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科学技术进步加速、市场竞争加剧的年代。技术创新已日益成为企业发展依赖的柱石。文章从企业技术创新与综合国力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提高我国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我国石油企业在市场经济时代面临的现实选择,也是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国外先进石油企业相比,我国石油企业技术创新在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研发投入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因此,必须加大科研投入,丰富技术发展策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广泛的企业内外部信息交流机制,以提高我国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技术创新体系的回顾 ,指出了我国目前的技术创新体系的状况及了解技术创新体系对我国 2 1世纪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是21世纪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对我们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如何更好发挥技术创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是21世纪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对我们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如何更好发挥技术创新政策的导向作用,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目前,技术创新政策在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定义,本文通过对技术创新政策内涵的全面考察,分析了技术创新政策与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关系,厘清了技术创新政策的内涵,为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绿色发展是兼顾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创新是遵循生态原理,符合生态经济规律,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辽宁省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技术创新能为推进辽宁省绿色发展注入新活力、激发新动力、强大生命力、提升竞争力。针对当前辽宁省绿色技术创新面临的政策支持乏力、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可以通过提供制度保障、财政支持、创新环境、创新人才来推进绿色技术创新,进而实现辽宁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会有所不同。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上,新疆石油管理局无论是在科 技投入方面,还是在科技过程管理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努力,但仍需进一步改进。对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应在明确 技术创新目标、找准技术创新方向、分析技术创新战略优劣势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一定要强化技术 创新、信息和知识集成、科技投资风险、技术创新文化建设等理念;要打造一流技术创新团队;建立市场化技术创 新机制;构建学习型技术创新组织等。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而人才则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本文在简单介绍有关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我国国有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当采取的技术创新与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对我省企业而言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事业,是全省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省虽然有了一批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取得长足发展的优秀企业,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为此,还需从观念、措施等方面多做工作,在构建创新体系上下功夫.一、技术创新各执行主体自身现状及其互动的现状;二、影响技术创新执行主体互动的因素分析;三、通过制度创新,保障官产学研金互动,构建创新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重庆市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看到了技术利益与经济增长间确实存在明显的正向联系,而且技术创新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动因。加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相应对策,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劳动者素质,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支撑的基础上;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形成有助于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区域技术创新环境;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作,面向市场搞好区域创新规划。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技术创新活动对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产生着很大的推进作用。油田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从建成以来,其运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此同时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我们通过对大庆、胜利、辽河、新疆、吉化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状况的实地考察和对比分析.认为政策、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的环境因素,依然是阻滞油田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能力发挥的关键因素。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产品的更新和企业的进步。为了促使油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制约油田技术创新体系高效运行的主要因素做了以下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11.
天津面临着通过科技自主创新打造中国未来"第三增长极"的时代背景和机遇,天津科技创新需要紧紧抓住通过滨海高新区发展领航全市发展这个最重要的定位。为给天津市有关科技立法和决策提供研究性建议,在考察和借鉴国内外经验后,得到以下对策:完善科技财政法律制度和科技税收法律制度;创建风险投资法律制度和科技服务中介体系;加强产、学、研联动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突出提升企业内部研发创新能力,打造科技"小巨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60年代的技术革新运动是一场开展广泛、影响深远的群众性运动,妇女作为重要的劳动力参与到这场运动并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妇女参与技术革新不仅为满足生产需要、推进工业化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通过技术革新也向社会展示了自身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提升了妇女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对妇女解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凸显、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显著特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和形成更多的发展新动能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围绕新动能视角下科技创新所呈现出的重要特征,尝试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区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省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科技创新实力、潜力、影响力和活跃度存在较强的不平衡性。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供给,探索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落后地区政策支持力度,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制度创新有其必然性。西方技术理性的片面化发展,使社会政治制度也陷于标准化的技术理性控制之下,最终表现为制度创新与技术理性标准化的冲突,并导致组织冲突的形成与发展。而组织冲突的消解将最终依赖于制度创新,实现制度创新则应该以所有制关系变革为前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正在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中快速迈进,诸多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要素也正向制造业融入,二者已进入互动发展阶段。文章立足于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关系理论,深入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不同技术创新互动阶段下,社会资本决定的网络主体强弱关系对企业选择技术创新模式的行为影响,并结合中国塑料城塑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近年来的技术创新进行了案例分析。由此获得的结论是: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性服务业是关联制造业体系的重要补充,服务业体系的发展必然依托于制造业强有力的技术创新;互动发展中的网络主体强弱关系与技术创新模式存在一定相关性,弱关系促进探索式创新,强关系促进利用式创新;不同互动阶段,技术创新也存在不同特征,并具有协同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动态变化,要求应对主体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作出正确的应对选择。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给福建出口带来严峻挑战,通过制度创新,着力构建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度创新体系,是推进福建企业发展、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强有力的利器。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联结点,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的基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应通过对县域经济进行科学规划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进行产业规划,推进县域产业集聚;深化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城镇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载体;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强化县域经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转变政府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等,发挥自身的功能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有:(1)采用“出版物──数据库”一体化模式开发和利用科技成果信息资源;(2)面向企业信息主管与信息经纪人的开发利用模式;(3)促进官、产、学、研结合,完善技术创新机制;(4)建立风险投资与交叉融资机制,带动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5)科技创新信息与产业化经营信息一体化,创造企业对创新活动的有效信息需求;(6)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咨询中心”。  相似文献   

19.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经济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不能重复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路子,必须走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科技创新成为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措施,建设完善的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新恢复并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科教兴国战略对科技创新发展进行了总体战略部署。进入新的世纪,科学发展观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途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创新思想,有助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