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哗编撰,唐朝李贤等注。范晔(公元398年-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自成一家之言,记述了上起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实,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之一。毛泽东喜读《后汉书》,曾写下批注:"《后汉书》写得不坏,许多篇章,胜于《前汉书》。"  相似文献   

2.
正《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主要著作。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北宋大臣,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资治通鉴》全书294卷,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资治通鉴》自《周纪》迄《五代纪》,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全书共300余万字,编著历时19年,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与《史记》并称我国"史学双璧",毛泽东视之为中国历史上的两部大书之一(另一部为《史记》),终生喜读。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毛泽东读史鉴今,为治党、治军、治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刘新生 《湘潮》2012,(1):41-44
1954年第一次日内瓦会议后,美国违反《日内瓦协议九对老挝进行露骨干涉和侵略,悍然于1960年挑起老挝内战。为了和平解决老挝问题,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倡议召开扩大的日内瓦会议,以寻求维护《日内瓦协议》、恢复老挝和平的途径,中国迅速复信赞同,并委派陈毅副总理兼外长率团与会。这是陈毅第一次单独负责、率团代表中国出席的重要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千禧年即将来临,作家周大新将他的长篇力作《第二十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奉献给人们。他用100万字,写了100年。而这100年,则是公元纪年起,百年一幕历史活剧的最后一幕,第二十幕。公元元年,大约相当于我国西汉末年的汉平帝元始一年...  相似文献   

5.
友人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寄来一部新出版的《平鲁人物志》精装本,大16开,全本532页。公元585年出生的唐代名将尉迟恭(门神爷)起,到2009年止,在1400多年的历史长廊内,共选出770人入《志》,可谓沙里淘金,群星璀璨。  相似文献   

6.
劲丰 《先锋队》2016,(6):48-49
在沁县十大历史人物中,廉洁为民、刚直不阿的霍守典名列其中。霍守典(公元1579年~1634年),字和衷,号显用,明代沁州西陈都中陈人。据《沁州志》所载,其"生有异徽,岐嶷虎额,性至孝"。据传,霍守典很小的时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包头市歌舞剧团演出的大型歌剧《舍楞将军》再现了蒙古民族历史上那曾经震惊中外的横跨欧亚大回归的悲壮和惨烈情景,全剧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气概和烈焰般的爱国之情。公元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曾游牧于俄伏尔加河一带的蒙古土尔扈特部因不堪沙俄欺凌,率族十七万众东归故土,历时一年,以牺牲了十万人为代价,完成了在人类发展史上可歌可泣的民族大迁徒的壮举。这段特殊的历史以它独具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艺术家为它引吭高歌,先后有歌剧《启明星》、舞剧《东归的大雁》、话剧《渥巴锡汗》和电影《东归英雄传》问世,继之,辽宁…  相似文献   

8.
夜畏四知     
无名 《前线》2015,(4):124
东汉名臣杨震(公元59—公元124),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人。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不受私谒,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典范。杨震少时勤奋好学,拜名儒太常桓郁为师,攻读《尚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成为闻名天下的大学者。当时的经学儒士们对杨震推崇备至,称他为"关西孔子"。杨震客居异乡20多年,靠教书得来的微薄收入奉养老母。州郡闻其名,屡召不出,直到50岁时,在朋友们的劝说下,才应聘到州里任职。  相似文献   

9.
牛弘在公元583年写成中国历史上第一篇专论图书馆学的文献——《请开献书之路表》。而英国的伯里在14世纪写成西方中世纪最富影响力的论著——《爱书》。这两部文献是东西方被完整保留下来最早的图书馆学文献,在图书馆学史上曾产生极大的影响。牛弘与伯里是开拓东西方图书馆学理论的双擘。将二者加以比较的目的在于研究“超越国界、民族、文化、社会环境界限以及时代界限的图书馆实践和理论”,①了解中国图书馆学在世界图书馆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牛弘,中国隋代的图书馆学家(公元545-610年),字里仁,今甘肃泾川北人。开皇初任散…  相似文献   

10.
<正>《雁塔圣教序》又称《慈恩寺圣教序》,唐代褚遂良书,楷书,1463字,公元653年(唐永徽四年)书并刊立。《雁塔圣教序》共二石,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底层,对称分列于塔南门两侧的砖龛之中。东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西石为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公元596—659年),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博学多才,精通文史,因善书法由魏征推荐给唐太宗,受到赏识,曾任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雁塔圣教序》两篇唐朝皇帝之文,由褚遂良操笔,可见当时褚遂良书法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乘八千里雄风,挟九万钧雷霆,历史的车轮震天撼地,驶进公元1994年的大门——满载金灿灿的硕果,直奔光闪闪的前程!亲爱的读者,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请接受我们——《党史天地》编辑部全体同仁的衷心祝福:愿成功和胜利与您长为伴,愿吉祥和幸福与您永相随!  相似文献   

12.
建国之初有两件大事未敢忘却。一是采用了公元纪年,一是以《义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  相似文献   

13.
要留清白在人间□刘学锴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托物寓志的七言绝句,借吟咏石灰来抒怀言志。于谦生活于公元1398—1457年,明代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是历史上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石灰吟》是他少年时代...  相似文献   

14.
老挝临时民族团结政府成立后,扩大的日内瓦会议接着在七月二日在统一的老挝政府代表团的参加下复会。这是老挝人民争取祖国和平、独立、中立的新胜利,是和平解决老挝问题的一个重大进展。美国阻挠老挝联合政府的组成,拖延老挝问  相似文献   

15.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境内,坐落在城南洨河之上。因赵县古称赵州而得名(又称安济桥),赵州桥建于隋开皇年间(公元595-605年)。据唐中书令张嘉贞《安济桥铭》记载:"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距今已有近1400年历史,它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巨大石拱桥,对世界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佳 《理论建设》2010,(4):74-75
<正>唐朝是我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的最高峰,集聚了诗歌史上的诸多显赫人物。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是生活在中唐时期的一位诗人,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尤以长篇叙事诗为代表,如《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白居  相似文献   

17.
近读唐太宗省官善政的有关史料,颇有感触。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帝王。在他所采取的一系列比较开明的治国方针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简政省官,举贤任能。据《贞观政要》卷三记载,公元627年(贞观元年)初,唐太宗即位不久,就明确提出了“官在得人,不在员多”的思想。他针对其父李渊当  相似文献   

18.
杨坚 《前线》1962,(22)
和平解决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签订以后,美帝国主义表面上伪装尊重老挝的独立和中立;实际上却竭力阻挠日内瓦协议的实施,继续干涉老挝内政,企图在老挝建立一个亲美反共的政府,以便攫取整个老挝。  相似文献   

19.
中国隋代图书馆家牛弘(公元545~610年),字里仁,安定鹑觚(今甘肃径川北)人,原姓寮,后赐姓牛。开皇初年任散骑常侍与私书监,职掌图书。由于建立国家藏书有功,又进爵奇章郡公。到炀帝时又居上大将军。牛弘是隋初的硕学宏儒,擅文字,能律今,曾受命撰写《大业律》18篇。不过他最为后人所瞩目的成就要数其在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写成的奏折──《请开献书之路表》。这是一篇历史上第一篇专门论述图书馆理论的文献。它对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尤其对古代官府藏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称它“这篇奏表以图书搜求立论,旁…  相似文献   

20.
《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代史书,记载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三年)到五代的后周显德六年(公元九五九年)上下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间的史实。《资治通鉴》的意思是取得国家安定的历代鉴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