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次下乡调查走访时,一位做财务工作的同志向笔者坦言:“以往上报数字都是书记问会计,现在倒过来是会计问书记。”问其何以如此倒转,说是数字能出干部。事实证明,由于存在一个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工作统计数字与干部实绩的辩证关系的工作误区,导致了“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不良现象的产生,已经对我们通过考察和评价干部工作实绩,实现党对干部的正确管理和使用形成了很大干扰。纵观当前“干部出数字”的现象之所以在一些地区和单位屡禁不止,衍成风气,大多是因为一些地区和单位的某些不恰当和错误的提法与做法,偏离了正确的用…  相似文献   

2.
浙江湖州市双林酒厂女厂长陈玉琴,因隐瞒企业亏损上千万元的真相,制作虚假报表,谎报“虚增利润”,玩弄“数字游戏”,骗取近20万元的“政绩奖”,最近被当地法院一审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从报上读到这则消息,不禁为之拍手称快!“数字游戏”玩不得!然而,一些人因为尝到了“数字出干部,数字出政绩”、“吹而优则仕,报喜就得喜”的甜头,对“数字游戏”情有独钟,玩得很上“瘾”,特别来劲儿。譬如,有的乡村根本就没有什么工业,却创造出了年工一业收入过千万元的“奇迹”;有的地方文盲成堆,又从未进行过扫盲,却达到了百…  相似文献   

3.
郝军辉 《瞭望》2021,(14):29-31
数字人事的核心要义是将现行按“事”考核评价和日常管理干部的制度规定,转化为按“人(岗)”量化归集的评价和管理指标据无记名问卷调查统计,89.6%的税务干部认为数字人事有效激励了干部干事创业,87.6%的税务干部认为数字人事可及时、直观地反映干部实绩和德才表现。  相似文献   

4.
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是多年来困扰干部工作的一个难题,也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瓶颈”,它削弱了干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削弱了干部的事业心和创造活力。完善干部退出机制,解决能下能出问题,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5.
《求知》2009,(10):47-47
《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在该刊撰文指出,从操作层面看,防止“官出数字”的前提条件是防止“数字出官”.即,不再让官员仅仅凭借统计数据、甚至仅仅凭借统计造假获取晋升。这一目标的实现,可借助于两大措施:其一,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从其内容而言,就是要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6.
顾万勇 《党政论坛》2008,(23):58-58
近年来,干部交流工作已成为锻炼干部、优化结构、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举措,成为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出“重头戏”,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干部交流工作的理解偏差,有时容易走入误区,故而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在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 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尝试中,江苏省宿迁市近年来索推行了干部“任用公示制”和在职干部“引咎辞职制”,群众意见对任命和考评干部的分量明显加重。从1997年以来,1000多名干部经过任前公示,其中一成以上的干部因公示反映出的问题撤消任用或缓用,有20多名在职干部因民主测评不过关引咎辞职。 宿迁市是1996年新建的地级市。据宿迁市委组织部长张新民介绍,建市后干部管理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干部岗位大量空缺与干部人选素质较差的矛盾比较突出。二是建市后相继发生以往干部管理上的重大失…  相似文献   

8.
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开展干部考察情况反馈是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有效形式和载体。近年来,新沂市试行干部考察情况反馈制度,变原来的“单向交流”为“双向交流”,实现了组织与考察单位、干部的“双向互动”,进一步扩大了干部考察信息公开范围,对提高干部选任工作科学化水平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每个地方都有优劣势和自己的特点,所以,改革不能“一刀切”,发展不能“齐步走”,必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可是,现实经济生活中,却不乏“多把锁匙开一把锁”的现象。干部下基层、下企业,本是联系群众的好形式,可一位“钦差”一个调,一任为官多张嘴,则使基层无所适从。下车伊始,咿里哇啦,有的说大棚蔬菜赚钱、家养畜禽效益好,有的则说返朴归真是新潮,畜禽是“土”的好,传统蔬菜品种俏。基层干部感叹,上面的干部那么多,到底孰优孰劣,谁的话最“权威”?有道是,经济要上去,干部要下去。下去干什么?自然少不了给办法、出…  相似文献   

