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说,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不是判断事物性质的标准,不是判断某一事物姓“社”姓“资”的标准。它是判断、检验我们的政策和工作对社会主义事业是否有利的标准,即是一种价值标准。我们必须清楚地区别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判断,即非社会主义的东西不一定对社会主义不利,而所谓“社会主义”的东西又不一定对社会主义有利。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对社会主义进行科学界定的问题。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和学说已有很长的历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诞生至今也已70多年。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20多处谈到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是个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后出现过两条不同的基本路线。前一条是“文革”期间的“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后一条基本路线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这两条基本路线有着质的区别,反映了两种对立  相似文献   

5.
二战以来,亚非拉地区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尼赫鲁的社会主义是其中历史较长,影响较大的一种。早在1954年11月尼赫鲁访问中国之后,便宣称国大党政府要在印度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1955年1月国大党在阿瓦迪召开的第60届年会上通过了关于国家经济建设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决议。1956年12月尼赫鲁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一文中,进一步宣称:“我们正在努力建设一种新型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新社会主义”论质疑何源章当前有的学者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是一种新社会主义理论。”①或称为“新社会主义观”②。对此提法,笔者难以苟同。它不利于我们正确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有两种不同的看法。1.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在粉碎了“四人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面总结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由党的“十二大”作了完整、准确的概括以后形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虽然也强调过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干扰和其它原因,在理论上,把科学社会主义某些论点教条化;在实践上,脱离中国国情,照搬照抄外国经验和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因而这一思想始终没有完整、准确地表现出来。2.另一种观点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渊源较长。党在五十年代初期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内容就反映了这一思想。党的“八大”文件,毛泽东同志的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指出 :“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就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我们必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9.
《政工师指南》2007,(5):93-9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 十七大报告在纵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表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刚刚闭幕不久的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也作了相应修改。两者区别何在?我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字面含义可以理解为,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包含着中国特色,但这一特色未必占主体地位;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可以理解为,我们所建设的,完全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准确概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出发点,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加深对这个理论尤其对生产力标准的理解,是我们现阶段深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认识以往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变革形式和变革方法的一把“钥匙”和尺度。然而过去,我们对民族地区所进行的民主改革的伟大成就及其宝贵经验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例如,过去认为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和平土改的典型地区”、“民主革命不彻底,要在社会主义时期补火补课”。因此,这个县成了全国民族地区“四清”试点之一。从“四清”到“文革”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国家制订具体方针、政策的主要依据。因此,苏联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十分重视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和探索。了解和研究苏联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发展变化,对于我们认识我国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很有启示和借鉴。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马克思早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就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要分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也要划分阶段。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发展了马克思的思想,提出并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长期性和发展阶段性的问题。他说:我们所向往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建设起来的。”他指出:有“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也有“发达的社会主义”。列宁还使用过“完全的社会主义”、“达到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彻底胜利和巩固了的社会主义”、“完全巩固的社会主义”等提法。到了本世纪30年代,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胜利,斯大林忽略了社会主义的长期性,把实现共产主义看得简单化,提出了苏联“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论断,并  相似文献   

13.
任家材 《创造》2003,(11):63-63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党的十六大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一项根本要求,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要求,对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只有发展先进文化,改造或者摒弃落后文化,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要发展先进文化,改造或者摒弃落后文化,就必须坚持先进思想的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我们只有坚持“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4.
一、以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与人们的“人治”观念同时存在。 在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是“人治”还是“法治”问题上,我们走过一条曲折的道路。从建国初期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们党对法制在国家管理和政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比较清楚,“以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比较明确。这个时期的法制建设和各项社会主义改造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56年以后,在“左”倾的干扰下轻视和忽略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以法治国”思想削弱了。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里,林彪、“四人帮”更是否定和抛弃党“以法治国”的法治思想,疯狂破坏社会主义民  相似文献   

15.
李保平 《西部社会》2002,(12):31-32
“社会主义”一词,是近代从日本引入我国的,是20世纪我们用的最多,争论最大,分歧最多的一个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指引下,重新开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认识和探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代表了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最高水平,它突破了原有的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具体模式。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具体模式到功能价值的转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一词何时传入中国,以往流行的说法是二十世纪初。以往认为,我们中国人知道的“社会主义”一词是通过日本介绍来的。一八七○年日本学者加藤弘之从德文翻译了一本《真正政府的原理》,第一次使用“社会主义”这个日文新词汇。戊戌变法后,我国许多进步人士,包括改良派和革命派,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并把它介绍  相似文献   

17.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光武 《湖湘论坛》2008,21(4):126-12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而且还从本质层面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同时也强调了“社会主义始终代表”,它深刻地揭示了“三个代表”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创新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境界、新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本质,是我们统战工作实现新跨越的精神动力。一、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八荣八耻”既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完整系统的道德评判体系,又从不同层面揭示了我们所应遵循的人生信条、价值观念、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她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  相似文献   

19.
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动乱和暴乱,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件好事,它在政治上给我们上了一堂大课,促使我们从国际的大气候和国内的小气候看到了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第一,国际资产阶级“和平演变”的战略进攻,给党的建设提出了“如何防变”的课题。为了扼杀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国际反动势力把和平演变作为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手段,企图通过外交活动、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新闻媒介等途径,同社会主义国家打“民主  相似文献   

20.
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过程中,是邓小平敏锐地抓住很长时期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清楚的难点,第一个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关键性的多方面的论述。可以说,今天我们有了对社会主义的深化认识,是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