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富霞 《求知》2001,(4):34-36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如何认识”。的问题,其中之一是“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此,很多专家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跃发展,是在其基本矛盾不断激发和不断解决中实现的;资本主义垄断并非绝对地排除了竞争,相反,竞争仍在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内普遍存在,成为促进科技和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有力机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是僵死不变的,虽然它自身的变化没有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围,也未消除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那些根本性弊端,但每一次大调整和局部质变,都适应与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也因它的生产关系的这种大的调整和局部质变而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经历了萌芽、初级、中级和高级几个阶段。本文认为当前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它的高级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这一阶段,如果没有直接的革命形势和革命发动,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调节和管理形式还会继续在它内部不断积累、扩大,经过量变到质变,推动资本主义最终进入社会主义。文章批评了传统理论对资本主义的种种误解和不切实际的看法,以及把前人某些个别论断当作固定不变的教条的不良学风。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及其前后,刘少奇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认为世界资本主义虽然已经没落,但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当时的资本主义对过渡时期的中国,甚至社会主义建设仍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从而提出了要全面认识资本主义、允许资本主义存在和...  相似文献   

4.
石边 《瞭望》1989,(21)
1988年,中国理论界一些学者破除过去长期形成的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僵化观念,探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明确提出对资本主义要进行再认识,并发表了大量论著,对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对传统的理论观点有很多发展和突破。 一、关于资本主义概念或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确地认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带有全局性的基本理论问题。因而,对资本主义再认识,离不开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阶段的再认识。在这一领域,传统理论束缚最强,亟待变革。反思:自由竞争和垄断《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继马克思的划时代巨著《资本论》之后又一部影响深远的著作。列宁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和垄断两个阶段。他不仅指出,垄断是帝国  相似文献   

6.
全面系统地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是当前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理论界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问题讨论热烈,本文就此问题综述如下。一、关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1、关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志。(1)认为应当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程度以及资本主义自我调节能力强弱为标志来衡量资本主义阶段划分。(2)认为除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来看,还要考虑反映经济基础的上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浪潮中,人们都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历史的反思。然而,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于是,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势必引发出对资本主义再认识的课题。当前,这一命题已经引起理论界的关注。但是,同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相比,它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和高度。为此,我们对这一个问题试作几点探讨性的思考,以就教于同志  相似文献   

8.
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不能忽视生产力标准;不能抹煞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的共同点;不能把历史过程简单化。  相似文献   

9.
搞清楚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不仅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有助于进一步驱散姓资姓社的迷雾,为加快改革、深化改革、全面改革突破认识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作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我认为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预示着人类社会必然会出现一个高于和优于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但是,这一百多年来,不论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前人无法预料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的情况和问题还使人感到困惑。因此,我们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1.
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我认为至少应当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以实践为标准检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扬其精华,弃其谬误与过时内容。二是研究当代新情况,提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预见世界发展趋势,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本文主要从经济方面阐述自己的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2.
湖南资本主义的兴起以商业资本主义的产生为开其端,其产生的时间应在19世纪60~70年代,而不是以往认为的在19世纪90年代。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紧邻湖南的汉口已经辟为商埠、苏伊士运河的通航和海底电缆的铺设使西方资本主义具备了大规模向湖南倾销商品的交通和技术条件,与此同时,湖南商帮的兴起,外省商帮在湘势力的壮大和经营方向的转移使得湖南境内大规模的商品流通变成现实,从而使湖南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采用哪一种方式取决于各国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和工人革命斗争的实际发展状况,不存在任何固定的模式。恩格斯就提出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可能性思想。100多年来,一方面,随着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多,为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民主制度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也为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提供了政治上的可能。然而,这样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许多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李琮 《理论视野》2001,(3):43-46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生产方式,从诞生至今,已大约500年的历史。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世界上有一些国家脱离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但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部分,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生存下来,并且有了空前的发展,在科技、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水平。然而,资本主义终究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它发展的进程中,固有的矛盾和弊端始终存在。本文对有关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世界市场的开拓,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有国际化的趋势。果然,资本很快就越出国境,涌向世界各个角落。这首先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呼啸前进的结果: “由于有了机器,现在纺纱工人可以住在英国,而织布工人却住在东印度。在机器发明以前,一个国家的工业主要是用本地原料来加工,例如:英国加工的是羊毛,德国加工的是麻,法国加工的是丝和麻,东印度和列万特加工的则是棉花等等。由于机器和蒸汽机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己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  相似文献   

16.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深刻的再认识过程,其基本内容大体上包括如下一些问题。关于过渡时期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提出了完整的过渡时期的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但是,在马克思那里,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是经常作为同一概念使用的。因此,过渡时期是指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过渡,还是指向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过渡,可以作出不同的理解。列宁对马克思的过渡时期理论作了完整准确的解释。他在《国家与革命》这部名著中,把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  相似文献   

17.
对乡镇企业的再认识中共资兴市委书记盛茂林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壮大,是中国农民的创举,是中国农村千百年来具有重大意义的划时代的变化。实践已经和将进一步证明,兴办和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民共同富裕、壮大集体经济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是改变农村面...  相似文献   

18.
一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和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它的重要性和意义不亚于党的遵义会议。三中全会不仅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定了实现“四化”的奋斗目标,而且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奠  相似文献   

19.
我们过去在经济体制上存在一些弊端,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形成了若干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观念”;今天,我们要深刻认识改革的紧迫性,明确改革的性质、任务、方针、方法和步骤,坚信改革的光辉前途,必须“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解”(《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一、对社会主义理解上形成的若干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观念我们过去所以对社会主义理解形成若干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观念,大体上有三种原因:首先,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主义的理解不全面,不正确。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证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1.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降低利率的再认识陈玉梅众所周知,我国央行决定从1997年10月23日起,再次降低存贷款利率。这一举措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诸多方面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这已为各界人士所共识。但对这种影响的深度、广度、时间性、差异性等问题,笔者认为还应做更为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