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微山湖,北方最大的淡水湖,自古以来的“黄金水道”,景致美不胜收:白日问,水光潋滟,山色明丽;黄昏时,夕阳映水,渔舟唱晚。微山湖之美,从“帆影拖云纷参差,湖光如鉴拥翠微”这样的美好诗句中便可窥知一二。湖区内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使得风光秀丽的微山湖更兼具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一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更是让微山湖名扬四方。  相似文献   

2.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学而篇》)的社会主张,这里的“和”就是和谐的意思.亦即中和两者之间不和谐的地方.使相互关系能和平相处、均衡发展:儒家把中庸思想看作是最高的道德.其中“和为贵”的思想就成了中国人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民族关系、社会关系的传统原则.  相似文献   

3.
每当我听到或唱起这支《湟水之歌》时,对家乡热恋之情,恰似湟水泛春潮。汹涌澎湃。觉得这里的山山水水如锦美,胜果香,赛蜜甜。此时此刻的我.便会情不自禁引吭高歌。为生我养我的母亲河——湟水。唱上一曲心中最美的赞歌。  相似文献   

4.
王锦慧 《党建》2005,(8):40-42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电影《铁道游击队》的插曲把沉寂的微山湖唱得声名远播。微山湖水域辽阔,芦滩广袤,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当年,铁道游击队以这里为依托,劫货车、扒铁路、炸桥梁、割电线、端炮楼,神出鬼没打得鬼子魂飞胆丧,使铁道成为杀敌的好战场。湖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晃抗战胜利过去了60年。我们来到微山湖畔。只见碧波粼粼的湖面被火焰般的晚霞照得通红,悠扬的土琵琶伴着习习湖风弹唱,传承铁道游击队精神的动人歌谣如奔涌的湖水扑面而来。(一)追寻着动人的…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设有《文学》一门,可通读后甚为疑惑.其迥异于今天“文学”之“所指”:它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各篇诸条大抵按照时间先后编纂排列的规则在这里“失效”了:《文学》篇104条中.第65条已至东晋末年.第66条曹植“七步中作诗”故事则重回曹魏时代.以下自成时序.这样一门之中呈现两个时序系统。对此.  相似文献   

6.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随着近期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的热播,人们再次领略到当年铁道游击队神出鬼没打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壮举。当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山东微山湖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由王震将军题写碑名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  相似文献   

7.
赵健 《廉政瞭望》2004,(9):21-21
在咱们这个最讲“客气”的国度里,历来就有劝酒的习俗:何以见得?有唐代诗人王维写下的《渭城曲》为证:“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据称,此诗当时即被乐府谱为乐曲传唱,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这首《渭城曲》先写景,后抒情,情由景生,景添离情,具有“以乐衬哀,倍增其哀”的艺术感染力作为送别诗.它是动人的;作为劝酒词,它也是动人的。  相似文献   

8.
1908年,辛亥革命志士刘青霞从日本游学归来,在开封尉氏县创办华英女校,特题诗一首:“莫怜旧时花枝败.但求自由花常开。愿君不辞劳素手,育得群芳天下栽。”在《告四万万男女同胞书》中,她直言不讳地写道:“不自由,毋宁死。”大型豫剧《刘青霞》紧紧围绕刘青霞一生向往自由、追求自由这一中心,组织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唱响了一曲“但求自由花常开”的自由颂.在追求精神自由、实现人生价值方面.带给观众震撼和启迪。  相似文献   

9.
刘建明 《前线》2013,(10):86-86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电视剧《水浒》主题歌唱的这句词,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这里的“出手”作行动解。而“甩手”常指把事情或别人扔下不管,老舍在《骆驼祥子》里写有“啊!以后出去,言语一声!别这么大咧咧的甩手一走!”之语,里面的“甩手”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0.
王秉军 《实践》2010,(1):53-53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一曲《走西口》,哀婉凄切,荡气回肠,苍凉悲壮,道出商路艰难。电视连续剧《走西口》艺术地再现了晋商人蒙经商创业、兴家报国的特殊历史.挖掘出了晋商的商道文化,引发了人们众多评说。  相似文献   

