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丽水是浙江省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浙闽六大水系干支流的源头地区,森林、水能、矿产、野生动植物等生态资源的总量居全省首位,生态是丽水最大的优势。但同时,丽水作为省内的欠发达地区,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实现省委提出的“培育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就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而发展CDM项目,正提供了这样一种破题思路和可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丽水市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生态优势将日益显现,市委、市政府从丽水的实际出发,按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作出了《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的决定》,把“美丽幸福新丽水”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标杆,不仅要保一方山水,建设兼具生态之美、发展之美、和谐之美的“美丽丽水”;更要富一方百姓,建设兼具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幸福丽水”.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13,(20):F0002-F0002,I0001
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强能提质,努力构建符合丽水发展实际、具有明显优势和生态特色的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朱玉康 《今日浙江》2008,(24):32-32
10月28日至11月2目,丽水市委、市政府举办了中国·丽水首届国际生态经济博览会。省委书记赵洪祝发来贺信:丽水市举办国际生态经济博览会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希望丽水市以举办国际生态经济博览会为契机,坚持打好“生态牌”,努力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环境优势、人文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切实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5.
李汉勤 《今日浙江》2014,(20):50-50
正为坚守绿色生态理念,筑牢浙江的生态屏障,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今年7月,丽水市调整对各县(市、区)的综合考核办法,以绿色生态理念实施分类考核,放下GDP的纠结,分类施策,个性订制,引导各地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功能布局、发展水平和工作特色的不同,丽水将下辖的9县(市、区)分成"城市核心区"、"生态经济区"、"生态保护"区三类,设置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幸福"  相似文献   

6.
杨英姿 《新东方》2008,(11):7-8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示范省,是海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绿色发展理念和探寻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也是海南发挥资源环境生态优势,实现特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卢子跃 《今日浙江》2012,(12):64-64
对丽水而言,学习贯彻好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就要努力探索丽水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建设“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新丽水。  相似文献   

8.
茹茹  欢颜 《今日浙江》2020,(3):78-79
近日,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丽水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达87.1,再次位居全省第一,获得“十六连冠”。绿色生态是丽水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空气质量指数、地表水环境质量常年位居全国全省前列的背后,是丽水在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牢牢守住生态良好这个底线。  相似文献   

9.
邵毅 《今日浙江》2008,(8):46-46
全面落实省委“两创”总战略,临安要立足于独特的生态优势、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和后发优势,更加坚定地走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沈志强 《今日浙江》2010,(14):39-39
近年来,衢州市充分发挥地处钱江源头的生态优势,以低碳发展引领新一轮经济发展、以低碳发展增强经济转型升级活力、以低碳发展构筑经济转型升级优势,走出了一条以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并落实到推进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上。根据省委对丽水发展的定位要求,结合丽水实际,我市既要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义要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力争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全面小康。为此,我们提出必须把推动丽水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为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把举生态旗、打生态牌、创生态业和走山路、唱山歌、念好山字经有机结合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理念,把从丽水实际出发创“三新”、破“三难”作为深化改革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姜友新 《群众》2012,(3):44-45
发挥特色文化优势,塑造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是盐城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全会精神,建设文化强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以建设东部沿海重要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为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浙江》2012,(14):66-67
作为丽水工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丽水经济开发区已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1993年省级开发区——丽水经济开发区设立;2002年水阁工业区开发建设;2009年经省政府同意设立“台商投资区”,经市政府同意挂牌“丽水市南城新区管委会”;2010年《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复。  相似文献   

14.
王永康 《今日浙江》2013,(14):50-51
今年5月,省委书记夏宝龙考察丽水时指出:欠发达山区要坚定不移地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青山绿水自图强,要保护好生态,要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加快走出一条生态富民、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今年7月,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在丽水调研时指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其特色优  相似文献   

15.
2015年丽水将坚定不移地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作为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走实走好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争当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双示范",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护好一方山水争当生态保护的示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丽水百姓的"命根子"和"钱袋子"。保护环境是开展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坚决贯彻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浙江》2010,(6):I0004-I0004
近年来,龙泉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建立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并在丽水率先开展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全力打造“城在山中、林在城中、居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现代化森林城市。今年,在全省关注森林工作会议上,龙泉市被授予“浙江省森林城市”称号,成为丽水首个省级森林城市。  相似文献   

17.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面对中国日益严重的城市化问题,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也是山东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生态城市内涵和山东建设生态城市的优势条件,深入研究了山东生态城市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促进山东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今日浙江》2010,(7):I0004-I0004
近年来,龙泉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并在丽水率先开展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全力打造“城在山中、林在城中、居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现代化林城市。今年,在全省关注森林工作会议上,龙泉被授予“浙江省森林城市”称号,成为丽水首个省森林城市。  相似文献   

19.
廊桥今梦     
走进泰顺,呈现眼前的是漫山遍野的苍翠。 依托县域自然生态优势,从1997年开始,泰顺县开展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建设。历届县委、县政府持之以恒地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20.
丽水是浙江的生态屏障。浙江能够保持今天这样良好的生态,靠的是丽水、衢州这一片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这一带按照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不会有浙江的今天。将来的发展恐怕问题更突出,应该把这个问题摆在一定的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