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莱茵兰──法尔茨州州长鲁道夫·沙和平简介池正杰译鲁道夫.夏平是莱茵兰──法尔茨州著名的政治家。不久前,他被推举到社民党更重要的位置上。他出身于一个有着六个孩子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个家俱推销员。他是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及对工作的积极主动引起人们对他的注意的...  相似文献   

2.
今年德国有7个联邦州已经或将要举行州议会选举.因此2011年在德国被称为超级选举年。在2月20日汉堡的州选中,基民盟的支持率由上届选举的42.6%骤降至21.9%,绿党获得了11.2%的选票,略有上升。社民党一改3年前的颓势,以48.3%的得票率在新一届议会中跃居绝对多数席位,由此成为该州惟一执政党。东部的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在3月20日举行了州选,与上次选举相比,基民盟、左翼党和社民党得票率保持稳定,最大的变化是绿党和自民党的"一进一退"。绿党获得7.1%的选票,在13年之后重新进入州议会。相反,自民党的得票率下降至3.8%,不得不退出州议会。  相似文献   

3.
台湾地区是美国国会议员访问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本文分析了从1997年到2008年的美国国会议员访台记录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获得了如下主要发现:第一,美国国会议员访台频次变动受台湾岛内政治变动和美国国会选举周期影响,但以前者更为重要;第二,《与台湾关系法》赋予美国国会及其议员干预台湾问题的权力,是造成美国国会议员、特别是外交事务、军事、情报等委员会成员频繁访台的根本原因;第三,意识形态、选区利益、经贸关系等对美国国会议员访台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国会:代议政治与议员行为(第十四版)[美]罗杰·H.戴维森等著刁大明译2016年8月出版/128.00元ISBN 978-7-5097-8976-6《美国国会》是一部全面评介美国国会的制度演进、选举生态、议员逻辑、组织结构、规则程序以及政策过程的经典著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981年,后多次再版,堪称研究美国国会政治的"金标准"。该书不仅被美国著名大学研修立法程序以及政府决策的学生广泛使用,而且获得了学  相似文献   

5.
一九五四年五月,三十五岁的菲律宾国会议员马科斯向比他小十三岁的伊梅尔达求婚:“和我结婚吧。如果你同意的话,我一定让你做总统夫人。”这位刚被选为菲律宾小姐的佳丽对求婚者做出了允诺。两个星期以后,他们就结婚了,这实在是闪电般的速度。但求婚者并不是空口许诺。十一年后,马科斯就任菲律宾第六任总统,伊梅尔达也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议员的独立性,法国宪法及组织法对议员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其基本原则是:议员由国家和人民选举产生,必须独立自主地行使职权,无须对其言行及其物质生活有后顾之忧。议员享有的权利 (一)议员豁免权豁免权是宪法赋予议员的特权之一,以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一年五月十二日,新加坡第二任总统薛尔思因病逝世,由国会议长杨锦成暂代总统职务。同年十月二十三日国会会议,总理李光耀正式动议,推荐全国职工总会会长、人民行动党安顺区国会议员蒂凡那为新加坡新任总统,全体议员一致通过。 蒂凡那在辞去全国职工总会会长职务并退出人民行动党以后,于一九八一年十月二十四  相似文献   

8.
汉堡的三大党派继续其联盟协商。在交通政策方面 ,他们考虑建设高速磁悬浮铁路。据基民盟的市长候选人封·伯于斯特 (vonBeust)说 ,一俟汉堡新政府成立 ,他们将立刻与联邦政府、铁路以及柏林市政府进行对话。未来的汉堡联盟希望加快运输速度@俞宙明  相似文献   

9.
宋健飞 《德国研究》2005,20(3):19-23
德国提前大选已初步揭晓,总理候选人之一、反对党基民盟主席安格拉·默克尔女士得票略高于现任总理、社民党候选人施罗德.本文试通过对默克尔成长经历的介绍,来阐释这位从政资历较浅、党内根基不深的女政治家在德国政坛迅速走红的奇特现象.  相似文献   

10.
牛海彬 《美国研究》2006,20(3):144-151
正如书名所显示的,《众院之内:前议员解释国会如何运作》①一书的特色在于它是一本从议员视角解读美国国会运作的文集。该书的主编之一卢·弗雷在参加美国前国会议员协会的“国会到校园项目”时,发现国会研究著作缺乏从议员个人观点看待国会的内部视角,遂精选参加该项目的前众议员演讲稿编成该书,旨在提供关于国会运作的第一手资料。本书收录了34名前众议员、1名前众议员的配偶、1名前议员助手、1名前游说者和1名加拿大学者的文章,内容涉及议员生活的诸多方面。一议员角色及其投票行为本书指出,议员通常具有立法者、社会工作者、教师和政治…  相似文献   

