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举借外债无疑能弥补国内生产建设资金的不足,但外债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如不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不从实际出发而盲目地大量举债,就有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给国家带来危害。国际上的经验教训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我国外债工作的起步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分析举借外债的制约因素,以便确定一个适度的外债规模。  相似文献   

2.
1985年,美国经济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美国从世界最大债权国的宝座上跌下来,成为最大债务国。当年净外债达1100亿美元,1986年累计外债达2500亿美元。西方许多人士预计:再过十年,美国净外债很可能会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将超过全部发展中国家目前外债的总和。世界最大的经济巨人为什么会变成最大债务国?外债对美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大量举借外债。外债的迅猛增加,直接导致了80年代的债务危机及其后的金融危机。从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的成因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在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适度的外债规模.合理优化外债结构,明确举债的目的,提高外债的使用效益.完善外债的风险管理,以避免发生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4.
《党史博采》2007,(2):57-57
<正>溧平县红旗镇东沟村是位于承德市西北部一个小山村,2004年葛国刚被镇党委任命为东沟村党支部书记,任命之初,东沟村是名副其实的一穷二白,而且还有近百万余元的外债,村  相似文献   

5.
论辛亥革命失败的经济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均  胡大泽 《探索》2001,36(3):137-140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在解决财经问题时,举借外债落空、控制关税失败;没能凭借东南财富之区的优势,对清政府实行经济封锁;加之,在处理敌人财产与前清银行问题上,忍让妥协,致使南京临时政府财经困难增大。这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说:“人家逼我们,我们要勒紧腰带还外债。全国的老百姓都是这样,我一个人吃了不舒服啊!” “有些所谓‘高级’的东西,我可并不认为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物以稀为贵罢了。本人生来不高贵,故高贵之物不敢问津。”  相似文献   

7.
李富  孙贵君 《实践》2010,(11):25-25
王敏太,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镇南荒村党委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把一个原有2000多万元外债的穷村变成现有2000多万元存款的富裕村。他用青春和汗水,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了一首催人奋进的为民之歌,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四民书记”。  相似文献   

8.
晚清中央集权财政管理体制的崩溃 ,中央政府监管的失控 ,财权的不断下移 ,构成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变化的基本态势 ,并引发了中央与地方围绕财权分割的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这期间 ,外债作为晚清财政的产物 ,一直伴随在中央与地方的实力消长过程中。由于外债的介入 ,使得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冲突表现得更为复杂和特殊。本文试图以外债为中心 ,阐述这一关系形成和演化的曲折历程 ,展示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一、就地筹款———外债介入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肇端统一的财政权是清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基础。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9.
在南美洲大地上,阿根廷的农业曾是成功典范——拥有富饶多产的农业生产体系,不仅能实现自给自足,甚至还有大量的剩余。20世纪90年代中期,掉进美元外债圈套的阿根廷梅内姆政府声称,把粮食生产转变为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对于偿还外债是必要的。1996年,梅内姆向美国生物科技企业孟山都颁发许  相似文献   

10.
在南美洲大地上,阿根廷的农业曾是成功典范——拥有富饶多产的农业生产体系,不仅能实现自给自足,甚至还有大量的剩余。20世纪90年代中期,掉进美元外债圈套的阿根廷梅内姆政府声称,把粮食生产转变为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对于偿还外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