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2年11月12—13日,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ISSCO)三十周年纪念国际学术会议(中国会场)在广州暨南大学举办。会议由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与中国华侨历史学会联合主办,来自暨南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华侨大学、五邑大学、温州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2.
~~田园诗与饮食视角@杨嘉$暨南大学!广东广州510632 @张海沙$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广东广州510632~~~~~~  相似文献   

3.
喻艮 《八桂侨刊》2013,(2):79-80,47
2013年5月13-15日,第八届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武汉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以及华中师范大学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承办。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台北和国内清华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福建社会科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广西民  相似文献   

4.
大海 《八桂侨刊》2000,(4):62-62
2000年12月6日至8日,暨南大学第一届海外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该校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丹麦、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的学者以及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学者共90多人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116篇,其内容涉及华侨华人的历史、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侨乡、新移民等方面。这次会议,是继1996年11月在厦门召开的华侨华人问题国际学术大会之后,在中国大陆召开的这一研究领域的又一次国际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5.
2009年4月9-12日,由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办、贵州民族学院协办的"中国社会转型与多民族语言文学发展关系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暨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单位的50多名学者相聚花城,就多族群语言文学多元化学术空间的建构、转型期多族群文化身份与民族国家认同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相似文献   

6.
《同舟共进》2020,(3):F0002-F0002
暨南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及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广东省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决策部署,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专门成立了暨南大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校湾区办”作为助力落实湾区工作专职机构,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由暨南大学归国华侨联合会与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联合主编、陈文教授任执行主编的《归侨口述史·暨南篇》2019年5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13年初,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成立华侨华人口述史研究中心,暨大归侨口述史由陈文老师负责具体的访谈和资料收集工作。时任院长的曹云华教授很重视归侨口述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提出把口述史资料收集整理作为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的一项长期工作和新的增长点,并争取建立一个华侨华人口述史数据库。  相似文献   

8.
2004年4月23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厦门大学克立楼举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全国台湾研究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安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等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共厦门市委、福建省台湾事务办公室、厦门市台湾事务办公室等省市有关负责人,以及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清华大学战略研究所、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所、上海东亚研究所、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天津大学台湾研究所、南京大学中文系、广州暨南大学港澳台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正近十多年来,侨民战略与发展日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国际学术界,有关成果已非常丰硕,但在我国学术界,相关成果则很稀少。可喜的是,由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吴金平、岭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王慧英、嘉应学院政法学院讲师叶小利和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田自立共同撰写的专著《全球化下的侨民战略与发展研究——以美国、爱尔兰和印度为案例》,于2019年7月由暨南大学出版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同舟共进》2011,(4):79-80
作者与编者:大思维和大智慧广东广州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读完《同舟共进》2011年第3期,不少文  相似文献   

11.
~~宋代文人的自我形象与“老病维摩”@张海沙$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510630~~~~~~  相似文献   

12.
~~董其昌美学思想中的比较观@李吾铭$广州暨南大学中国文化艺术中心 @黄贞权$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2~~~~①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二卷,齐鲁书社1989年出版,第537页。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5,(23)
<正>11月21日晚,第11届在穗高校台湾学生"台联之星"歌唱大赛决赛在暨南大学本部建阳篮球场举行。本次"台联之星"歌唱大赛以"窜流时光的音乐盒"为主题,前后历时一个月,吸引了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广州高校23名学生报名参加,前来观赛的台湾学生近干名,经过初赛环节,共有10名学生进入了当天晚上的决赛,争夺冠军宝座。广州市台联副会长林峥、暨南大学学生处处长区向丽、广州俊景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宗连及夫人观看了激烈又精  相似文献   

14.
《同舟共进》2012,(12):73-74
广东广州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正在参与、经历、见证着当代中国的变革与发展。置身于这样的时代,尤其需要开放的视野与鲜活的见识,  相似文献   

15.
在风景秀丽的广州市石牌文化区,有一座新型的、著名的华侨学府——暨南大学。这所以招收华侨、港澳、台湾青年学生和归侨、侨眷子女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由于政府的重视和各方面的支持赞助,一九七八年十月复办以来,正日益茁壮成长。几经周折暨南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前身是暨南学堂,创办于一九○七年,校址在南京,主要招收华侨子弟。辛亥革命后停办。一九一八年复校,改名为暨南学校。一九二三年迁上海真茹,一部份仍留南京。一九二七年夏改为国立暨南大学,全部迁至真茹。抗日战争期间迁往福建建阳,胜利后迁回上海。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大专院校调整,它被并入其他院校。直到一九五八年,国家为了满足华侨和港澳学生升学的要求,在广州重建了暨南大学。从此,许多华侨和港澳学生纷纷前来求学,在校学生人数曾经达到三千人  相似文献   

16.
开展华侨华人民间文献收藏与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暨南大学图书馆民间文献收集途径主要是广东、福建等地的文物市场,加强纸质文物的特殊保护、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揭示是做好收藏与利用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同舟共进》2008,(5):67-68
在现实与历史的思考中追寻人文精神广东广州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评论《同舟共进》2008年第4期的特点,那就是在现实与历史的思考中追寻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同舟共进》2010,(11):72-72
广东广州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先后视察深圳并发表讲话,不仅高度肯定了深圳的发展道路,而且充分阐明了深化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同舟共进》2011,(11):79-80
广东广州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同舟共进》2011年第10期重点突出,主题鲜明。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去除意识形态的遮蔽,反思历史变革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广东广州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同舟共进》2011年第10期重点突出,主题鲜明。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去除意识形态的遮蔽,反思历史变革的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