有远见的政治家.他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袁斗争,曾任国民革命军旅长、国民党陆军新编第一军参谋长等职,中将军衔.1935年因对国民党政府卖国投降政策极度愤慨,到南京中山陵剖腹明志.遇救后,他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返回山西,领导新军配合我八路军抗击日寇.  相似文献   

20.
不能驰骋疆场的续范亭,时刻关注革命形势的发展,继续为抗日救国做了大量工作。他曾对医生说:“我躺在床上,不能走,不能喊,不能上战场与敌人厮杀,但可用手中的笔同敌人进行斗争。” 1944年夏天,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前来延安。他们途经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驻地时,阎锡山大肆恶毒攻击山西新军、八路军和共产党。毛泽东看到有关报道后,提出请续范亭、薄一波、韩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