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经常将装甲兵的反游击作战戏称为拳头打跳蚤,用以讽刺装甲兵在对付游击战时的尴尬。但是在2004年的伊拉克,美军装甲2营却在地形复杂的纳杰夫城市反游击战中赢得了主动,显示了装甲部队在城市作战中的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2.
本刊于今年6月1日出版的总468期中曾刊登《阿登战役中的装甲兵上将冯·曼陀菲尔》一文,引起了读者广泛反晌。现应广大读者的强烈要求,本刊与原作者联系,推出曼陀菲尔作战传记的早期部分,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3.
特种部队被称为“将军手中的短剑”,无论是全面战争,还是低烈度局部冲突,它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毫无疑问,美国拥有世界上组织最完善、装备最先进、实战经验最多的特种部队。他们在特种作战领域显然拥有第一发言权。因此,美国军事专家对外界知之甚少的中国特种部队的评估就有其特殊的价值。本文节选自泽维尔·G·史密斯海军少校于2005年6月发表的《中国特种部队与完整的非常规作战任务发展》。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3年初,历时7年的台湾陆军装甲兵学校长安营区整建工程已接近完工,在众多崭新的校舍中,新建的校史馆以其极具现代感的外观而特别引人注目,馆内的陈列品也经过重新整理。笔者很荣幸成为第一批获准入内参观的观众,谨将馆内的陈列内容在此做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外观 台湾装甲兵学校原来的校史馆位于指挥参谋教室隔壁,建筑已老旧不堪且十分狭小。新  相似文献   

5.
随着冷战的终结,155毫米 榴弹炮陷入了尴尬境地它 们都是在冷战思想指引下,为在欧洲中心地带作战没计的,但火最的地区冲突.低烈度局部战争成为20世纪末战争的主要形式。因此, 已度被认为没有前途的轻型牵引榴弹炮凭借其优越的机动性再次站到了战争的前台,它们将成为可以预见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最活跃的“战争之神”。  相似文献   

6.
尽管在作战思想上存在保守的倾向,亚太国家和地区却对主战坦克的更新工作始终没有放松。目前该地区坦克装备量超过1000辆的国家有8个,在中东、在南亚次大陆、在朝鲜半岛,冷战遗留的紧张局势并没因时间的流逝而降低,严重的危机感使对立的各方不断强化自身装甲兵部队的建设和坦克性能的改造提高。  相似文献   

7.
自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联军由先初的"沙漠之盾"提升至"沙漠风暴"作战收复科国计划,胡德堡(Fort Hood)在陆军武器人员装备的派遗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今天位于得州中部占地800多平方公里的胡德堡,为美国陆军第3军(The ⅢCorps)所属的第1装甲骑兵师(The FirstCavalry)和第2装甲师(The Second Armored Division)之所在地,自成军以来,第3军东征西讨、战绩辉煌,使得第1装骑师及第2装甲师赢得了天下第一师(First Team)  相似文献   

8.
本文编译自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学院中国军事研究中心2003年8月出版的《变革进程中的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作者詹姆斯·C·穆尔维隆。本文认为,“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前,世界各国的陆军似乎都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大输家”,空中作战力量清晰精确的作战方式,以及各种武装冲突中对大规模地面作战需求的减少,都使得以牺牲陆军为代价换取空军和海军力量发展。类似的呼声也曾影响了陆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传统优势地位,但解放军陆军仍在为争取认同感和获得作战任务而努力,就目前而言,从人力、资源、作战原则和声望等因素衡量,陆军仍是解放军中占绝对优势的军种。对于文中提及的部分观点和数据,本刊并不同意,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前言 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是现代以色列国家建国以来离崩溃最近的一次,西奈半岛到戈兰高地之间的土地在埃叙联军的南北夹攻下颤抖,以色列危如累卵。但是,仅仅一周之后,涂着大卫星徽的坦克就开上了通往开罗和大马士革的公路,在这一周里,英雄的以色列装甲兵挽救了整个国家和民族。上一期,我们已经向大家介绍了第188装甲旅在戈兰高地的奋战,在10月6日-7日北以色列最危急的时刻里和他们并肩作战的还有第7装甲旅。仓促迎战的第7旅顶住了叙利亚第7机步师和第3装甲师的进攻,打赢了“眼泪山谷”战役。戈兰战役过去三十年了,“眼泪山谷”之战已经被收入各国装甲兵的教范,成为装甲防御作战的经典战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发表于美国海军作战学院《前进》月刊2003年3月号,原题为《中国潜艇之路》。作者认为,中国的海军发展战略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其潜艇部队担负近海防御、封锁台湾海峡及对敌航母实施威慑行动等任务。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海军水下作战部队的实力、作战准则和未来方向,特别是在重新引进大量俄罗斯潜艇技术后,如何与本国潜艇实现战斗力的整合。  相似文献   

11.
据台湾《自由时报》等媒体2005年10月12日报道,台湾军方日前在美军的协助下,已经完成美军作战符号的翻译和标定工作,在完成此项工作之后,台军将比照美军的范例修改台军原有作战符号,  相似文献   

