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国共产党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总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当前党内存在不想、不敢、不能、不当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严峻挑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推进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现实路径主要在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推进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化、加强党性教育、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针。  相似文献   

2.
邓 小平同志关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论述很多 ,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 ,不仅有利于保持我党长期形成的良好作风 ,更对做好当前正在进行的“三讲”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邓小平同志指出 ,新时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义重大。他说 ,“现在开展批评很不容易 ,开展自我批评更难。”一是表现为批评的质量和份量不够 ,二是抵抗批评的气势很浓 ,一批评就会有人说打棍子 ,有时倒是批评者被围攻 ,被批评者却常常受到同情、保护和欢迎。但是 ,“不搞批评和自我批评一定不行。批评的武器一定不能丢。”邓小平同志指出 ,批评的武器丢不得 …  相似文献   

3.
曹湧 《党政论坛》2013,(6):43-45
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一起归结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并且强调,"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相似文献   

4.
钟学志 《学理论》2009,(3):33-33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治党法宝。一个社会、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特别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从活动一开始,我们就将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推动基层工作的"支点",作为检验活动实效的"标尺",在健全和改进作风常态化方面做出有益尝试,使之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型经验。正确评估实效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我党始终坚持的三大优良作风和法宝,亟须重新评估和保养。在教育实践活动以前,各级也开展批评和  相似文献   

6.
<正>用思想武器管好自己(二〇〇五年二月四日)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内思想斗争的锐利武器,也是领导干部管好自己的有效方法。现在,党内批评总是要在一定的场合内进行,而"吾日三省吾身",自我批评则与我们个人如影随形,是最及时、最管用的思想武器。我们常讲,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这"四自"要求,就是对自我批评的要求。尤其是省级领导干部受党教育多年,在党性修养上更应有"响鼓不用重锤敲"的自觉性。要经常警示自己,不断反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把自己置于党组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复杂曲折的斗争中,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形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拥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动力。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优势,是保证党在政治上充满生机活力的"利器"。  相似文献   

8.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 ,是加强党的团结 ,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有力武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地思考开展同志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内在关系 ,解决党内部分同志“不敢批评”、“不会批评”甚至“厌恶批评”等各种心理障碍 ,对于我们搞好“三讲”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思考之一 :开展同志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要正确认识“经常性”与“适度性”的辩证关系 ,坚持两条基本原则。在党内开展同志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是由党的性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 ,是共产党生气勃勃、坚强有力和有信心的表现。批评与自我…  相似文献   

9.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党曾用这个武器不断洗刷掉自己身上被沾染的污泥,一直保持着清洁的肌体,坚强的战斗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党内现实生活中要开展自觉的健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并不容易.根据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保持和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作风,对每个共产党员来说,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都要怀有以下"六心": 一要有公心,即公正无私之心.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坚持党的原则和纪律,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捍卫党的纯洁  相似文献   

10.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都是我党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保证党的肌体健康的一剂“良药”。这个早已在理论上解决了的党的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在当前的实践中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少党员干部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形式,使之难以发挥应有“疗效”。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愈益引发我们的思索,笔者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一、新形势下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必要性1、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保证党的肌体健康,加强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锐…  相似文献   

11.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可是近几年在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改造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下,批抨和自我批评在人们的头脑中淡漠了。明明是错误的东西,怕得罪人没人去批评,有的人坚持原则批评错误,得到的却是打击、报复、讽刺、挖苦。对待错误不敢针锋相对而绕道走。一个严  相似文献   

12.
在新形势下 ,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还存在诸多困难。只要我们能充分认识到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消除思想顾虑 ,注重党内批评的建设性 ,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就一定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 ,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这始终是党内外许多同志关心的一个热点.对于党内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我们要依靠党纪,依靠国法,但同时也要靠教育,而批评与自我批评则是开展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廖金碧的《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现状、症结及对策》一文,对这一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党内生活始终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战场",始终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的有力武器与重要法宝。但实践中仍存在党内批评的动力不足问题,尤其是自我批评方面,严重影响了党内生活质量。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关系中,善于自我批评是基础和前提,强化党员干部自我批评的动力是保证党内生活正常化的重要保证。新时期,需要进一步强化自我净化的政治勇气,破除"特殊党员"封建思想,培育党员的主体意识,营造健康的党内关系,发展活泼的党内民主以及健全严格的考核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一、在新的形势下党内更需要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今天,我们的党正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肩负起这一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就必须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来建设好这个党。1、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加强党内团结,形成强有力的政治领导的保障。团结是党的生命,是大局,也是力量。要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必须加强团结。团结首先是党内的团结。全党各级组织都要切实加强团结,形成强有力的政治领导,这是我们的伟…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上把握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可以得出:从历史演进看,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从价值地位看,批评与自我批评关乎党的肌体健康;从现状扫描看,批评与自我批评存在着批评自己蜻蜓点水、批评同事隔靴搔痒、批评领导变相表扬等突出问题;从症结剖析看,造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突出问题,多由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历史上被滥用、庸俗关系学作祟、批评者私心杂念过重等造成;从规律遵循看,有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出于公心、与人为善、触及灵魂等原则;从路径选择看,应该综合采用主流与支流相区分法、历史与未来相贯通法、量变与质变相照应法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厚明(江苏徐州市73069部队):“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毛泽东曾经把“批评与自我批评”比作“扫灰尘”“照镜子”“洗脸”。他说,房子要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也应该打扫和洗涤。  相似文献   

18.
一个时期以来,上上下下都讲批评难,然而情况多年没有根本改变。可喜的是,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些机关单位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积极的善意的实事求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优良传统得到了恢复发扬。但喜中有忧的是,个别领导干部自我批评重铺垫、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明确提出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突出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现实意义在哪里,怎样才能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借此机会,我讲几点认识,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作为基层党员,如何使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宝贵武器,是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实践的现实性问题,是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性问题。笔者认为,陈云同志在长期实践中提出的"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对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广大基层党员如何使用好这一宝贵武器、做好这门"必修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