11.
“……因为我在这里洒下过泪.因为我在这里掏出过心。泪水都变成了江河水,剩下那颗心儿化作莽昆仑……”这首名叫《青海人》的歌曲.是唐谨科最为钟爱的一首歌.这首歌唱出了他的心声.唱出了他的情怀。  相似文献   

12.
史官的风骨     
廖华玲 《党课》2013,(10):108-109
我国的史学年代悠久,其历史文献卷帙浩繁,绵延不绝,有“左史纪言,右史纪事”之说。其实,“史”.一开始并不是指哪个学科或哪本书,而是指那些从事历史记载的史官。《文心雕龙·史传》中就写道:“史者,使也。执笔左右,使之记也。”  相似文献   

13.
北京是中华民族爱国思想的重要源头,“黄帝邑于涿鹿”,就在京西地带。北京是古代中国爱国思想的重镇.文天祥在这里留下《正气歌》,于谦在这里写下爱国诗篇。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01,(8)
南泥湾,以著名的“军民大生产”闻名,一曲传唱至今的《南泥湾》,使这里成为许多人向往的地方。近年来,南泥湾镇党委在发展经济、建设秀美山川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一条党员学科技、用科技,带头富,带动大家一起富的党建工作新路子,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组织的威信大大提高。去年全镇51名机关党员帮扶了80户贫困户,其中有80%实现了一年脱贫。全镇290名农村党员中,有95%的党员自费参加了农函大学习,他们人人都掌握了两门以上的农业实用技术,成为科学种地的“田秀才”、“土专家”。41岁的田振贵就是一个科…  相似文献   

15.
电视的形象化宣传,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去年底内蒙古电视台的连续报道──《青山作证》,系统地介绍了云福祥十几年如一日,战斗在白二爷沙坝的事迹,就十分感人。特别是报道中还充分运用一些历史资料.采取前后对比手法.使人能看到这个昔日被人称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小风难睁眼、大风活理人”的白二爷沙坝,如今已成为“绿树荫两鸟飞翔,牛羊满坡粮满仓”的花果鱼米之乡的真实情景。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N”。de福祥当年带领12O名男女青年开进白二爷沙坝,这里还是白花花的沙丘,十几年种树种草18万多亩,使这里的植被覆盖…  相似文献   

16.
易家言 《奋斗》2001,(9):55-55
一曲《常回家看看》不知感动多少人。让我更加感动的还是承德公安系统倡导的“常到百姓家看看”。据说,他们常说和常做的“常到百姓家看看”.结果便是密切了警民关系,强化了社会治安。东莱派出所的经验。说到底,也无非是热爱群众。  相似文献   

17.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  相似文献   

18.
“北京曲剧《歌唱》选段,单弦演唱《京味小吃赞》,京韵大鼓《圆明园抒怀》……今年‘十一’首都国庆游园活动,北京市曲剧团一共有12个节目参演,目前所有工作都已准备就绪。”9月25日上午,在北京市曲剧团,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孙东兴拿着剧团参演的首都国庆游园活动节目单向记者介绍。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中国青年报》曾连续栽文,一说花钱发表论文是大学“公开的秘密”;又说在河南许昌.花钱买驾照成了“公开的秘密”此后,又看到《新快报》说:“新瓶装旧酒”使药品降价成为“空降”,  相似文献   

20.
美丽的“金银滩”是青海高原北部的一片草原,她不仅以靓丽的容颜让人流连忘返,更因“西部歌王”王洛宾的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而引誉大江南北。“哈勒景”就在金银滩,蒙语之意为额前有美丽斑纹的骏马。如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鼓已经擂动。而世代生息繁衍在“哈勒景”草原的广大牧民们却说.“骏马扬蹄正逢时”,新牧区的美好蓝图,乡上的民兵已带领我们“描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