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女权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研究妇女在国际关系的地位及其相关解放旨趣的学问,是广义上的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一部分,总体上属于激进建构主义的范畴;女权主义似乎应该走一条类似于主流建构主义的道路,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上向主流社会科学靠拢;同时也应该避免主流建构主义研究中国化过程中的不足;女权主义与主流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前途在于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各国经济同台竞争的机会越来越多.国家竞争政策不论是在促进国内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还是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经济转轨国家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并实施了以反垄断为核心的竞争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力求与国际接轨.但是,在参与构建国际竞争政策体系进程中,转轨国家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失败国家"问题与国际秩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国际政治中,国家的失败并非什么新的现象.然而,近年来它却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尽管西方特别是美国对失败国家问题的关注有其自身的目的,但国家失败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却是不争的事实.因而,探究国家失败的根源以及如何应对失败国家危机,就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总统制是美国人的政治发明,作为一种法律形态的总统制在美国建国以来的两百多年历史中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然而,总统是美国宪法和政治制度约束下的具有现代君主倾向的政治角色,美国宪法对总统权责规定的模糊性,使得美国总统制的政治形态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截然不同的存在形式。通过考察美国总统政治的历史形态,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总统政治形态是随着美国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一定的社会生态状况决定了特定的总统政治形态。在全球化和美国社会日益碎片化并行不悖的当代背景下,未来的美国总统政治的制度变迁依然将以构建府会合作制度为中轴发展。  相似文献   

5.
“失败国家”作为一种切实存在的国际现象,不仅对其本国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地区和全球稳定与安全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失败国家”特有的前现代、无政府、轻人权、强依附四个方面的本质属性。冷战后,特别是“9·11事件”后,“失败国家”问题不再仅仅是人权问题,甚至也不仅仅是安全问题。实际上,“失败国家”问题还涉及国际政治中的主权与人权、秩序与正义、大国与小国关系这类永恒主题,因而具有重大的国际政治效应。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马来西亚:国家、地区和国际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月21-22日,由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与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马来西亚研究所共同承办的“全球化下的中国与马来西亚:国家、地区和国际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绿野仙踪度假村隆重召开。此次会议受到马来西亚官方、学术界、媒体的高度重视,马来西亚房屋与地方发展部部长黄家定、马来亚大学校长拿督哈桑·B.雅各布教授(Prof.Hashim B.Yaacob)亲临会场,对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中马关系阐述立场及期望。马来西亚的多家主流报刊,  相似文献   

7.
田野 《国际观察》2008,46(2):26-32
由于国家居于国内政治经济和国际政治经济的交界面,国家具有了相对于社会的自主性。国家自主性并非一个常量而是一个变量。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结构与国际体系的变化,国家自主性相应地也会有所增减。作为国际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国际制度既可以削弱也可以增强国家的自主性。当国际制度所发挥的功能与国家的目标基本一致时,国家会将国际制度引入国内治理来增强其自主性。  相似文献   