10.
提高干部政治思想素质,重在加强理论学习。对此,哈尔滨铁路分局党委推出了“新”的学习思路。即:学习瞄准制高点、系统灌输不断线、方法创新上质量、严格考核增动力、队伍素质出成果。具体说,就是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主线,用新时期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武装干部,增强驾驭改革发展大局的能力;学习应用基本理论做到长流水、不断线;改变照本宣科的方式,探索学用结合的新途径,推进学习上质量;把思想理论素质作为考核、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内容,激发干部学习理论的内在动力;强化干部理论培训,建设一…  相似文献   

11.
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了以往基于唯心史观基础上的“抽象的人”,第一次发现了处于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之下的“现实的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在要求对人进行抽象,使人成为资本增殖的要素,其先后经历了工业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数字资本主义的历史嬗变。“数据人”是在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共同作用下生成的,“现实的人”沦为去情境化、符号化、数字化的人,受到数字资本与数字技术的操纵和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力图超越“数据人”背后的技术合理性逻辑及其深层次的资本逻辑,逐步构建出全面发展的人的逻辑,强调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丰富人的生命向度。  相似文献   

12.
干部“带病提拔”现象的产生,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干部提拔前已“染病”。二是在“染病”的前提下,组织上失察失误。因此,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首要的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干部不愿、不能、不敢违法违纪,保持整个干部队伍的纯洁性,这是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釜底抽薪”之策。同时必须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从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人手,把监督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识人不准、用人不当、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1998年年初开始,“大战”不息的电视机行业,又燃起新的“战火”:有的厂家宣布开发出我国第一台数字彩电,继而更多的厂家通过媒体狂轰滥炸,纷纷推出新一代彩电,什么数字王、数码王、全数字、全媒体等等不一而足。各大商场更是热闹非凡,促销者披红挂绿,产品牌...  相似文献   

14.
近来,看到两篇有文数字的报道,一是某地山村失火,主要领导对上瞒报数字,谓“若按实上报,位子将不保”。二是王怀忠在任职阜阳期间,大搞“政绩工程”,数字成为其升官的资本。一个是少报数字,一个是多报数字,这两件表面看来完全相反的事情,却有着共同的本质:即将“数字”和“位子”紧密地联系起来。产生这种情况首先源于某些领导的“政绩观”。政绩本是老百姓关心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但是因为有的上级机关、领导常常从下级上报的数字上了解、评价和考核下级的工作,自然数字的高低也就成了衡量“政绩”大小的标准。这就使数字和一些干部的“官运…  相似文献   

15.
王克明 《党政论坛》2014,(15):63-63
“年初出事,白干一年”、“年尾出事,一年白干”是部队的一句老话。指的是单位出了安全事故后,在年终评比甚至个人职务升迁时会被一票否决、由此导致部分干部工作中出现畏首畏尾明哲保身现象.  相似文献   

16.
干部能上能下,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关键在于确定什么样的干部应该“下”,怎样让他们“下”来,如何安置“下”的干部。要转变“官”念,创造干部能上能下的良好环境。从加强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人手,破除“唯官是尊”、“上荣下辱”:“下必有错”、“不犯错误不下台,不到年龄不退职”等错误思想认识。要正确界定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具体标准,解决好干部“下”的标准过于笼统、不具体、难以把握的问题,切实做到“上”能服人,“下”有依据。  相似文献   

17.
所谓官德,指的是为官者所应具有的道德要求,这既包括与其行政职权相关的职业道德,也包括可能影响行政行为的私人道德。古人云“德不厚者不可使民”,在当代则是“德不厚者不可为官”。但是最近有关官员失德的问题却引起人们的关注。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也说:“现在干部出问题,多数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德’上。”  相似文献   

18.
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是贯穿“学教”活动始终的一条主线,也是“学教”活动最显著的成效和最成功的经验。要把这一成果巩固好、发展好,让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到实惠,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长效机制。1.完善使村干部整体素质有效提高的教育培训机制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进一步完善培训工作分级负责制,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学习培训的激励机制。在教育的内容上,一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紧紧抓住坚持与时俱进这个关键,教育干部自觉把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中解放出…  相似文献   

19.
“政治意识淡漠”深层原因辨析○魏宏通过对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存在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目前有些干部在自我行为和观念上表现出不关心政治、甚至厌恶讲政治的状况。尽管这些年来强调党的建设加大了力度,但在不少干部中仍然没能真正重视起来。一些干部有志于提高...  相似文献   

20.
“党管干部”是干部工作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党的干部队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管干部”的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党管干部”是一个动态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涵盖的内容和标准也是不同的。在计划经济年代,“党管干部”是靠干部高度的“党叫干啥就干啥”的自觉性来实现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