11.
1994年11月21日,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以多数赞成通过众院选举改革法案,至此众议院改革法案成立。下次众议院大选(总选)将按新的选举制度进行。 这次选举改革,日本各大报纸均以大字标题刊登消息,称这是“众议院70年来的制度变更”。这就是说自大正14年(1925年)改小选区制为中选区制,废除城市独立选区制,改为郡与市平等选举出议员的众议院选举制度以来日本众议院选举制度又面临了一场重大的改革。中选举制战前持续了20年。二战后,又曾有过改革,昭和20年(1945年)日本修改选举法,规定原则上以都道府县多为1个选区,作为例外议员定额15人以上的,才分为两个选区,采取了大选区制,但不久,在日本国宪法下,昭和22年(1947年)又回到中选区制,以至今日。即自1925年以来,除战后不长时间外,一直采用中先区制(每一选区选出议员2~6人),它不同于小选区制(每个选区选1人),也不是大选区制(每个选区选出7人以上)。日本众议院议员现在定额为511人,是从全国529个选区中选举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1997年6月30日,我在位于德国莱茵河畔的科隆市应邀参加了由维尔纳·索内(WernerSonne)先生主持的德国电视一台和二台联合举办的“凤凰”时事述评节目中有关“香港回归中国”的新闻论坛。这是我于去年4月至8月31日在德国讲学活动期间的一次重要经...  相似文献   

13.
缅甸政府释放出来的政治改革信号,正在逐渐转变成现实。我们的摄影师拍摄了昂山素季、1988年的学生运动遭镇压后入狱的学生领袖——他们最近才从长久的监禁或软禁中被释放出来。2011年12月,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NLD)重新注册,并参加了4个月后的议员补选。昂山素季当选为缅甸联邦议会议员。信号变得更加强烈,并且呈现...  相似文献   

14.
1990年是德国年。为德国年划上句号的是这一年12月2日的全德大选。大选结果是社民党以33.5%的劣势(基民盟——基社盟是43.2%的得票率)败北。社民党为什么会遭到争后德国选举史上前所未有的惨败?情况是复杂的。其中统一问题上的失误是其主要原因之一。社民党曾经因“新东方政策”成为统一问题的旗手,但在形势发生重变化时没有随机应变.一、新纲领与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老曹酷评     
曹景行 《新民周刊》2012,(12):11-11
@王菲古琴:刚才有陌生人敲门,在门外号称是市长。看他一个人背着个双肩包,还气喘吁吁的,我不信,他给我看了身份证,态度非常谦和说他要竞选州议员,希望得到我的支持。走时还发给我广告,连声道谢……然后又敲我邻居家门去了。在美国,市长就是一份工作,没有  相似文献   

16.
以"宪法"和"地方自治法"为准绳,韩国实行地方自治制度,以团体自治和居民自治相结合的自治模式,由选举产生的各级地方议会、政府具体行使自治权。20世纪50年代,韩国经历了短暂的、不完全的地方自治,之后中断了31年。自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6月,韩国共举行了5次地方选举。韩国政党通过推荐或支持候选人参与教育监和教育议员以外的地方自治团体首长和地方议员的选举,积极地介入地方自治的整个过程,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韩国政党的参政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英国 ,议会上院被视为不民主的象征 ,改革上院的呼声由来已久。 1997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 ,执政的布莱尔政府即致力于上院的改革。在改革的第一阶段 ( 1997— 2 0 0 1) ,随着《1999年上院法案》的通过 ,绝大多数世袭贵族拥有的作为上院当然议员的特权被取消 ;第二阶段 ( 2 0 0 1年至今 )改革进展缓慢 ,主要政党无法对改革方案达成一致意见 ,只有大法官一职被废除。目前 ,各党派在上院的职能和权力、议员的产生方式、选举或任命的比例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分析了布莱尔政府的上院改革 ,并在阐述上院作用的基础上 ,质疑了上院改革的必要性 ,认为改革必须深思熟虑 ,不可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18.
Ⅰ.AVANT PROPOSL'étude sur A.Malraux(1901-1976) et ses oeuvres est,pour les Chinoisd'autant plus importante que sa vie littéraire est au moins en grande partie liéeàla Chine.Dès son adolescence,il porte  相似文献   

19.
1月1日共和国总统决定大赦(战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2日哈韦尔访问东、西德。 25日哈韦尔访问波兰,在国会发表演说,主张捷、波、匈及其它东欧国家通力合作重返欧洲。1月26日哈韦尔访问匈牙利。探讨捷——匈水电站的前景及两国的少数民族问题。1月30日联邦议会在102名议员辞职及撤换35名议员后进行补缺选举,选出新议员120  相似文献   

20.
印度尼西亚人民协商会议于一九八三年三月十一日选举唯一正式候选人、印度尼西亚国家财政稽查署主任、陆军退役上将乌马尔·维拉哈迪库苏马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第四任副总统(任期从一九八三至一九八八年)。乌马尔也是第一个来自军界的副总统。前三任副总统是哈达、苏丹·哈孟古布沃诺九世和亚当·马利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