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吴波,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部长,虽离世已十载,但他克己奉公、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始终感动着、思索着。一生许国,两袖清风。吴波生前两次留下遗嘱,不给儿孙留一间房,将分配的公房全数退还。他生前在住房、公车、出差等问题上从不搞特殊化,谢绝高规格甚至常规性待遇到不讲享受,不用手中权力为亲人谋求一丝便利,他一生许国的理想追求和两袖清风的无私作风令人崇敬。也许有人觉得这个财政部长不懂得"算账"。尤其在当今社会,车子、房子、票  相似文献   

2.
《党建》2015,(4):2
<正>吴波(1906-2005年),生于安徽省泾县。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长。吴波年轻时决意做共产党人,在放弃国民党优越官位投奔延安参加革命后被关押审查近三年之久,不仅没有动摇共产党人信仰,反而确立了一生做"无产者"的坚定信念,"文革"历经磨难也不改初衷,并在艰难与复杂环境下丝毫不放松共产党人的操守,以99岁人生实现了做一个纯粹共产党人的夙愿,使得他的精神成为一座让人敬仰的高山  相似文献   

3.
《求是》2015,(6)
<正>财政部原部长吴波,10年前走完了99岁的生命历程。他作为一位有着64年党龄的老党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为新中国的财政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立下遗嘱并致信组织,将住房交给国家,完成了自己"参加革命成为一个无产者"的毕生夙愿。吴波信念坚定、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甘于奉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5,(4)
2015年2月6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纪实性散文《一位财政部长的两份遗嘱》,追忆了新中国财政部第五任部长吴波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感人事迹。《党建》杂志社主办的《学习活页文选》2015年第14期及时转发了这篇文章。2015年3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陆续宣传报道了吴波同志的先进事迹。今天,本刊特发《吴波,没有讲完的故事》,以缅怀吴波同志的高风亮节——  相似文献   

5.
《党建》2015,(4)
<正>财政部机关党委副书记岳学鲲——勇于负重肯于担责凭实绩赢得民心吴波同志是财政部的老领导,带给我们这些身边人的是细微中的善功,是朴素中的闪光,是淡远处的超拔,是烛照内心的灵魂之光。"面完达摩十年壁,换得金刚百炼身。"吴波老部长从年少时战火中许身报国的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6.
宜黄县东陂区苏裁判部长李衣录同志原来是吴村区苏的财政部长,因为侵吞互济会救济费67元,才调他到东陂区苏任裁判部长。区苏在九月间捉拿一个土豪,是年青妇女,生得不错,这位土豪女子家里凑了105元大洋来保这位年青妇女回家去,区苏和李衣录同志就允许拿钱来放他回去。  相似文献   

7.
《求是》2015,(9)
<正>吴波同志担任财政部领导30多年,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为财政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严于律己、高风亮节,更是生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崇高风范,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多年来一直影响着、感染着、激励着财政干部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中,各级财政  相似文献   

8.
中国父母普遍重智商轻财商,生怕理财会让孩子钻进钱眼误了学习锈蚀心灵,但21世纪财商已和智商、情商一样重要。国内儿童理财大多是父母代儿理财,等孩子工作时或结婚时一次性给孩子一个大红包。其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孩子升入初中后,除储蓄外,父母可以让他们学习  相似文献   

9.
<正>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细胞,家道正则天下安,家风廉则政风清。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部长吴波,就是一位守清拒浊的领导干部。他以公而无私的"两份遗嘱",赫然彰显了共产党人克己奉公的廉洁家风。在一些党员干部无法绕过权力与房子、票子、车子、"帽子"的利益纠缠时,吴波两立"遗嘱":一是不给儿孙留下一间房,二是不给儿孙留下一分钱。这样的"遗嘱",也许在一些人看来不近人情,甚至不合时宜,但它凸显的舍己无私的家国情怀,与那些腐败分子把"家"变成权钱交易的"铜臭场"相比,一个洋溢的  相似文献   