8.
独立后至20世纪30年代巴西经济实行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虽然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巴西经济的发展,但并没有使巴西摆脱"外围国家"(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至70年代巴西根据世界经济发展形势采取了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同样也没有缩小与"中心国家"(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仍然处于第三世界。而同时期的美国在独立后开始实行保护主义进口替代,有效地保护了国内工业,美国也由此在20世纪初期迅速成为"中心国家";至20世纪70年代全面自由对外贸易进一步巩固了美国"中心国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对于国家的国际犯罪及责任的争议一直不断。事实上,确立国家的国际犯罪责任制度 具有必要性和合理依据。国家的国际犯罪责任可以通过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限制国家主 权、国际制裁、惩罚性损害赔偿等方式得以实现。尽管目前并没有相关国际公约或条约对国家的国 际犯罪及责任做出明确规定,但国家的国际犯罪却是客观存在的。在重视强行法和国际习惯法作 为渊源的、并且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国际刑法领域,这种理论探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中国的角色定位和国际责任、中国的国际战略、中国外交的实践分析与理论思考、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2006年度国际青年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Global Society》2009,23(1):79-96
This paper appraises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R)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in Portugal before engaging in an examination of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field. It is concerned with historic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 discipline's journey towards its standing as a social science in its own right in Portuguese intellectual life. It considers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s including those recently generat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ologna framework for IR courses taught at national academic institutions. The Appendix offers an introduction to Portuguese IR publications.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随着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的上台,以及以色列大选结束、强硬派人物内塔尼亚胡出任总理,巴以冲突问题的"两国论"解决方案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此方案可以在历史中得到回溯,但反映出以沙特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希望在解决巴以冲突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美国大力推动"两国论"解决方案,反映出奥巴马在中东外交上的新思维."两国论"解决方案的前景,除了取决于巴以双方政策调整的愿望外,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基准时间是宏观历史过程中的临界点,标志着一连串的重大变革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基准时间具有九条标准,可以分为一等基准时间、二等基准时间和三等基准时间。20世纪的基准时间主要包括三次世界大战(一战、二战和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发生的变革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前后的变革都要来得更为深远。将20世纪的三个基准时间置于两个世纪的视角中加以审视,可以突出现代性革命,这种视角能够观察20世纪的三个基准时间在正在展开的"全球性变革"这一大的主题下是否会相互联接、是如何相互联接的。20世纪国际政治的关键事件,都应该被视为19世纪"全球性变革"所引发的发展态势和挑战的后期结果。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后,大国关系有变化,但世界格局没有改变;美国的军事战略有变化,但其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没有改变;美国的旗号有变化,但其"单边主义"的霸权行径没有改变;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有变化,但双方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美国的方式方法有变化,但其打压俄罗斯和中国的战略目标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5.
试论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冲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化冲突是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前沿问题。这不仅因为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波及效应,更是由于文化已经同政治、经济一起,构成了认识和解释当代国际关系的三维角度。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文化冲突的根源、特点、类型和结局,探讨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性问题,力求正确认识和全面阐释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6.
论国际格局变化中的中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欧关系已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获得了新的动力、新的势头与新的成果,在中国与欧洲关系发展史上写下重要的篇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和欧盟是一对实力与影响都在不断上升的国家与国家集团。它们一系列有助于全球和平、稳定与发展的主张、行动以及为此进行的合作,一是会在实际上推进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使国际社会处理各种挑战的对策可以更为客观、平衡与合理;二是会更多地照顾发展中世界的利益,促进共同繁荣,保证可持续性发展;三是为不同政治、社会制度国家间的良好合作树立了比较好的榜样。中国与欧盟及欧盟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望对国际社会发挥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偏好和国际制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主义认为,行为体的物质收益是客观存在和固定不变的;偏好只是行为体在追求收益最大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排列出来的一种方式,是对结果的一种等级排列,因此是外生给定的。建构主义不否认收益的物质性和客观性,但同时强调收益与理念的关系,认为理念根植于社会互动,并在社会互动中得以塑造,具有主体间性,所以收益需要预先的主体间性的承认;偏好是理念的一种外显形式,在互动中会发生变化,不能先于互动而存在;在一个给定环境中,行为体偏好所有可能结果的一个特殊等级排序,是因为他们相信这将满足某个更深层的目标;偏好通过形塑行为体的收益,促使他们重设目标,并据此调整行为,最终影响国际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8.
论国际关系中的"文化曲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交往中存在着一种有意曲解和贬低其他文化的现象。这种“文化曲解”在国际关系中有着深刻的根源,对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造成了许多消极影响。而文化曲解作为一种话语体系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话语霸权的存在。在消除话语霸权影响的基础上推行文化多元主义将是减少国际关系中文化曲解现象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ers using qualitative methods, including case studies and comparative case studies, are becoming more self–conscious in enhancing the rigor of their research designs so as to maximize their explanatory leverage with a small number of cases. One aspect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at has not received as much attention is the us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ource material as data or evidence.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potential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political scientists as they conduct archival research or rely on secondary source material produced by historians. The essay also suggests guidelines for researchers to minimize the main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qualitative historical research, namely, investigator bias and unwarranted selectivity in the use of historical source materials. These guidelines should enable advanced undergraduates and graduate student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ir historically minded political science scholarship.  相似文献   

20.
论国际关系的双重价值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关系价值标准是随内外条件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国家外交指导原则。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和国际关系主旋律的变化 ,国家利益的内容、性质和获得方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统一性大为增强 ,国家利益成为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组成部分 ,全人类共同利益成为国家利益新的生长点。世界各国都应该把两者统一起来 ,作为新形势下国际关系的价值标准 ,从而推动国际社会向和平、民主、稳定、合理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