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已经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 ,必须进行改革。改革要达到三个目的 ,一是司法公正 ,二是司法效益 ,三是司法独立。要做到司法公正 ,一是要提高法官素质、健全法官的监督惩罚机制 ;二是变目前的分级管理体制为垂直管理体制。司法效益的提高 ,应该在保证法院的终局裁决权的前提下 ,赋予某些行政机关以准司法权 ,在提高法官素质的前提下扩大独任审判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在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及处分权的前提下 ,尽可能缩小审理的范围。司法独立要解决的是法官独立问题。  相似文献   

3.
司法行政权内在隐含着对司法独立保障与干涉的双重倾向.司法行政权的配置与行使关系着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切身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它们都不是中立的,不能做到利益无涉.因此,能否实现司法行政权的合理配置决定着第三轮司法改革的成败.司法改革的“顶层设计”针对的仅仅是司法行政权在司法系统内部的调整与重置,这是有局限性的.我国要想彻底革除司法不独立的痼疾,应当对司法委员会模式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司法改革和完善应努力做到合理配置司法权力,确保司法独立;公开司法活动,体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确保程序安定;强化监督制约,树立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5.
我国原先司法改革的选择的路径之所以岌岌可危,甚至走向了回转之路是因为我们的先前路径存在一些问题,改革措施没有结合中国的实践,从而偏离了方向,因而效果甚微。对于司法改革,应有三个终极目标,同时也是完美的司法所应该具有的三个价值要素:即司法公正、司法独立和司法权威。这三个终极目标是有位阶层次的,司法公正位于首位,而司法独立和司法权威是第二位的,这两个价值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司法公正这一法律效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司法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步骤。司法改革的目的是实现司法公正,以司法公正引领社会公正,实现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司法改革的内容涵盖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诸方面,因此对立法、司法、法务管理和法学研究都提出了艰巨任务和严竣挑战。只有高屋建瓴周密设计,科学筹划改革步骤,具体落实改革措施,认真总结改革经验,时刻校正改革目标,坚持不懈努力前行,才能达到预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司法独立是司法建设的基本精神,对此,我国宪法予以确定.但事实上,在现存的司法资源供给制度下,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存在着很强的人身和财产的依附关系,致使宪法规定的司法独立成了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改革现有的司法资源供给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两种角度 ,分析论述了中国司法独立的缺陷与重构  相似文献   

9.
以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历程为视角,探究了中国司法改革进程中大众化与职业化两种司法理念的历史渊源、优劣势、本质及其背后的矛盾的博弈,分析了要走中国特色司法改革之路,必须要正确对待司法独立与司法权威影响因素,提出了中国司法改革需要走大众化与职业化相结合且以大众化为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中国式宪政和司法改革。从党纪与国法的不同维度,考察政法委和中纪委与司法改革的关系。研究公检法司的相互制约、司法去行政化、独立审判权等问题。只有进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变革,庭审把关实质化,赋予当事双方对等的调查取证权,努力实现庭审中的直接言词原则,司法独立才具有现实性。在社会实践中,中国所要的是能够实现社会和谐的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综合各家观点的基础上,参考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经验,针对中国实际,提出了中国司法改革的三原则:司法独立原则、宪法监督司法化原则、监督司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民主法治进程加快推进,公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利益诉求和权益保障的双重愿望越来越迫切,这些都需要公正、高效、廉洁的司法体制作保证。与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期待相比,目前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还存在许多不适应。司法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但人们对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基本理念与实现路径之选择依然有着广泛的争议。司法改革复杂艰巨,需要坚定的改革决心,更需要改革的智慧。司法改革必须突破部门利益之争,在一些重点环节与重点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本刊特汇集相关论文6篇,探讨当前司法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司法拍卖是法院依法对被查封、扣押、冻结的涉诉财产处置的一种执行权。司法拍卖改革可以很好地提升司法公信力,满足时代发展与人民群众需要。目前,涌现出重庆、上海、浙江、最高院四种有代表性的司法改革模式,不同的模式体现出不同的改革理念和力度,也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从司法拍卖改革的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入手,通过对其进行剖析,提出了司法拍卖改革存在的几点问题,探究司法拍卖改革的合理路径,展望司法拍卖的改革方向,助推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司法建设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即司法不独立、司法地方保护主义、司法腐败、司法权威不足和效益低下,这是制约社会公正、司法公正的主要根源,是司法改革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司法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 ,我国正在逐渐摆脱以专政为核心的刑事司法理念 ,向以人权保障为归依的刑事司法理念演进。在这一过程中 ,引入国际刑事司法准则十分必要 ,其中包括价值上的转换 ,制度上的改革 ,规范上的更新。我们在处理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关系时 ,必须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积极与稳妥、引入与融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所谓司法政策,即特定司法主体,在一定时期内,为反映和实现所代表阶级、集团、阶层的特定利益与意志,并为了解决司法活动中所面临的问题而采取、制定、遵循的措施、规程、原则以及一系列相应活动。司法改革,则是对既有司法制度的一种主动打破或对失范(实效欠佳)的司法制度体系之积极回应,以期实现司法制度更为公正、效率、有机地运作。应当说,司法政策与司法改革的关联、互动正是通过司法活动链接了起来。因而,考察司法政策与司法改革的关系无疑是深入探讨二者对司法活动的影响、作用、价值等问题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7.
司法独立与监督司法之间的悖论是影响我国司法改革深入进行的重要原因。为摆脱改革的困境 ,我们需要针对悖论的成因采取必要的措施。产生悖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具体的改革也是复杂的 ,而真正实现我国的司法独立则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司法改革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其核心是“两个去除”:去除司法地方保护和去除司法行政化。实现前者的路径包括人财物的省级统管和司法区划的建立,实现后者的路径主要包括改革司法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规范上下级法院关系和司法公开。落实这“两个去除”,是保障独立审判,维护司法权威,实现我国社会的司法之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的司法体制主要包括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行使侦查权,司法行政机关管理司法行政事宜。其中,律师依法执业也是我国司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创建、50年代后期开始的二十多年磨难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快速发展等阶段。尽管道路曲折,但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从90年代开始进行司法改革。司法改革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下的中国更是具有社会形态建设上的现实意义,即司法改革或许可以作为和谐社会建构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司法体制改革是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开展的由上而下的一种改革活动,它和整个中国的其他改革一样,是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的.2002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司法体制改革,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04年成立了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对司法体制改革进行了统一部署;2008年12月,党中央转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