12.
台湾陆军装甲兵部队一直是台军建设的重点,也是其用于武装抗拒统一的核心力量。近年来,台军不仅在装备方面大肆加强装甲兵,而且不断进行编制改革,给外界留下了台湾装甲兵装备升级,编制精简,战斗力大幅提升的印象。台军装甲部队的真正战斗力如何一直是广大军事迷所关心的问题。为此,本刊特刊载此文,向广大读者展示台军装甲部队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3.
尽管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军用轮式车辆仍属后勤运输车辆的范围。就连大名鼎鼎的《简氏防务》,也往往把轮式车辆列入《简氏军用后勤运输车辆》。事实上,随着战后60年作战模式的不断变革和演进,轮式车辆已日益成为与各种地面作战武器紧密结合、用途广泛、结构复杂的军事装备,而我国军用轮式车辆的发展也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译自美国空军《空中和太空力量季刊》2003年冬季号。文章通过分析1944-1945年期间,德国空军如何在失去昼间制空权的情况下采取相应作战行动的战例.描述了某个军事组织在面临其绝大部分武器装备都已无法发挥有效作用,且其作战原则越来越难以被有效贯彻的作战态势下,将采取哪些对策延长作战时间。对于美国未来的作战对手而言,如果能够具备使美国空军及其盟国空军力量或民众遭受意想不到的重大损失的能力,将可能获得“一本万利”式的重大战果。  相似文献   

15.
2005年,美国开始调整其在西太平洋的基地群,攻击核潜艇、B-2隐形轰炸机、F/ A-22A隐形战斗机纷纷进驻关岛。美军的动向引起了亚太地区国家的密切关注。本文编译自美国海军作战学院纽波特报告第26 号《重新部署作战力量——21世纪的美军海外部署》。作者安德鲁·艾里克森,现任美国海军作战学院战略研究系研究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博士学位候选人。曾在莱勒·戈德斯坦主编的《中国核力量的现代化》报告中撰写了《中国反制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一文。贾斯汀·米科雷,美国海军上尉,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并在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目前服役于美国海军“圣胡安”号攻击核潜艇(SSN-751)。本文详细分析了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利益,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与该地区不稳定形势的潜在根源;解释了加强关岛港口设施建设,并将其转型为一个能全面支持美军在东亚地区实施作战行动的中心基地的原因。本文在编辑时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6.
△洛-马公司为S-80潜艇研制作战系统据西班牙《军工报》报道,西班牙政府已经决定用西班牙纳万提亚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作战系统装备凝聚欧洲最新工业成果的S-80型柴电潜艇。美国《防务新闻》网站也证实了这一消息。报道称,西班牙纳凡蒂娜公司是该项工作的主承包商,负责整个合同工作的55  相似文献   

17.
本文编译自美国《海军作战学院评论》2004年春季号,作者米兰·L·豪勒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历史系资深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和布拉格查理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教于捷、英、德、美等国大学,并一直担任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中心东欧研究中心主任,英文著作包括《亚洲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1990)、《俄国亚洲心脏地带的今昔》(1992)以及《轴心战略中的印度:二战时期的德国、日本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81)。  相似文献   

18.
本文原载美国海军作战学院《海军作战学院评论》2004年冬季号(2003年12月出版)。作者伊安·斯托里系澳大利亚迪金大学社会和国际关系学院讲师,获日本国际大学硕士学位和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学位,目前参与迪金大学在澳大利亚国防大学所属国防和战略研究中心开设的国防和战略研究项目。他曾在《当代东南亚》和美国陆军《参量》等杂志发表过文章,并经常为英国《简氏情报评论》撰稿。其近作是与人合作编撰的《中国威胁:想象,神话和现实》(2002年出版),目前正在撰写的专著名为《东南亚和中国的崛起:寻求安全》。 本文从几个角度探讨了与中国航母研制能力相关的问题。首先回顾了中国航母研制项目迄今为止的“发展”情况以及近年来多种媒体的相关报道:其次讨论了中国发展“蓝水”作战能力的进展,以及解放军海军内部关于对获得相应舰艇(航母)的必要性的争论:最后评估了中国启动航母建造项目的能力,以及由这一举动而可能在经费、技术和地缘政治方面遇到的问题。本刊特编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印度大国策     
印度的崛起是21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近年来,印度紧锣密鼓的扩充军备,外交势头也咄咄逼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2006年,美国亚太安全研究中心安全研究学会教授唐纳德·柏林在《海军作战学院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印度洋中的印度》的文章,对印度21世纪的国家战略做了全方位的剖析。柏林的观点在西方学者中具有代表性。本刊特刊发此文,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文在编辑时有删节,标题和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20.
本文节译自由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毛文杰(James Mulvenon)、冯德威(David Finkelstein)主编的《中国的战法革命:解放军作战艺术的新趋势》。作者首先通过研究二炮的基本任务、战役任务类型及《战役学》中所描述的实施战役任务需具备的能力,探讨其作战原则(战法),并通过考察二炮作战原则的历史发展得出结论它正由一支单纯使用核导弹的作战力量逐步转变为由核及常规导弹组成的混合作战力量。其次,本文详细分析了二炮组织结构,探讨了这种因素对现代化改革的支持和限制作用。最后,探讨了二炮人事、教育和训练政策及相关改革项目。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作者将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的规模不断扩展作为其基本论点,文中充满了中国威胁论的论调,本刊刊载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还望读者在阅读时有所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