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已经87岁。我一生经历了成千上万件事情,结识了成千上万位人士,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使我一生难忘的,教我一想起来便激动不已的,是我有幸认识了一位巨人。我握过他的手,和他谈过话,挨过他的训,得过他的鼓励,吃过他做的菜,受过他的保护。我是个平凡的小人物,回想起来,也许就是这么一点难忘的回忆,使人能安静地坐在窗前,望着自己一生的旅途,对自己悄悄地说:我不是个有福的人,但我是个幸运的人。因为我见到过世上最完美的人。  相似文献   

2.
何立波 《侨园》2007,(4):34-36
已故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与中国有着特殊的情缘,他在中国东北大地上生活了25个春秋,与中国人民结下了不解  相似文献   

3.
赵紫阳总理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合理使用各种人才”,“要进一步清除‘左’的思想影响,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要努力为知识分子的工作以及知识的扩展,尽可能创造必要的条件”。赵总理的这些话,表达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知识分子工作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党和人民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期望、信赖和极大的关怀。  相似文献   

4.
5.
力平 《瞭望》1994,(39)
《开国总理周恩来》一书,已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此书的写作得到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李琦的指导.并由李琦同志审定.作为传记作品.此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材料的丰富与准确.作者力平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空务委员,原周恩来研究组组长,曾主编《周恩来年谱》.此书充分利用包括档案材料在内的各种第一手资料,披露了许多过去未曾公开披露过的材料,澄清了有关周恩来的著作中的一些不实之词.本刊摘登书中有关周恩来的几段史实,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家庭 周恩来和邓颖超都很喜欢孩子,在和孩子们一起的时候,他们也天真得象孩子。有时得知某个孩子和他们夭折的孩子是同年出生时,周恩来也会颇有感慨地和邓颖超说:我到上海参加领导三次武装起义,失败了;你在广州难产,我们的孩子夭折了。我如果不离开广州,我们的孩子可能活下来了。在  相似文献   

7.
别离 周恩来与邓颖超这对革命伴侣,在白色恐怖的地下斗争年代和战争年代,可说是会少离多,屡经颠危。 在他们结合一年之后,一九二六年冬,周恩来便去了上海。次年三月二十一日,他同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一起,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广东的国  相似文献   

8.
严:你刚才大会发言,说中国改革的战车陷入了泥潭,这是一个比喻,说明改革遇到了严重困难。但是,中国的改革不是没有出路。现在大家都感到没有出路,都不知道怎么办,这倒成了现在中国的主要问题。温:我对中国的改革现状有三种估计,中国改革正面临三种选择:一是原地待命,改革如果停下来,会在泥潭里越陷越深。第二种选择,就是“开倒车”,想从泥潭中退出来,重新寻找出路。当然收权、紧缩也是必要的,但是有一个危险:“辛辛苦苦十来年,一夜回到改革前。”我们已经看到过波兰、捷克退回很多年,又从原点出发,那是很可怕的。我现在正在探讨的是第三种选择,有没有可能朝前走,走出危机,走出泥潭。不要把“深化改革”变成一句空话。我担心现在的调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也可能把“深化改革”全部冲掉。严:危机在什么地方?改革中出现了许多混乱,似乎找不到解决办法。人民的情绪是很重要的,对改革的失望会造成某种倒退或停滞。倒退停滞到一定程度,势必会提出新的改革,这个时间如果延长五年、十年,对中国的损害就会非常严  相似文献   

9.
假如爱情真象诗人赞誉的,是“一种相似的灵魂联盟”,那么,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结合正是这样。本刊从这一期起将连续刊出记叙周恩来与邓颖超恋爱始末及婚姻生活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选集》下卷共收入周恩来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著作五十六篇,计三十一万字。象一根红线一样贯穿其中的,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斗争。《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共收入周恩来同志的著作六十七篇,约三十余万字,其中大部分(共有四十一篇)是社会主义阶段的著作,也是以论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为中心的。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是时代之子,又是民族之子。他既吸收了时代精神,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楷模,同时又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从周恩来身上,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看到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好品德。需要指出的是:关于周恩来早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熏陶的研究,许多学者往往只注重于生母万氏、嗣母陈氏及私塾先生们对周恩来的教育和影响,却忽略了其他很重要的方面。正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副编审赵春生先生所分析的那样:“周恩来早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除读书外,还不应忽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淳朴敦厚的民俗民风,以及更多的长辈们的行为、风范和吴越古地先贤明哲的思想、品德等诸方面的影响与感化。这是更大量,更经常,更直接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及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4,(36)
周恩来为内蒙古人民的政治解放、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针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疾病流行、人口下降的状况,他创造性地提出"人畜两旺"的政策,使内蒙古摆脱了梅毒病的困扰;乌兰牧骑作为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文艺团体,曾先后12次受到周恩来的接见。在"文化大革命"特殊时期,周恩来力挽狂澜维护了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他还鼓励自己的亲侄女到内蒙古插队生活。主要陈述周恩来与内蒙古人民的情谊。  相似文献   

