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袁浩 《同舟共进》2014,(9):40-41
十八大以来,反腐呈现新气象,社会各界评价很高,期待更高。在此情况下,人们对加强反腐斗争谈论颇多,其中不乏忧国忧民的情思,但有的调子也有失偏颇,对某些错误论调有必要加以澄清并予以破除。  相似文献   

2.
沈轩 《人大建设》2005,(6):44-46
他曾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曾经当过市长、省工商局局长:他因创作《碑魂》、《梦魇》等多部长篇反腐小说而享誉文坛和政界,被人们尊称为“反腐作家”、“市长作家”。可是,就是这样一个闻名一时的“反腐作家”,竟然最终栽倒在腐败上。2005年3月底,四川省高级法院以滥用职权罪终审判处“反腐作家”李太银有期徒刑5年。  相似文献   

3.
“反腐”和“倡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反腐”的目的是“倡廉”,“倡廉”必须“反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严反腐这一现象级的“政治实践”引发海外热议。诸多海外观察家不仅称赞中国共产党从严反腐是从严管党治党的新路径、国家治理能力的新提升、经济持续发展的新保障、大国大党形象的新展示、全球腐败治理的新范例,而且认为中国共产党从严反腐的理念和实践已形成独具一格的“中国经验”,这种经验是值得国际社会学习借鉴的“世界样板”。海外观察家的这些积极认知与评价,不仅有益于更好彰显中国反腐败斗争的有效性与正义性,有助于向国际社会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和执着、自信、担当的中国共产党,而且展现了中国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越性,也将进一步鼓舞中国为世界反腐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为国际社会开辟一种尊重差异、平等互鉴及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反腐模式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毅周 《台声》2002,(9):9-10
最近,就在陈水扁就任民进党主席之后,公开发表了一系列“台独”言论,鼓吹两岸是“一边一国”、“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一个中国是改变现状”等论调,声称要把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未来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最高指导纲领。而这些“台独”言论的要害和基础就是所谓“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显著特征,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反腐成就彰显于凝聚了更广泛的反腐共识、形成了更坚定的反腐决心、建立了更严密的反腐制度和机制、创新了法治化反腐方式、达到了更满意的反腐效果。零容忍反腐经验体现于坚持党的领导与维护中央权威相统一、反腐与维护人民利益相统一、高层反腐和基层反腐同时进行、内部反腐与外部反腐同步推进、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相结合、治标与治本协同开展、“硬约束”与“软约束”共同发力、“经常抓”与“长期抓”同时并举。  相似文献   

7.
郭芳  兰燕飞 《小康》2009,(12):20-25
2009年的年度关键词之一,是“反腐风暴”。 10月24日,贵州省政协主席黄瑶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而黄瑶已是今年落马的第15个省部级高官。2009年,除了高官的“落马”频率之高实属罕见,至今已经有10多位省区市一把手高调表态布置反腐。一场全方位反腐风暴席卷全国。  相似文献   

8.
现在一些地方部门反腐方式虽然不断翻新,反腐制度不断出新,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这不,继一些地方推出扑克牌反腐、贺年卡反腐和廉政短信等反腐创意之后,又有一些地方推出了更新的反腐“智慧”。  相似文献   

9.
最近,美国五角大楼和“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先后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两份年度报告,毫无根据地大肆宣染所谓“中国威胁论”,报告借题发挥,无事生非,对中国发展自卫的军力和对外经贸说三道四……。联系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的风风雨雨,这种论调时起时伏,无独有偶,这种声音也不时地在我国近邻的一个岛国上响起。冷战结束已经十余年了,为什么世界上总是有人死拖着“冷战思维”不放,别有用心地散布“中国威胁论”,它们的目的、企图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上热爱和平的人们必须引起警觉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艳荣 《前沿》2009,(4):176-178
小说这种文体在文学史上曾经长期受到忽略,被称为“稗类”。自晚清起小说开始有了长足发展,并具有了现代意识。谴责小说是为兴盛者之一。该类小说以“揭发伏藏,显其弊恶”为主要特征,凸显其社会功能性色彩。文学革命后谴责小说式微。新中国文学发展中亦无谴责小说踪迹。直至新时期文学发展到90年代出现的反腐小说,才在某种意义上接续上了这个传统。笔者认为,谴责小说固然有其恶俗之处,反腐小说也不脱其弊端;从谴责小说到反腐小说,也是文学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但反腐过程中的一些负面论调却时有发生。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需要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积极配合党的正面宣传引导,凝聚反腐共识、形成反腐合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  相似文献   

