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刘懋葵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好处费’,非法占有五保金,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事情出在"一卡通"清理期间,虽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谈起刘懋葵的违纪事实,当地村民还是十分愤慨。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乱办事"你们应该到我们村查一下,我们村有人办低保、五保手续、盖章都要收钱。"广安区区委第四巡察组正在石笋镇乐坪村开展  相似文献   

2.
<正>时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政府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为群众办事,而群众却不领情、不买账。细想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因为少数领导干部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用"百姓思维"来思考问题,结果才出现了"为群众服务,群众却不领情;替群众办事,群众却不满意"的尴尬。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浦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近日新设了一个"大家来找茬"服务专窗,不论是民众还是企业,不论在办事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任何建议,都可以直接向该窗口反映,从而进一步提升政府办事效能。这个"找茬窗口"是部门与民众增强互动的一个窗口,是政府接受群众监督的一个举措,是政务服务的标配。敞开大门,接受群众批评,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工作中难免会有差错,只有主动接受群众的批评,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使作风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基本没有了。然而,有人反映去政府一些部门办事,虽然工作人员态度很好,但就是不办事,结果碰了"软钉子"。这是部分干部"不想为"、"不会为"、"慢作为"的结果,实质就是"为官不为"。一些干部虽然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但对个人荣辱得失看得  相似文献   

5.
从行政伦理上讲,政府是公民联合聘请的大管家,公民申请政府公开"三公"经费,就好像主人要求管家报一下账,说说钱都花哪儿了,这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何况,《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亦有明确规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信息应当主动公开。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非但没有做到主动公开,面对公民申请还充满了傲慢和偏见。河南省南阳市青年王清对当地181个政府部门,提出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7项信息公开申请,许多部门没有实质性回复,他本人反而被当成了间谍跟踪和监视。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一位领导在《人民日报》撰文说:"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提的最多意见是政府服务不到位。经济高速增长了,为什么群众不买账?还是因为有些部门、有的干部把民生保障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没有落到具体事情上。""心中有民"最容易说,也最容易落空。在群众看来,"心中有民"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做的。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把"心中有民"当作  相似文献   

7.
长木 《先锋队》2011,(12):23
时下,有的机关工作人员对远道而来办事的群众,不是积极想办法帮助他们把所要办的事办好,而是以"办事人员不在"或"今天不是办这个事情的时间"为由,让群众"改天再来",将群众打发走了事。一句"改天再来",对前来办事的老百姓而言,听了心里肯定会很不舒服。尤其是那些从偏远地方来的群众,一路上要换乘几种交通工具,好不容易才来到机关,而且要办的事也并不需要多长时间,你拿一句"改天再来"轻松了事,但给群众的感觉呢?一方面,"改天再来"给群众造成的可不仅仅是麻烦,最可怕的是因此可能降低党和政府的公信度,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日前,黑龙江省委书记徐有芳疾声痛斥有的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办事拖沓,甚至一个小办事员都能难倒大公司经理的“小二管大王”现象,号召全省上下努力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常听人说:“现在办事的关键还是靠关系,××领导我很熟,关系不一般,有事情找我。××老板是我的铁哥们儿,有事儿就开口,一定摆平……” 人生在世,谁也离不开与人交往。要交往就必然离不开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圈”。然而,交往有正常的,也有不正常的,要防止不正常的交往,就必须从净化“三圈”开始。许多腐败分子都是从“三圈”开始,从而成了阶下囚。 一日净化工作圈。就是要建立纯洁的同  相似文献   

10.
张战国 《支部生活》2007,(10):10-11
"还是‘为民服务中心’好,办事方便,节省时间,办完事情还可以坐在这里喝上一杯茶水,休息一会儿。"到昆明市西山区福海办事处"为民服务中心"办事的一位居民十分高兴地说。2004年4月7日,昆明市第一个"为民服务中心"在嵩明县杨桥乡正式成立。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目前昆明市14个县(市、区)各乡镇(街道)共成立"为民服务中心"120个,1575个村委会(社区)建立了1374个"为民服务站",形成县(市、区)、乡(镇)、村三级相互配合、上下联动的为民服务网络,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1.
群众办事难,一直是个难解的难题。难在何处? 难就难在情况不明。虽说各级政府部门都有自己的工作 内容、服务项目,但群众并不知详情。需要办的事,不知找 哪个部门才好,不是摸错了门,就是找错了人。 难就难在部门难找。尤其是近几年,不少部门都搬出了 机关大院,或东或西,或南或北,群众上门办事,只得四处 打听,有的花半天时间还找不到要找部门的位置。 难还难在推诿扯皮。因群众不知道具体经办人,少数缺乏  相似文献   

