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尧舜素来被尊崇为君主治国理政的典范和仁人志士修身成德的楷模,然尧舜时期尚无成形文字,尧舜事迹多以传说形式于后世著作流传,尧舜美德传说的真实性历来充满争议。以儒家为代表的"法古"派对尧舜传说推崇备至,而以《竹书纪年》、道家、法家等为代表的"反法古"派对尧舜事迹持怀疑态度。近代疑古史学家将尧舜美德传说的合法性问题重新纳入学术视野,在学界引发广泛争议和深入探讨,并将这一问题的争论推向高潮。我们认为,信古,应该有所根据;疑古,也应该有一定限度。"疑古"并非否定一切,古史传说的历史价值亦需正确看待,应该坚持"考古—疑古—信古—释古"四者有机结合的理解范式,科学把握"尧舜美德传说"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2.
《周易》早于西方明确地提出管理的权变理论,它强调管理应该依“时”、“位”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对策,但必须以遵守“中”道为原则。以《周易》中的《乾》、《革》两卦为例,它们体现了管理的灵活性与规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以《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这两部著作闻名于世。在《国富论》和《道德论》这两部著作中他“塑造”了两个形象——道德人和经济人。在《国富论》中他阐述的是他的市场自由主义经济观,由此“塑造”了经济人的形象,而在《道德论》中论述的是他的利他主义道德观,“塑造”了一个道德人的形象。关于斯密塑造的这两个形象,人们通常把他们对立起来,认为《国富论》的论调是人的“利己之心”,而《道德论》的立足点则是人的“利他之心”:从而认为斯密的经济人是利己的,道德人是利他的,因而斯密在伦理学上的…  相似文献   

4.
苏轼“以议论为诗”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早的源头可追溯到尧舜时代,《诗经》是其重要的里程碑。入唐后杜甫拉开“以议论为诗”的序幕,韩愈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之功,至宋代苏轼则最终确立了这种艺术形式。苏轼“以议论为诗”,大致有纯议论式与议论意象融合式,具体分为咏物时含“理”、借形象发议论、议论“带情韵以行”三种情况。苏轼的创作实践不但遵循艺术创作思维的规律,也符合艺术创作的本质,开拓了宋诗新体制,尽管成就中有缺陷,但掩不住它的整体光辉。苏轼站在盛唐诗的顶端,发展了宋诗新体制,对后世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伯乐相马 ,是一个古代寓言。传说秦代的孙阳 ,因善相马被誉为神话中掌管天马的星辰“伯乐”而流传千古。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 :“使骥不得伯乐 ,安得千里之足 !”唐代韩愈在《杂说》中道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人们赞许伯乐 ,是因为伯乐识才独具慧眼 ,后人多以“伯乐相马”形容举荐人才的善举。伯乐相马的故事 ,赞美了历代开明君主和社会贤达的知人善任 ,反映人们对伯乐的称颂以及对人才的期盼。一、谁是人才究竟什么样的人能算是人才呢 ?至今尚无一个完整准确的定义。刘邦对张良、萧何、韩信的评价深刻道出人才的含义 :“运…  相似文献   

6.
文章的价值在其内容,而不在长短。 1953年,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了题为《关于DNA分子双螺旋模型》的千字论文,作者是美国的华特森和英国的克里克这两位科学家在这篇貌似“豆腐干”的短文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组建DNA一级双螺旋的分子结构模型,一举解决了使许多生物学权威长期陷入困境的世界难题。这篇千字文被公认为生命科学史上的“时代之作”,华特森和克里克也由此而获得诺贝尔生物学获。  相似文献   

7.
孔孟德性伦理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孟德性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建构了一个内容涉及人们生活各个领域的德目系统。因为这个系统德目繁多,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古往今来被人们视为生活的行为准则、修身养性的理想目标。仁、义、礼、智、信是这个系统中最重要的德目,且以“仁”为核心。孔孟德性伦理思想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推己及人、修身养性、经邦济世”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8.
两年前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企业学家、企业经营专家,把握时代的脉搏,透视社会发展的历史,紧迫而急切地发出了一声呐喊,著成了一部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力作。这位被权威人士称为“企业超速成长理论之父”和“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企业超速成长模式”者,便是东方赢先生,其专著为《企业超速成长》。它标志着一个世界性重大理论与模式  相似文献   

9.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具有其内在的独特逻辑,在这种逻辑的指导下产生了其政治思想的诸多特点。《君主论》中的政治思想首先是特定时代的思想,是为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而生的思想,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整体状况以及作者自身经验的局限,是合理的。对《君主论》政治思想的解读不应该超出其存在的时间范围,后世应当在自己所处的特定时代背景中做现实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大学理念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应有的完美境界的看法或观念,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大学究竟是什么”,指对理想形态上的大学所应具备的本质、大学的价值和大学所应追求的目标等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二是“大学实际上能够干什么”,它涵盖大学应有的精神、理想的实践构架和对大学自身样式设计等问题。这两个层次的问题相互联系,构成了人们对大学理念完整而清晰的定格。 大学的理念发轫于现代大学诞生之初,伴随高等教育的发展、完善,在不同历史和不同社会情境中流动、变化、充实和发展。1852年英国红衣主教大学校长纽曼所著《大学的理念》,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关于大学教育的典型认识。纽曼认为:大学是以传授文理科知识为主的“博雅教育”,是“训练和培养人  相似文献   

