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9月28日,以"德国大选后的中德关系"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德论坛"在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成功举行。此次论坛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德语国家分会、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原中国驻德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原同济副校长董琦致开幕辞。董琦在致辞中指出,中德两国的关系目前正处于中德建交45年来最好的历史时期,德国大选后,无论是哪个政府上台,全球经  相似文献   

2.
正9月23日,以"新时代的中德关系"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德论坛"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中德大楼举行。本次会议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德语国家分会、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德国研究》杂志编辑部、同济大学中德校园和中德学院协办。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致开幕辞。他向前来参会的嘉宾、学者表示欢迎,并  相似文献   

3.
朱哲莹 《德国研究》2014,(4):F0002-F0002
正第二届中德论坛于11月8日在同济大学召开,主题为"全球治理中的中国、德国和美国"。本届论坛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和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并得到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上海)的支持。同济大学副校长江波,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德国前驻上海总领事、现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芮悟峰以及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和公共事务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  相似文献   

4.
《德国研究》2013,(4):F0002-F0002
本刊讯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和德国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上海)共同主办的“中德论坛——新时期的中德关系,’国际研讨会于12月7日在同济大学中德大楼举行。  相似文献   

5.
《德国研究》2015,(2):145
<正>5月28日下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在北京共同举行"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15)》发布暨德国内政外交走向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等单位的近30位德国研究专家与学者以及在京各大媒体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严谨治学讲求实效———记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所主办的德语业余培训班郑春荣随着中德交往的加强,社会上对德语的需求也日益扩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同济大学函授学院同上海欧美同学会留德分会合作,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所主办的德语业余培训班于1990年2月正式开班。在...  相似文献   

7.
朱哲莹 《德国研究》2016,(2):F0002-F0002
6月17日,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在中德大楼德文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德国发展报告(2016)》新书发布会。《德国发展报告》一书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每年对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方面的形势进行跟踪分析与评述,今年重点关注欧洲难民危机背景下的德国。  相似文献   

8.
《德国研究》2015,(2):F0003-F0003
5月28日下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在北京共同举行“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15)》发布暨德国内政外交走向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等单位的近30位德国研究专家与学者以及在京各大媒体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于5月31日下午在四平校区中德大楼举行《德国发展报告(2014)》新书发布会。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出席发布会,并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同济大学在对德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吴志强表示,同济大学未来30年在对德合作方面将致力于两个新的发展目标:一是由"对德的窗口"向"对德的门户"的转变;二是从单一的工程科学合作提升到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全面合作。藉《德国发展报告(2014)》发布之际,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还召开了以"大选后的德国何去何从?"为题的学术研  相似文献   

10.
郑春荣 《德国研究》2012,(2):129-F0002
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德国发展报告(2012)》首发会于5月20日上午在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大楼举行。同济大学校董事会主席周家伦在首发会上致辞说,《德国发展报告(2012)》是同济德国研究中心(基地)推动的一个标志性项目。它的出版使同济在德国研究领域的出版物形成了系列:从《德国快讯》半月刊,到《德国研究》专业季刊,再到德国发展年度报告。今后,  相似文献   

11.
正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是同济大学直属、独立设置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同济大学首个新型智库建设项目,同时也是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中心旨在发挥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欧洲研究相关的学科优势,广泛联络与德国研究、欧洲研究相关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企业和院校,凝聚国内外权威专家,结合  相似文献   

12.
《德国研究》2013,(2):129
本刊讯《德国发展报告(2013)》(《德国蓝皮书》)发布会于5月10日在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举行,同济大学副校长董琦出席并致辞。《德国发展报告》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每年一本,今年是第二次出版,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外交等角度,全方位剖析了2012年欧债危机背景下的德国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审慎预测。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2月2日至3日,"德国的中国能力与中国的德国能力"国际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中德大楼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德国研究中心和中德学院联合主办,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系和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孔子学院协办。同济大学副校长江波博士与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董琦教授分别致辞。江波在致辞中回顾了同济大学对德交流的悠久传统与现况,并指出在十九大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背景下,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  相似文献   

14.
正主编郑春荣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报告总体上分析2020—2021年德国内政外交走势政治篇评述"默克尔4.0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下的危机管理/德国的反防疫措施抗议运动/德国公共卫生治理机制与措施经济篇介绍德国数字转型的进展/对欧洲绿色新政的回应/新冠肺炎疫情对德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11年9月23-25日,同济大学举办首届大使论坛、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理事会成立大会暨全球视野下的中欧关系学术研讨会,同时宣布成立中欧学术  相似文献   

16.
包晓  曹子衡 《德国研究》2005,20(2):75-76
30年前的5月8日,中国和欧共体(欧盟的前身)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为纪念中欧建交30周年,上海学术界于5月17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和学术讨论会.这次活动是由上海欧洲学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欧盟研究会、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华东师大欧洲研究中心、上海社科院欧洲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室、华东理工大学欧洲研究所、同济大学欧盟研究所、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和中欧工商学院中欧文苑等单位共同发起,由上海欧洲学会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所联合主办的,来自上海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及比利时、德国、英国、西班牙驻沪总领事馆的总领事或其代表共90余人出席了这一盛典.  相似文献   

17.
张焱  黄克琴 《德国研究》2012,(3):129-F0003
2012年全国德语专业青年教师写作教学法研修班于5月18—20日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此次研修班由教育部外指委德分委全国高校德语青年教师培训中心主办,同济大学德语系和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承办,并得到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德分委考试中心两个协办单位的鼎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朱哲莹 《德国研究》2014,(3):F0002-F0002
正9月3日至5日,受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委托,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2014年度首次科学研究专题研讨会。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70余名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40个国别和区域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刘立群 《德国研究》2005,20(4):F0002-F0002
本刊讯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会第11届年会于2005年10月26-28日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 夸年恰逢德国研究会和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成立20周年,双喜临门,年会因此十分隆重而热烈。 在开幕式暨报告套上,同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周家伦、中国欧洲学会会长裘元伦先后致辞;德国研究会新任名誉会长、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作主题发言,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博士作题为“德国在扩大中的欧盟”的报告。 来自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发展研究所、北大、清华、人大、经贸大、同济大学等约30家单位近百人出…  相似文献   

20.
1998年2月28日,经过了四年多的筹备,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终于正式成立了。这所由中德两国政府牵头、由同济大学与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合作创办的学院,不仅凝聚了中德两国教育界共同的办学及管理思想,而且还汇集了与中国、特别是德国经济企业界多方面的密切合作,成为一个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的“教育特区”。与经济特区一样,中德学院这个教育特区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高等教育日趋国际化的形势下成立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强,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计划”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