12.
正本届政府履职之初,国务院各部门有非行政许可审批453项。经过连续三年的多轮清理,到2015年5月,国务院各部门已全面完成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尽管当下"非行政许可审批"的概念已成为历史,但不少办事群众却发现,身边的"奇葩证明"并没有彻底消失。"奇葩证明"为何在生活中屡屡出现?舆论普遍认为,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彻底改变了过去"串联"审批、多头审批的模式,全面提高审批效能,切实让参建责任主体享受改革红利。"办理流程一目了然,省下了一大笔打印图纸开支。"这是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后的真切感受。而在以往,一个建设项目需要跑十几个部门盖上"百图章",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的情  相似文献   

14.
<正>关键词:提升效能伊春市委副书记、铁力市委书记王立奇: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作风整顿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市的行政服务中心已经实现涉企涉民审批事项"一站式"办理,但企业和群众办事时还是经常反映窗口部门办事效率不高。因此,在作风整顿工作中,我市以"五个好作风"为工作标准,大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各部门把开展作风整顿与便企利民紧密结合起来,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办理时限,让企业和群众少  相似文献   

15.
汪金友 《前线》2014,(12):118-118
<正>《资治通鉴》里有一则"唐太宗赐绢惩顺德"的故事。说的是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给人办事,收了20匹绢绸。这事被唐太宗知道了,但他没有让监察部门去查办,而是通知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到大殿里开会。人到齐了,唐太宗没讲别的,直接通报了长孙顺德的受贿情况。所有的官员都觉得很快就要宣布对长孙顺德的处罚决定了。但唐太宗话锋一转,说:"长孙顺德收受别人的绢绸,说明什么呢?说明他的家里,很缺这种东西。所以我宣布,奖励顺德将军绢绸50匹,让他背回家去。"接着,唐太宗让人搬出50  相似文献   

16.
<正>"书生气"常用来评价某些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看问题、做事情拘泥于教条、书本,有些不切实际。书生气的评价尺度并不很精确,有时人们看法还不统一,但有一点倒很一致,被戴上这顶帽子的都是读过点书的人。宋朝诗人范成大有句诗:"洗净书生气味酸",这是读书人自己承认"酸味",但古往今来专门给读书人来个"书生气"的贬义性说法,是否也反映出不读书、读书少的人羡慕嫉妒恨,有点酸味呢?书生气用来批评人,一般还是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记者去某市一行政服务中心采访。服务中心位于该市主城区,上次走进这里,还是两年前,只不过当时不是采访,而是作为一名普通市民去办事。随着行政服务集中成为大势所趋,进驻这个行政服务中心的部门和业务越来越多,来办事的人也越来越多。基本每天从早上八点半上班到下午六点下班,服务中心大厅里都是人头攒动。记得两年前,行政服务中心为了有序办理,就规定必须排号,为此专设了一个柜台,安排两名人员发  相似文献   

18.
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文明标志。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吸引力。整治"吃拿卡要"的目的就是为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增长保驾护航。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仍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环境的问题:有些部门的领导和办事人员凭借手中的权力谋取个人私利,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有个采访视频在网上火了。据媒体报道,有记者前往陕西旬阳县水利局调查"河道非法采沙"一事,该局下属的河务局局长杨必领面对媒体,坚称自己"不是河务局的",并一再否认其身份。事后,旬阳县水利局回应称,杨必领身体不适,正接受县纪检监察部门调查。旬阳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因曲水环流、状若太极,被称为"中华天然太极城"。但就在这样一座太极城,记者却遭遇现实版的"太极拳"。据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要源于  相似文献   

20.
<正>冯副镇长是记者的朋友。才3个月,他就越来越不喜欢到县城的局行办事了。他去年换届刚履新副镇长,此前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到了基层他才明白基层的难处。这不,就连自己过去"最擅长"的协调工作,几次办下来觉得吃力不讨好。按乡镇党委书记老刘的想法,冯副镇长是县府办出来的,和一些局行领导"关系不错",让他去争取或协调项目有优势。但几次办事受挫,让冯副镇长发现过去的"交情"没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