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冲  阎梁 《亚非纵横》2010,(6):54-58
《中外关系鉴览1950-2005——中国与大国关系定量衡量》一书,是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的学者新近出版的一部运用事件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国家双边关系定量衡量的著述。该书系统梳理了建国以来中外关系的发展情况,覆盖了几乎所有对7组大国关系有影响的重要事件,根据记录绘制了中外双边关系曲线,得到一系列有意义和启发性的分析结论,并建立了一个庞大完整的中外双边关系数据库。这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但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有待后来者继续挖掘,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2007年4~6月相关资讯材料的评估,中国与各主要大国之间双边关系的实际变化如下:中美关系变化为平平降,由1.9降至1.7,两国围绕人权、西藏、国会议案等问题发生一系列纠纷;中日关系变化为升平升,由-1.3升至-0.6,温家宝总理访日、东海问题磋商、胡锦涛主席与安倍晋三首相在德会晤促进了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7.8,期间的主要事件是吴仪副总理访俄;中英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4.9,期间的主要事件为英国副首相普雷斯科特和英国外交大臣贝克特访华;中法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6.3,期间中法外交主要事件为胡锦涛主席与萨科齐总统在德会晤;中印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5.3,期间的正面事件有印度舰队访华和中国副外长戴秉国访印,但双方就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官员访华签证一事发生纠纷;中德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5.8,期间德国总统克勒访华,但双方就德国联邦议院通过涉华劳教制度议案一事发生纠纷.这表明,预测组于2007年4月所做预测的平均准确率为86%,平均分值误差为0.02.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大国关系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2008年10-12月相关材料的评估,中国与各主要大国之间双边关系的变化如下:中美关系变化为降平升,由1.1先降至0.8,再升为1,10月美国对台军售使双边关系恶化,12月中美战略对话又使两国关系好转;中日关系变化为升平升,由1.9升至2.1,其间两国首脑多次会晤;中俄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8,主要外交事件是10月温家宝总理访问俄罗斯;中英关系变化为平升平,由5.2升至5.3,其间两国中高层进行了会晤;中法关系变化为平降降,由6降至5.3,12月法国总统萨科齐会见达赖使双边关系恶化;中印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5.4,其间两国进行了军事交流;中德关系变化为升平平,由5.8升至5.9,10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推动了双边关系改善.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2008年1-3月相关材料的评估,中国与各主要大国之间双边关系的变化如下:中美关系变化为平降降,由1.5降至1.1,两国就台湾问题、人权问题、西藏问题出现一系列纠纷;中日关系变化为平升平,由0.7升至0.9,中日战略对话和国务委员唐家璇访日使双边关系稳中有升;中俄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8,3月俄罗斯总统换届,期间两国没有出现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2009年1-3月相关材料的评估,中国与各主要大国之间双边关系的变化如下:中美关系变化为升降降,由1先升至1.1,再降为0.6,1月奥巴马甫任美国总统,双方联系密切,而2、3月美国就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南海问题、西藏问题多次生事,使两国关系恶化;中日关系变化为平降升,由2.1降至2,其间两国就东海和钓鱼岛问题发生纠葛;中俄关系变化为平降平,分值由8降至7.8,主要负面事件是"新星"号货轮遭到俄方炮击,中方进行交涉;中英关系变化为升平平,由5.3升至5.5,1月温家宝总理访英;中法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5.3;中印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5.4,其间两国发生贸易纠纷;中德关系变化为升平平,由5.9升至6,1月温家宝总理访德.  相似文献   

6.
国际关系理论大多认为,国际关系史是一部大国兴衰的历史,大国兴衰及所由带来的国际格局转换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的互动及轮替也因此成为国际关系的经典命题.中国和美国被认为是当前国际体系转型进程中的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处理好彼此关系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国家安全,而且关系到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1世纪伊始,中美为了各自战略需要,全力打造双边战略对话机制,为建立新型双边关系构建了新的平台.本文对中美战略对话发展历程、产生原因及其对双边关系、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认为这一机制的建立是国际体系转型时期处理当代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关系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7.
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以来,中国东盟经贸关系持续发展,但南中国海问题不断升温成为双边关系深化的瓶颈。东盟经济发展与地区身份变化显示,东盟在过去20多年里也经历了一个崛起过程。东盟的崛起改变了其自我认知,并引起其对处理与大国关系战略的调整。具体来说,东盟为维护地区"中心地位"选择以更积极的"战略性疏远"手段维护大国平衡结构。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在与其他大国关系进展速度明显落后的情况下,东盟利用南海问题平衡与中国日益密切的经济相互依赖。东盟大国战略的这种调整,对中方以深化中国东盟相互依赖关系为主导原则的一系列倡议和措施形成了很大挑战。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利益对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捆绑功能会不断减弱,为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中国需要创新合作思路。  相似文献   

8.
反恐:审视美俄关系的另一种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 《国际观察》2006,(1):69-76
"9·11"事件后反恐成为大国关系的新变量.在"9·11"事件后的最初时期,俄罗斯出于改变自己与美国和西方世界关系冷淡的局面等原因,主动对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进行了积极配合,一度大幅改善了双边关系.然而由于美俄两国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结构性战略利益的冲突,随着反恐战争的进行和美国借反恐之名实施自己的战略图谋进程的日益明显,两国在地缘政治领域的冲突趋于明显化和激烈化,同时两国反恐理念的渐行渐远也最终导致美俄关系在迅速改善后不到一年又迅速冷却,美俄双边关系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继续进行传统地缘政治利益的博弈将依然是两国关系的主线.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2007年7-9月相关资讯材料的评估,中国与各主要大国之间双边关系的实际变化如下:中美关系变化为降升平,由1.7降至1.5,其间胡锦涛主席虽在悉尼与布什总统会晤,但两国围绕售台武器、宗教自由等问题发生纠纷;中日关系变化为升升升,由-0.6升至0.1,从不和等级进入普通等级,两国高层互访增多,其间国防部长曹刚川、政协主席贾庆林接踵访日,胡锦涛主席也在悉尼与安倍晋三首相会晤;中俄关系变化为平升平,由7.8升至8,达到友好等级的上等水平,8月两国参加上海合作组织的大型联合军演并签订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英关系变化为平平升,由4.9升至5,其间两国进行了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军事演习;中法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6.3,其间两国进行了以海上搜救为主要内容的军事演习;中印关系变化为平平平,分值为5.3,其间两国继续进行边界问题会晤;中德关系变化为平升降,分值由5.8升至5.9,再降至5.8,其间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但双方就默克尔会见达赖一事发生纠纷.这表明,预测组于2007年7月所做预测的准确率平均为72%,平均分值误差为0.07.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当今天下惟一的超级大国,中国是世界上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都极其重视彼此之间的关系。中美建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