13.
杜丽君 《民主》2008,(3):38-40
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车向忱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辽宁民进的创始人。在他不平凡的一生中与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有过多次相遇与交往,对他由一个教育救国的改良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不屈不挠的共产主义战士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们相识相交的几件事,不仅展示了他们的深厚革命情谊,也是中国统一战线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一个小缩影。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卓越的领导人,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他作为党中央领导集体中的核心成员,始终遵循着“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共苦,共命运”的原则,几十年如一日,克己奉公,勤政廉政,做人民的孺子牛。他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赢得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人民大众由衷而持久的热爱。 在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之际,认真研究他人民公仆的丰富理论和伟大实践,对于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提高千部素质,推动反腐倡廉向纵深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华丁 《瞭望》1988,(43)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始,一些地方和企业掀起了竞相攀比之风。浪借风势,风逐浪高,经济过热引发攀比风,攀比风又反过来助长经济过热。 攀比些什么呢? 一比产值速度。你增长10%,是高速度,我更要增长15%,20%,超高速。“七五”计划里白纸黑字规定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7.5%,似乎被视作“低标”被人淡忘。 二比集团消费。你买“皇冠”车,我就买“奔驰”。你装了空调,我就铺地毯。  相似文献   

16.
李勇 《党政论坛》2012,(8):23-23
有关报刊上刊有关于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的文史稿。事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笔者对当年随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当事人的采访,得出结论是:根本没有这回事。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与毛泽东同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他们几乎同时探求到马克思主义真理,同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他们站在新思想的前沿,为推翻旧社会、建设新中国共同奋斗。同时,两个人也有过误解和分歧,但纵观他们交往的全部历史,他们仍然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和知音。  一、位重持正义、职重持正理1920年至1921年,周恩来分别到法国与英国求学,并对欧洲社会进行实况考察。这期间,周恩来阅读了大量英文版的马克思主义著作。这使他认识到:只有科学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并确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终生信仰。1921年3月在法国巴黎周恩…  相似文献   

18.
葛晓霞 《理论导刊》2007,(11):40-41
周恩来是党和红军的杰出领导人,他大公无私,举贤让能,为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做出重要贡献。红军长征前,他一直支持毛泽东的工作,极力维护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红军长征初期,他采纳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推举他进入党和红军的最高决策圈;遵义会议后,他多方努力,使毛泽东在党内的影响力和威望不断提高,最终走上党的最高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19.
钟潜 《民主》2014,(2):42-44
<正>喻传鉴是我国爱国教育家、重庆南开中学创办人、民进重庆市委会第一任主任委员。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团结和凝聚广大会员,对重庆民进的建立与发展功不可没。在广大会员中,至今还流传着他与爱国将领吉鸿昌及敬爱的总理周恩来的几段佳话。乱世生死情1932年,喻传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  相似文献   

20.
范长江作为一位正直而才华横溢的新闻记者,从30年代起就为中外人士所熟悉.人们敬佩他对真理的追求、对新闻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他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交往是从他的一次震惊世界的新闻报道开始的.1935年秋冬,范长江这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记者,怀着对红军的神秘和崇敬之意,从成都出发,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采访.他穿原始森林,越雪山草地,跋山涉水,行程四千余里,虽未遇到红军,但他从沿途得到的第一手材料中准确判断出:红军不是“流寇”,红军战略转移的目的是“北上抗日”.长江将沿途采访写成的通讯汇编而成的《中国的西北角》发表后,曾风靡一时,震动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