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发学生潜质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在八十年代中期提出的,十几年来,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探索。 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认识到: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危害他的一生;某些知识、某种技能可能速成,但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人生经验的积累,科学人生观、世界观与正确价值观的确立是难于速成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我只是一个教书匠,我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通向儿童心灵的小道就会对我紧紧地封锁着。”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既教书又育人,而且要以育人为本,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潜质,从而促进其健康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刑侦案例教学是公安院校培养学生应用性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师在其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学准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总结等几个环节,重点是准备案例材料、明确案例分析讨论的基本要求以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充当“三导”角色——“导航”、“导游”、“导演”,切忌充当“三员角色”——“演说员”、“评论员”、“仲裁员”。  相似文献   

3.
刑侦案例教学是公安院校培养学生应用性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师在其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学准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总结等几个环节,重点是准备案例材料、明确案例分析讨论的基本要求以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充当“三导”角色-“导航”、“导游”、“导演”,切忌充当“三员角色”-“演说员”、“评论员”、“促裁员”。  相似文献   

4.
老校长临终前一再告诫子女:“身后的事按照省委的规定办”,“我对组织没有什么其他要求,这一点是我一辈子的思想。其他的事情一概不要提,也不应该提”。这几句极其平常但却掷地有声的“遗言”是他一生淡泊明志,高风亮节高贵品格的终结,也是  相似文献   

5.
该书《编者前言》中介绍说: 耶林的维也纳就职演说,有个颇为耸动的标题:《法学是一门科学吗?》。这篇演说是他三篇维也纳演说中的第一篇,也是在他生前唯一没有出版的一篇。现在,借着1993年6月在那不勒斯举办耶林特展之机会,它终于在公开展览后,能够付印出版。它之所以一直没有出版,并不是因为“法律之科学性”这个主题对耶林来讲不重要。正好相反!萨维尼曾经在所有人眼中  相似文献   

6.
董必武同志(以下尊称:董老)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是我国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一生为我国的人民政权建设事业创造了无数丰功伟迹。他以其博大精深的法学思想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创建了重要的理论基石,无愧是一位伟大的法学家。本文仅就董老对新中国检察制度做出的重大贡献加以概述: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历代王朝均没有也不可能设立检察机关。国民党统治中国的时代,只在法院内设立“检事”之职,履行“公诉”之责,也没有独立地设立过检察机关。1949年10月1日,中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国际法有过不同的态度,从不适当地夸大它的作用到完全忽视其作用。T.格老秀斯认为:“违反自然法和万国法的国家也就永远毁坏了自己在将来的安宁的基础。”而以往许多的(并且是不大久远的)政治活动家诸如俾斯麦等人却通常认为时代的大问题不是用演说和决议,而是  相似文献   

8.
目前,布底鞋分为手工和机制两种:一、手工布底鞋的检验(一)制作工艺1.鞋坯(鞋样)的形成:一个人穿多大尺寸,什么样子的鞋是各不相同的,而比照人的赤脚不可能一次制出合适的鞋坯,又由于照鞋坯制出的鞋子由于制作时的合理变形使鞋底和鞋坯并不完全一样,所以鞋坯的形成非常关键,一般是在制作几双鞋并且经过穿用后根据穿鞋人的反映,经过反复修改后固定下来的。对于成人来说,由于脚的形状比较稳定,所以一旦选用到合适的鞋还便可长时间照鞋坯制鞋底和鞋帮。2.鞋底的制作先将事先准备好的以布和麻纤维由浆糊糊桂成底板照鞋坯的样子…  相似文献   

9.
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同志的追悼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致悼词时多次哽咽。当他讲到邓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所说的那段话时,再一次流下了真诚的泪水。小平同志说: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干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联系小平同志一生忧国为民的伟大革命实践,潜心领会他老人家这段掷地有声的话语,我们不禁同江总书记一起潸然泪下。 不是要做官,而是干工作,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是个敢于思想、善于思想的人,他“生性倔强,不畏强御”,能将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融为一体,显出他特有的、非凡的魅力。正因为这样。使他成为近代中国有很大影响的开创性人物,一生中几度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思想界的明星”,“五四时期的总司令”,中共党史上连任五届的总书记。正因为这样,他一生跌宕起伏,曲折漫长,在一条艰难的道路上摸索,“右倾机会主义”“托派”,四次入狱,客死江津。也正是因为这些,陈独秀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他庞大、独特的身影,这个身影曾一度影响、支配了几代人的生活、命运。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然而,在革命斗争中,他常自称是一位“社会主义”者。1912年10月,在上海中国社会党演说的开场词中,他宣称自己“久为怀抱社会主义之一人”。他还想把中国变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4年5月,他在致社会党国际局函中说:“同志们,我向你们大家发出呼吁,让中国成为世  相似文献   