12.
反腐败是历年全国“两会”的高热话题,2012年是中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收官之年。分析人士认为,在中共十八大将召开的背景下,网络反腐将在监督换届选举、官员生活作风、“三公”消费,曝光官员贪污受贿等方面继续“给力”中国反腐进程,与此同时,网络反腐也亟须补齐制度建设的短板。  相似文献   

13.
周四清 《前沿》2013,(2):38-39
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根本特质.以人为本决定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是自觉反腐,而不是被动反腐;要坚持走法治反腐轨道,而不是选择性反腐;对腐败现象和腐败行为应“零容忍”,而不是容许适度腐败;要借助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不是仅仅依靠机构反腐;要构建防治腐败的立体防线,而不是一味强调惩戒或教育.  相似文献   

14.
反腐高压态势下“官不聊生”呼声的背后中共十八大后,改革的力度明显加大。“深化改革元年”2013年至今,国务院先后取消和下放了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事项,废止和修改了不少过时的行政法规。刚落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在司法领域也推出了重大改革举措。而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反腐治吏,将改革的手术刀对准自身,从严治党治军,倡导廉洁公正。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由中国主导发表了《反腐败宣言》,开展国际反腐合作,加强国际追逃追赃,切断贪官外逃之路,使官场震慑,民心大快。  相似文献   

15.
最近,关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道路的政治优势”的话题在国内外媒体上热议。各种说法很多,有一个基本共识:一个强有力的政党和党领导下的权威政府是中国成功的基本保障。但就这个共识本身,却有不同的议论,比如有些舆论就攻击说,中国的成功是建立在“非民主”基础上的,中国模式是“一党专制”、“没有民主”,等等。我们姑且不对这种论调做判断,看两个普通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相比“八项规定”、“反四风”等反腐重拳,公务禁烟令的价值显然被舆论严重低估了。事实上,这不仅是带头控烟的强力举措,更是节约“三公经费”、厉行反腐的一记棒喝。就像公务消费曾经撑起了高价白酒的异样疯狂,如今的天价香烟市场,  相似文献   

17.
阿计 《公民导刊》2013,(10):55-55
<正>上海法官集体嫖娼因一段监控视频的曝光而昭然天下,但这出颇为传奇的反腐剧,也遭遇了"跟踪偷拍侵犯他人隐私"的质疑。如此论调何其耳熟,比如,最近一年的网络反腐浪潮中,"曝房产"、"晒艳照"等令多名官员仕途终结,便有人指责"侵犯了官员隐私权";再比如,社会呼吁多年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始终难以落地,其最大阻力  相似文献   

18.
刘力锐 《传承》2012,(1):50-52
网络反腐是一种诉诸新闻范式、依赖公众舆论的反腐模式,网络公共舆论成为网络曝光与网络反腐间的一个关键环节。温州论坛开创的网络舆论民间监督的“温州模式”曾多次被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百余家媒体报道,堪称中国网络反腐的典范,值得深入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王充历史观的主要内容(一) 关于人的学说基于“元气自然”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王充认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不是神,而人则是自然界的产物。“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物势》)天上和地上的气相互结合,人就偶然地产生了。这种观点虽不科学,但在当时对于驳斥儒家“天地故生人”的论调,仍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20.
观点     
《时事报告》2014,(8):6-6
经济发展强调“稳”,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优。把握方向注重“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反腐肃贪强调“狠”,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刮骨疗毒。改革攻坚强调“敢”,“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国家治理崇尚“法”,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舆论宣传强调“导”,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对外关系强调“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