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并由此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是 2 0世纪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最重大变革之一。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 ,除了社会主义理论局限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外 ,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对赶超型工业化战略的选择 ,这也是 10 0多年来中国人民强烈愿望的表现 ,而新民主主义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体制和公私兼顾政策所形成的均衡发展机制 ,似乎不能保证这种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推进了一大步;同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社会建设性纲领,它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滥觞,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提供了一笔巨大的可资借鉴的财富。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一个过渡性的社会,赋予了经历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的中国社会以强大的经济动力,为继续走向社会主义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通过对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价值的原因、实质、认识的变化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要注重实践性、战略性和价值性三方面的启示,进一步提高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历史必然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即第一步建设新民主主义,第二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曾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胜利后的建国基本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是党经过多年奋斗、探索而确立起来的,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体现。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从理论方面来看,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对中国社会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做出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5.
革命前夜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用大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此后,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他们在中国大量推销商品,廉价购买原料,创办工厂,开采矿山,修筑铁路,设立银行,经理航运,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以中国的海关和国库收入作为担保,操纵中国的财政和中国政府;为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贡献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探索历尽艰辛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结合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中国实际 ,历经数十年的艰苦探索与实践而形成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演进的理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就开始在实践中探索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党的二大创造性地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明确了民主革命阶段的主要纲领 ,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相互区别…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初步解决了民主革命胜利之后,如何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问题,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但毛泽东为什么在建国后不久就放弃了呢?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8.
刘振清 《求实》2006,2(2):17-21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富有独创性的理论。这个理论初步解决了民主革命胜利之后,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问题,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但毛泽东为什么在建国后不久就放弃了呢?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予以剖析。这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新民主主义阶段论的提出过程“新民主主义阶段”作为一个概念和理论 ,是刘少奇1951年7月在对中央马列学院学员的报告即《春耦斋讲话》中提出来的。他说 :“新民主主义阶段是过渡阶段也是准备阶段 ,即准备进入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最少10年 ,10年建设再加3年准备是13年 ,到那时看情形怎样 ,或再搞个五年计划 ,进入社会主义。①在《春耦斋讲话》之前 ,1950年5月 ,刘少奇为供销合作社问题给薄一波、刘澜涛写了一封短信 ,其中有两处使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提法 :“也不能说 ,创办合作社免除商人的中间剥削 ,在新民主主义阶…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解决马克思主义如何与半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革命相结合而提出的,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民主革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而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更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最重要成果。但由于过早放弃,未能获得在实践中充分发育的机会,从其放弃的各种原因,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性。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时是附加有前提条件的: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取得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牵引拉动东方落后国家实现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列宁关于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两步走"策略、斯大林的"空地论"思想和共产国际对殖民地国家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不断革命"的"左"倾冒险主义政策,逐渐丢失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上述前提条件,随之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是:建国后,毛泽东不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和社会主义物质基础论,而是根据国内阶级力量对比形势,过急过快地要求消灭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在短期内从小农的社会直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因此很快就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建国思想.  相似文献   

12.
国民经济的计划性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之一。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条件下实行计划经济 ,是建国前夕确定的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一项内容。选择实行这种“新民主主义的计划经济”,既有深刻的思想认识背景 ,又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这两大历史任务的完成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关学者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及过渡时期总路线争论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社会形态,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不该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当然继承和发展.学者们在论述上  相似文献   

14.
小康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社会都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问题上符合中国实际的独创性设计。小康社会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注点和社会性质有所不同,但二者又互相关联。小康社会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为参照系,二者同为中国特色的锻造。  相似文献   

15.
一、从1938年7月到1948年7月,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发展演变的第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的著作中,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任务、长期性、历史地位等作了系统的阐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毛泽东曾有多种提法,归结起来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领导(或参加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社会,简言之,就是“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七大”总结报告)或“新资本主  相似文献   

16.
1940年 1月 ,毛泽东在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中 ,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纲领 ,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 ,把中国共产党所要建立的新中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勾画出一个清晰的轮廓。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无疑是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思想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的一次飞跃。但是 ,这一社会理论也存在一些颇为重要的不明确之处 :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时间多长以及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是什么 ?社会主义革命如何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衔接 ?正是这些不周全之处成为建国初…  相似文献   

17.
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事情本来很清楚,大体说来,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一共七年,这时的中国还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在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不断革命论与革命转变论。列宁在俄国缔造了实现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模式,并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实现非资本主义前途,指明了方向。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提供的理论、模式和指明的方向,仅仅为中国实现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描绘了大致的轮廓,要把这个转变变为现实,还要由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的实际进行独立的理论创造。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就是这样一种创造。这个创造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转变论升华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核心内容。毛泽东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伟大创造者。  相似文献   

19.
社会生产力是由低向高发展的。其发展过程如以劳动交换方式划分,可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循序渐进的历史阶段。原始共产主义经济、奴隶制经济、封建制经济都属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属于商品经济,共产主义经济属于产品经济。一般地说,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与社会制度的演进是一致的。但是,社会制度的发展曾出现过跨越历史发展阶段的跳跃,越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即为其例。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一文,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政权形式和社会形态。对这个社会的性质、内涵以及如何构建,毛泽东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不断在理论上深化,在实践中探索。他最初设想,革命成功后先建立以无产阶级为首领的各革命阶级联合起来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然后进入社会主义。1952年底,实际形势的发展超过了毛泽东的预期设想,使他作出新的理论思考和决策。出于对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及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1953年,毛泽东推动确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