11.
《周礼》中的“悬灋象魏”是统治者公布治理国家的一些制度性安排,一些学者从“成文法”的角度,认为春秋时期“郑铸刑书、晋铸刑鼎”是中国最早公布成文法之举措,从而怀疑其为晚出或是理想中的制度。其实,从史籍记载分析可知悬象之制由来已久,只不过《周礼》烦琐地描述很大程度上确实带有理想成分,这也反映了作者希望法令公布,并由官府进行宣传解释,以便让百姓知法守法的愿望和要求。事实上,“象魏之灋”也是由国家机关按一定程序编纂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并且朝廷在悬法象魏之后,有关部门的长官还要率领属员前往认真观读,说明也是公布了的成文法。因此,“象魏之灋”以及“铸刑鼎”、“铸刑书”这种使法律条文化、固定化的行为,不仅保留了政府对刑法的最高解释权即只有统治者所颁布的成文法条才是真正的法律,还确立了君主任意定罪处刑的特权,从而使法律与君主的罪刑擅断权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保持优势再攀高峰———为《理论前沿》入选全国百种重点期刊而作□崔自铎我是《理论前沿》的热心读者。这本刊物是我所喜爱的全国有限的几种期刊之一。我为它入选全国百种重点期刊,同时列入全国“学术理论”类第八位,而由衷地高兴,并表示祝贺。《理论前沿》之所以能在...  相似文献   

13.
《上帝之城》第十八卷中,奥古斯丁在“以色列”和“巴比伦”的主题下阐释了世界历史观念,这是古代作家第一次清楚地论述世界历史观念,它改变了古代社会的民族史观.奥古斯丁以为所有的历史都是救赎史,而救赎史乃是以上帝在历史中的行动尤其是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为其前提,历史则是有位格的记忆.世界历史根源于历史的位格本性,基督教会而不是民族国家将成为世界历史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双雄记》和《万事足》是迄今为止能确定为所冯梦龙创作的两种传奇,就作品而论,这两种传奇虽称不上佳作,但也决不是作者的“戏笔”。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家庭、人生深深的思索,“思有以正时尚之讹”,期望“韵协音和传不朽”,促使冯梦龙创作了这两种传奇。  相似文献   

15.
在《圣经》里,有《所罗门雅歌》,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组精选的情歌,比如:“新郎:我的佳偶在女子中,好像百合花在荆棘中。新娘:我的爱人在男子中,如同苹果树在树林里;我欢欢喜喜坐在它的荫下,尝它果子的滋味觉得甘甜;他带我进入筵宴之所,他以爱为旗帜高高飘扬。”这些情歌随着宗教的传播而超越了宗教教义本身被人们四处传唱。在藏族人民的历史宗教领袖中,也有那么一位在成为了达赖喇嘛后,仍然专注地歌咏着情诗,并为此对自己的命运甚至是自己在西藏历史中的地位可能都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他是谁?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前不久在去西藏布达拉宫参…  相似文献   

16.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之一,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撕破了资产阶级“温文尔雅”的假面纱,真实地表现了美国社会的残酷和虚伪的本质。而另一位在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中不可忽略的小说家杰克·伦敦,擅长写动物寓言,在他的多篇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小说当中,主人公曲折坎坷的经历象征着人类社会人们的生存斗争史。《野性的呼唤》是他的动物小说中重要的一部。这两位自然主义作家身处美国的19世纪末期,19世纪90年代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垄断阶段,这个时期贫富两极分化明显,有钱人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广大的劳动…  相似文献   

17.
一 传统义利观的根本特征是“贵义贱利”,以“义”为最高的价值目标,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学的价值观。“义”,指思想行为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即道德,“利”,指利益、功利,即物质利益。孔子最早把义、利对立起来,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战国时孟子认为君王只讲“仁义”就够了,不应该谈“利”。西汉董仲舒发展了孔孟的义利观,提出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是成名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的一位女作家,五十年代移居国外.多年来,她的作品,在她诞生的土地上被遗忘了,但是在台港海外,张爱玲有很高的知名度,人们将她独特的风格誉为“张爱玲体”,许多读者以自己为“张迷”而自豪.张爱玲的文学成就首推其小说创作,她的长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茉莉香片》、《红玫瑰白玫瑰》、《半生缘》等使无数“张迷”为之倾倒.同时作为一个出色的散文家,张爱玲同样是当之无愧的.我们读她的散文集《流言》、《私语》,同样可以感受到作者为我们精心营造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9.
谢勇 《工会论坛》2010,(6):130-131
学术或思想阐述中,被阐释者几乎无法逃离阐释者的思想谱系和范式,显然,阐释思想和作为对象的思想并非也不可能完全一致,但这恰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通常对尼可罗.马基雅维利及其《君主论》的阐释者相比,迈克尔.奥克肖特这位阐释者没有徘徊在对其个性本身善恶的判断上,而是以自己的几乎所有政治都成了理性主义或近理性主义的思想范式阐释马基雅维利这位被阐释者,在奥克肖特眼中,马基雅维利及其《君主论》是始于经验、走向理性主义的。  相似文献   

20.
一、儒家之“忠”的含义儒家“忠”的思想主要阐述的是臣民对君主和封建王朝的关系 ,它蕴含丰富的含义。首先 ,儒家之“忠”体现了君臣关系的双向要求。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强调“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孟子也宣称 :“君之视臣为手足 ,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为犬马 ,则臣视君为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仇”。孔、孟二人强调的都是君臣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双向关系 ,特别是君主要在这一关系建构中发挥主要作用 ,由此看来 ,儒家提倡的臣民忠君是以君对臣民尊重、爱护为前提。其次 ,“以德服人”是儒家之“忠”的又一个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