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建设书香中国战略的引领下,青海省持续创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人民群众阅读需求开展精准阅读服务。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就青海省全民阅读工作采访了青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卢彦。  相似文献   

2.
<正>活动要求习水将每年4月和7月定为"读书月",成立习水县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围绕"基层有设施、民间有组织、月月有活动、单位有品牌"的工作目标,以日学一小时、季度一本书、半年一交流、年终一考评"四个一"活动为载体,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常态化开展。1、统一思想,提高对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抓,提高对全民阅读活动在建设小康过程中重要意义的认识,精心  相似文献   

3.
<正>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全民阅读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承办的2015年"书香天府"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在成都市东郊记忆举行。为打造四川全民阅读品牌,促进全民阅读  相似文献   

4.
<正>去年,在深圳第15届读书月活动即将落幕之际,全国首个全民阅读立法——《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向公众征求意见。民众质疑说"阅读是件很私人的事,这怎么立法?"深圳市法制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立法本身并非是对市民个体阅读内容和阅读行为的强制,而是通过明确和规范政府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行为,促进全民阅读,更好地保障市民的阅读权利。其实,深圳早在2000年举办首届读  相似文献   

5.
《前线》2014,(12)
<正>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是一件关乎国民素质、综合国力以及民族未来的大事。近年来,全民阅读活动广泛开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另一方面,国民的阅读效果不容乐观,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忧心和焦虑。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新成果,科学分析我国全民阅读的历史、现状及其战略定位,探究深化全民阅读的对策建议,对于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扎根实现中国梦、打造"梦之队"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向颖羿 《当代贵州》2024,(19):39-40
<正>建设书香社会,关键在做好全民阅读工作。书香以致远,筑梦新征程。在贵州这片土地上,图书馆、农家书屋、城市主题书房、社区阅读亭、校园图书角等遍布在各个角落,“全国书香之家”、乡村阅读榜样、全民阅读推广人等正在发挥作用,黔贵大地书香满溢、全民阅读蔚然成风,为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正>阅读,是人类累积智慧、传承道德、提升文明素养的主要途径,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重视读书的优良传统涵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一、福州市全民阅读活动的成效福州市委、市政府为引导和推动全民阅读,由福州市委文明办牵头举办"福州读书月"活动。自2006年以来,开展"书香人家"和"读书明星"评选、"书香广场大家诵""读书论坛""百种优秀图书书目推荐""书香榕城掌上图书馆"等各类活动  相似文献   

8.
阅读,身未动而心却已游历山川;阅读,穿越千年时空与先贤交流;阅读,让生命之旅更加宽阔丰盈.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离不开阅读,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建设离不开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历史上凡是读书蔚然成风之日,必是思想活跃、文明进步、精神文化拔节生长、社会人心昂扬进取之时.上世纪初即有先进知识分子呼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长起一大批勇于担当的俊杰.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书香家庭"、"藏书之星"、"满城书香"等风生水起,滋养人心.如今全民阅读活动辐射面越来越广,风起云涌,全国各种读书活动项目已有3000多个,约400多个城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首次将"全民阅读"写入其中,必然有助于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曾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做好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一度引起各方广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5,(6)
全民阅读立法已被列入2013年度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我国把全面阅读放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因为阅读对于个人发展、民族振兴和国家兴亡有重大的意义。这一切说明公共图书馆在全面阅读活动中需要承担重任,在这场战役中,公共图书馆应该有所担当,致力于推进全面阅读活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对策,从而有效地在群众中推广阅读。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三明市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实践活动为例,提出体验场景环境下的全民阅读模式。该模式可以不增加政府财政投入,通过双赢机制的设置、专业委员会的设立,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营造体验场景,使阅读与体验相结合,让阅读内容和形式更贴近读者的需要,从而有效地促进全民阅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最是一年春好处,再闻一年朗朗读书声。4月23日,辽宁省第七届全民读书节正式拉开帷幕,全省各界群众代表3000余人参加了揭幕仪式。本届读书节的主题为"书香辽宁新征程不忘初心助振兴",全省将开展阅读推广与引领行动、优质阅读内容供给行动、青少年阅读行动、"书香辽宁"春风行动、数字阅读推广活动等22项重点活动,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文化是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抓文化,提高全民阅读率是极其  相似文献   

13.
正因为阅读,生命溢出芬芳;因为阅读,生活诗意奔放!4月23日,四川省2016年"书香天府全民阅读"暨泸州市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在泸州市江阳公园隆重举行。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王正荣在启动仪式上说,阅读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影响着未来的走向。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  相似文献   

14.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12,(9):19
正宁夏启动2012年全民阅读活动今年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4月22日上午,"书博塞上,智惠天下"2012年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在银川市兴庆区光明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第22届书博会执委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明办等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5.
慈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郑州荥阳市率先开展创建全民慈善城市活动,让慈善回归民间.其主要做法是:确立创建全民慈善城市指导思想、宗旨原则,建立高效的慈善组织机构和工作队伍,科学设置全民慈善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其主要经验有: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是创建全民慈善城市的政治保证;宣传引导、努力营造氛围,是创建全民慈善城市的重要动力;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是创建全民慈善城市的重要条件;创新募捐方式、广募善款善物,是创建全民慈善城市的根本途径;依法管理、有效监督,为创建全民慈善城市保驾护航.其鲜明特点是:政府推动的主动性,慈善主体的全民性,慈善活动目标的特殊性,慈善工作的"真、新、实"性.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第六次对全民阅读进行倡导,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要会读书,选择感兴趣的书,只有精读才能领会书中的思想,才能学而致用。"4月23日,在2019"书香贵州·阅读盛典"走进新时代文明时间中心试点城市活动上,贵州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与大家分享读书心得。第24个世界读书日,贵州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在全省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  相似文献   

17.
公共图书馆在促进全民阅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宝娣 《世纪桥》2009,(19):151-152
全民阅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向来是组织阅读、提供阅读的重要场所,它在引导和组织国民阅读中应该担负主要任务。公共图书馆要开展多种活动,以多种方式促进全民阅读。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是传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学习途径,是国民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推动"全民阅读"对于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构建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开展"全民阅读"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引向深入,泰宁积极开展"书香泰宁"全民阅读活动,努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4月20日,在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凤凰广场举行的一场由上万名群众参加的"悦读嘉年华",拉开了第九届苏州阅读节的帷幕。目前,苏州的全民阅读活动已全面铺开。5月7日召开的各市、区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阅读节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会议上,各市、区分别交流了自己的做法,可谓多姿多彩、亮点纷呈。注重启发市民自觉参与,成为如今苏州市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主要思路。昆山:展出污损图书倡导爱书昆山除构建良好的阅读节运行机制外,从全市  相似文献   

20.
郝振凯 《党史博采》2014,(12):60-60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配合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根据《河北省2013年阅读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邯郸市新华书店健全组织,加强领导,认真谋划,精心组织,以全民阅读活动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富有特色,扎实有效的活动来引导广大市民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助推广大市民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