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后期,繁盛一时的五大姓势力在槟榔屿开始走下坡路,原先被排挤的泉州社群开始崛起,兴化人和福州人也逐渐崭露头角,最终在20世纪初,在槟榔屿形成了与19世纪大相径庭的福建籍社群的面貌。相对于广东籍社群在19世纪的团结,原本与广东籍社群结合起来的汀州(龙岩)社群,被纳入福建籍社群,以槟榔屿福建会馆的成立为标志,马来亚槟榔屿福建籍社群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2.
跨国移民将原居国宗教文化带入移居地,带往世界各地。被视为中国传统宗教的汉传佛教亦随着华人向外迁移而流播海外。当前全球化时代,汉传佛教的传播方式表现出新的特征。传统的会馆宗教模式犹存,新兴传播模式以华人移民社群与国际化僧团联盟为标志,移民社群被纳入佛教全球化战略。从中国文化入手,通过扎根当地,实现佛教全球化目标,即为组织化——中国化——本土化三面向的全球化过程,这也意味着汉传佛教试图摆脱移民族群宗教标签转向全球性宗教。  相似文献   

3.
印尼"9·30事件"后,西加里曼丹的华人文化认同和政治参与都受到了极大地限制。苏哈托倒台之后,华人开始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诉求,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华人参与政治。然而,种族文化的认同都带有一种政治意图,既种族文化的认同是种族身份的象征。2000年,华人参加了政治权利的角逐,这引起达雅人和马来人对华人文化认同和政治参与的抵制。在西加里曼丹,"迪达优"(Tidayu)概念的提出是达雅人、马来人、华人三个族群多元文化的统一,更是共存、和谐、积极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佛教不但由印度传入中国,而且随着历史上我国僧人的出国弘法巡礼,以及后来华侨的赴海外谋生,又把我国的佛教信仰,传到日本及南洋一些国家。于是佛教便作为日本和南洋一些国家华侨、华人的传统信仰,成为早期华侨社会的精神支柱之一。本文拟就日本华侨、华人的佛教信仰与中日文化交流问题作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切入,阐明槟榔屿华人社会组织在不同阶段的创立,其类型区别,及历史作用的演变,用以解构它们的实际社会角色,既强调它们所展现的正能量,也触及它们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族群关系敏感与族群政治盛行的马来西亚,华人一直是受到歧视和打压的对象。华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是影响马华族群关系发展和马来西亚族群政治整合的关键因素。与马来西亚独立前华人的认同相对比,致使华人在独立后的身份认同发生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马来西亚的族群政治。族群政治的曲折走向使华人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呈现出从冲突对抗到缓和调谐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温和的族群政治整合方式建构了华人多重认同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7.
服务视点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他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为“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其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佛教传入中国大体在公元前后的两汉之际。主要有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别。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隋唐时期达到鼎盛。中国佛学也逐步发展成熟。封建社会后期,汉传佛教衰落,戒律废弛。近代以来,在杨文会等一批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带动下,佛教在各个方面均得到一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传佛教界首先与全国人民一道参加了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  相似文献   

8.
在政治身份认同上,柬埔寨华人既认同所在国社会,同时也高度认可其华人身份。在族群和文化认同上,华族与柬埔寨高棉族的族群关系较为融洽,他们重视华人文化和语言传统,普遍认可华文学习的高度重要性,仍保留着较强的华人特性,认同柬埔寨文化的同时也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对华认知上,柬埔寨华裔新生代对中国有着较为浓烈的兴趣,他们认为中国的国家形象正面积极,认可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相比东南亚的其他国家的华人,比如菲律宾、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柬埔寨华人对中国的态度和认知更为积极和正面。  相似文献   

9.
姓名是社会群体身份与文化认同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视角,中文姓名的传承和使用是华人对其身份和中华文化认同的表现。东南亚青年华人在一定范围内保留并使用中文姓名,他们在中文姓氏、名字结构、用字情况、重名现象等方面与同时代中国人的情况有所差异;在东南亚各国内部,这四个维度上的表现也是同中有异,其中性别和国籍是两个重要影响指标,其差异的出现与华人住在国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语言环境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张意愿 《前进论坛》2013,(12):35-36
江董琴(1888—1933),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高头乡的一个贫农家庭。早年考进漳州省立简易师范学校,毕业后任职于永定县烟酒公卖局,后因和县长不睦而弃职。他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响,参加意图推翻满清王朝革命活动,1910年,因事泄而逃亡南洋,在槟榔屿定居,以教书为业。1911年,槟城华侨富商、同盟会会长吴世荣介绍江董琴加入同盟会,并请他专事同盟会做发展会务的工作。从此一直到回国,江董琴都在吴世荣的领导下从事同盟会的会务工作。其间,他参与接待了到槟榔屿演讲的孙中山先生,并结识了胡汉民、汪精卫、戴季陶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