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7月16日,桂林警方得到一条线索:在桂林涉嫌信用证诈骗6000多万元的寒群(冯小东)在云南昆明出现.四年了!四年来,桂林警方无时无刻不在艰难地寻找他.  相似文献   

2.
抗战期间,武汉、广州失守后,八路军在广西桂林建立了办事处,李克农兼任办事处主任.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皖南事变,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成为他们封闭的主要目标.从桂林到重庆,从空中到地上,国民党特务组织了严密的封锁线,设置了重重关卡.  相似文献   

3.
桂林历史文化可分为政治文化、教育文化、山水文化和宗教文化四种类型.这些历史文化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历史遗迹而存在,它更是作为一种活的文化积淀在桂林的城市性格之中.桂林的历史文化证明它早已完成了其文化上的中原化进程.如今,全球化的时代和桂林的特殊性使之开始出现国际化的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期间,广西曾动员了40余万战士,奔赴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与敌人拼命,取得了一系列战绩,而当时抗战大后方的桂林报界,亦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扫荡报>在当时的中国报界,是有相当成绩的报纸之一.本文根据1939年到1940年之间<扫荡报>(桂林版)对昆仑关战役的报道和评论进行研究.以此分析及阐述该报抗战时期在桂林这座文化城中所做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名重一时,广东与桂林文化城的渊源很深,影响了桂林文化城的形成、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桂林文化城赖以形成的政治环境与广东有不解之缘,突出表现在广东党组织所领导的文化大营救将众多文化人抢救到桂林;二、战时,许多文化人、文化团体在粤桂之间颠沛流离,从上海到广州,从广州到桂林,从桂林到香港,又从香港经广东折返桂林,坚持文化抗战;三、广东的文化人、文化团体在桂林活动,为桂林文化城的创建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6.
王正功<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诗表达了三重含义一是自然层面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二是人文层面的桂林人物固难俦,三是山水与人才之间有一种天人感应的对应关系.因此此诗是一首人才赞美诗.王正功的人才理想是国家级人才理想,由于桂林早已完成了文化上的中原化进程并已经开始了国际化进程,所以今天桂林的人才理想是造就世界级人才,桂林应该有一个将自己建设成大学城、教育城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长征精神内涵丰富深刻,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长征精神对于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具有重要作用.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打造,是桂林正在行进中的新的"长征路",难免会碰到艰难险阻.在没有硝烟与战火的新时代,我们传承与弘扬长征精神,汲取红军将士的精神能量,可以为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提供取之不尽...  相似文献   

8.
中共桂林市委三届六次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文化立市、旅游兴市"战略,明确了桂林文化与旅游的科学定位,破解了桂林旅游发展中的诸多难题,体现了市委政府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同时也显示出桂林在发展观上的根本性转变,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数以千计的文化人云集桂林.造成这种独特的历史现象的原因,除了桂林地处抗战后方之外,另一条带有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周恩来的运作.  相似文献   

10.
国学大师陈寅恪是蜚声中外的著名史学家,抗战期间旅居桂林,讲学年余并留下学术著作和诗作,为桂林这座山水旅游和历史文化名城留下珍贵文化遗产,增添了绚丽光彩.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民盟桂林核心小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组织了在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的斗争,并利用盟员自身的优势与中共合作开展抗战文化宣传,在桂林进行了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抗日活动。  相似文献   

12.
"大桂林旅游圈"已经初具雏形,其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县域旅游与市区旅游原有格局被打破,县域旅游之间整合程度提升.桂林作为旅游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表现在道路交通建设、旅游线路搭配、旅游信息提供上.  相似文献   

13.
桂林王城是桂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是桂林的文脉与武脉之所在。桂林是除了南京之外又一个有着"石头城"美誉的军事重镇,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元顺帝妥欢铁木尔登基之前,曾在王城独秀峰下居住;从明太祖朱元璋侄孙朱守谦受封靖江王起,前后共有14位靖江王在此居住;1921年底,孙中山大总统以桂林王城为大本营,拟定北伐事宜,并在此举行了中华民国新国旗(青天白日旗)的升旗典礼。  相似文献   

14.
桂林的远古先民为孕育桂林建筑文化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背景,灵渠的开凿使桂林传统建筑文化实现了质的飞跃。唐宋时期桂林城建文化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桂林城市呈现山环水抱、自然天成的格局。桂林山水要保持独特魅力,必须在前些年实施两江四湖工程,显山露水、绿化美化和改造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传统建筑文化精华的传承与创新,找准定位,突出标志,自主创新,以和谐的建筑神韵彰显桂林人文历史。  相似文献   

15.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改造,给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带来极大压力.桂林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二十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当前开展的大规模城市建设中,桂林注重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从突出山水城市特色,实施整体环境保护及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两方面入手,重塑城市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构想。使桂林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对于发展桂林经济、振兴桂林旅游事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正值开展临桂新区大建设,国务院批准“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实际上是给临桂新区的建设提供了更好的政策支持。每一个桂林人,都应该为临桂新区的建设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献计献策。这一段时间,通过在党校的理论学习,我对建设临桂新区、建设新桂林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桂林出现大量文化团体,这与桂林独特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密切相关。国民党当局对桂林文化界有扶持、鼓励的一面,也有限制、打击的一面,为文化界开展活动制造了障碍。桂系当局对“文化城”的社团大体上持鼓励、支持态度,但在有些情况下也会加以限制、打击。中国共产党为桂林“文化城”的社团提供了良好的活动空间和坚强可靠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主要表现在政治思想引导、方针政策贯彻和组织机构建立等方面。另外,桂林文化团体的物质条件极为匮乏,安全环境十分恶劣。  相似文献   

18.
细察国画大师齐白石清末游历桂林的历史状况,发现除1905年至1906年在桂林逗留半年之外,1907年初齐白石去钦州也经过桂林。以齐白石诗文及画稿为依据,尽量明晰画师齐白石作为旅游者在桂林观察写生,四处游览,品尝特产,榕荫消闲的经历与感受。注意到齐白石以后的画作多次反映"芋魁",应该对荔浦芋有所认知。齐白石在桂林的观察写生,为其之后山水画法变革创新形成基础。根据近年公开的齐白石画稿,对齐白石在桂林的活动及与友人的交往有新的发现。对邀请齐白石游览桂林的湘籍同乡汪贻书,依据史料订正了官职。  相似文献   

19.
桂林在全国率先对外开放旅游。改革开放之初,桂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发挥山水名城优势,经济发展和城市布局要适应桂林城市性质,处理好工业和旅游业的关系,让旅游业发挥主导作用。当前桂林旅游发展方向,一是以桂林为重要节点城市之一,建设中华水系游览线路;二是把桂林建成世界旅游中心。  相似文献   

20.
桂林目前少数民族语言及其保护的衰弱态势,使桂林一些以民族语言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为继.必须从思想认识、调查研究、语言环境、组织领导、资源利用等方面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加强桂林少数民族语言科学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