12.
幽它一默     
高见 有位不懂音乐的领导,在一次音乐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据我了解,现在我们乐队素质太差,进团已经几年了,还不懂“无”线谱,要加强一点责任心,进入二、三年以后,不懂无线谱,有线谱该懂了吧。” 秘书向他咬咬耳朵,“不是无线谱,是五线  相似文献   

13.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会不打自垮。军校学员是我军的未来,肩负着“打得赢”、“不变质”的神圣历史使命。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应本着以下几条原则:1.“软着陆”原则。“软着陆”,就是指将大原则具体为广大学员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使理想信念成为个人自愿为之奋斗的“精神利益”。过去我们理想信念教育中一种普遍的做法,就是大理大讲、大话大说,从书本上搬下来,从文章中套下来。提起坚定理想信念,就大讲特讲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要树立远大的共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地理学和名俗学的开创者、现代著名史学家顾颉刚一生酷爱读书,酷爱买书与藏书,他的藏书约六万册,一生著述也颇丰。 对读书,他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他说,读书“应当备两个镜子:一个是显微镜,一个是望远镜。显微镜是对自己专门研究的一科用的;望远镜是对其它各科用的。我们要对自己研肯的一科极尽精微,又要对别人研究的各科略知一二。这并不是贪多务博,只因为一种学问是不能独立的缘故。”他曾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既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也是通晓古今,知识渊博的学者。毛泽东一生在转战南北,日理万机的革命实践中读书破万卷“,至死方休”,其治学精神感人肺腑,动人心弦。而实践创新精神则是贯穿于他治学始终的一条主红线。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青年时期读书如饥似渴,中年时期读书废寝忘食,老年时期读书毅力惊人,晚年读书“至死方休”。然而酷爱读书的毛泽东并不迷信书,他经常引用孟子的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说不要迷信书本,要独立思考。早在青年学生时期,毛泽东就善于独立思考,联系实际,有分析有判断地学…  相似文献   

16.
孔子是我国古代文化巨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尤其是他主张统一,反对分裂的思想,在其一生言行中贯穿始终。他不辞劳苦,不畏险阻,遍访列国诸候,其目的在于“求仕”、“行道”和“治国平天下”,以逐步达到“近者悦远者来”、“天下有道”的美妙境界。  相似文献   

17.
备抵法是目前使用比较多的一种坏帐的核算方法。在此方法下,企业为防止坏帐的发生,预先采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本期可能发生的坏帐,并将其在专设的“坏帐准备”帐户中加以体现,企业一旦发生坏帐再从“坏帐准备”帐户中冲减。此方法由于事先对可能发生的坏帐加以估计,并在当期予以确认,因此也就更符合配比原则和稳健性原则的要求。备抵法在使用中的核算一般思路是:①估计坏帐 借:管理费用 贷:坏帐准备②坏帐发生 借:坏帐准备贷:应收帐款③已确认的坏帐收回 借:应收帐款 贷:坏帐存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单纯就上述几个…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并确立了“社会主义淤商民主制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了系统规划和部署,这既是党对几十年民主实践经验的一次深入提炼、概括和总结,又是党在社会主义民主理论问题上的重大理论创新。然而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每一颗民主理论的种子都需要找到适合的文化土壤,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提出和形成同样如此,它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的知识分子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知识分子是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理论的最大贡献是正确地解决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1925年6月,周恩来指出,“知识阶级”的说法不符合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他说,知识分子完全不是一个阶级。既然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阶级,那么它从属于哪个阶级呢?在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把知识分子看作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列为革命基本力量。1949年4月,他在共青团“一大”的报告中提出了劳动知识分子的概念。1949年7月,他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政  相似文献   

20.
我父亲对上海的感情是非常深的,他这一辈子无数次地到过上海。我知道的这几次,可以说得下来的,恐怕最早是北伐时期,党组织派他到上海受领任务,去苏联学习秘密工作。在苏联学了几个月后.回到上海,赶上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因为他是军人出身,就参加了军事训练。训练工人纠察队。大革命失败后,他又从上海到武汉.参加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