10.
王增勤 《党史纵横》2010,(12):42-44
王亚樵是民国时期一位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士,他将暗杀作为抗日和反蒋的主要手段,一生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震动中外的刺杀大案,比较著名的行刺对象就有侵华日军大将白川义则、国联调查团团长李顿、国民党主席蒋介石、副主席汪精卫和财政部长宋子文等国内外军政要人。  相似文献   

11.
<正>9月11日至15日,中宣部在京举办省区市及副省级城市新任党委宣传部部长研讨班。15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与研讨班学员座谈,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全力以赴做好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各项工作,做到有声有  相似文献   

12.
王琳 《先锋队》2011,(17):28
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我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他60年如一日,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用一生时间履行了入党时的誓词,用他一生的事迹为全体共产党员树立了一座丰碑,是我们所有共产党员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相似文献   

13.
叶晖南 《党史博览》2010,(10):49-53
人们知道耿飚的大名,可能先是在解放战争的历史中,听说过那个驰骋在华北、平津战场上杨罗耿兵团的参谋长。继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派出的第一批将军大使中,看到过他藏在屏风后学习周恩来总理如何接待外宾的身影。再后来,中联部部长、国防部部长、军委秘书长、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的职务越高名气自然也越大。其实,他一生多传奇。  相似文献   

14.
1954年6月,李先念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部长,9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10月又兼任国务院第五办公室主任。他协助周恩来、陈云具体领导全国财经工作,解决了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初期财政工作的三大任务:制定"一五"计划期间的财政计划;筹集"一五"计划所需建设资金;积累财政工作的经验,实现1954年国家预算。他迅速适应工作任务的转变,在经济工作中学习经济工作,很快成为财经方面杰出的领导人,为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探索社会主义财经工作的规律、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基础,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图说洪学智     
有这样一位军人:他在长期革命战争中,骁勇善战,功勋卓著;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临危受命,屡建奇功;他蒙难十七年,忠贞不屈,矢志不渝;他在正规化现代化后勤建设中,励精图治,殚精竭虑;他文韬武略,一生传奇;他两次出任总后勤部部长,两授上将;他是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16.
听了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的报告,我深受感动、深受教育。杨善洲同志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他让我们的灵魂得到了洗礼,给广大共产党员树立了一座丰碑,他的崇高品质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学习。我们要学习他牢记  相似文献   

17.
邓子恢年谱     
邓子恢同志是福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闽西特委书记、红十二军政委、中央工农民主政府财政部长、新四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书记兼华中军区政委、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72年12月病逝于北京。今年8月17日,是邓子恢诞生九十周年。为了进一步研究邓子恢的思想与生平活动,我们发表了《邓子恢年谱》。这个年谱,根据大量历史文献及谱主亲属,生前战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撰述了邓子恢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活动,反映了他从一个农村青年知识分子,逐渐成长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战斗而曲折的一生。这个年谱是作者初步的研究成果。不足之处还有待于补充和修订。  相似文献   

18.
我给大家说个故事:美国国父华盛顿时代的财政部部长汉弥尔顿和后来做了副总统的布尔闹翻了,在决斗场决斗,布尔开枪把汉弥尔顿打伤了,三十几个小时以后汉弥尔顿死掉了,美国最优秀的开国元勋,最优秀的财政部长就这样死掉了。他死的时候只有49岁。在政治斗争的过程里面,在人生成长的过程里面,您忽然碰到了  相似文献   

19.
李永鳌 《湘潮》2005,(8):17-17
原国家高教部副部长刘子载是湖南邵阳新宁人。他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他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党的宣传和文教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这里记叙的是他的几则逸闻趣事。  相似文献   

20.
黄禹康 《世纪桥》2010,(4):32-34
<正>一代名将贺龙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湘西群峰中的一个穷山村走出来,靠两把菜刀闹革命,最终成为一位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的开国元帅。他在战争年代留下的许多传奇色彩的故事。60多年前,贺龙元帅在丰镇舌战国民党和美国军事调停代表团的故事,至今仍让人们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