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延川  贾婷婷 《群众》2014,(4):21-22
<正>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逐渐凸显,谁来种地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发展以适度规模为特征的家庭农场,正是把想种地、能种地、会种地的农业人才留在土地上,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有本事的人,都在城里打工。如今在家种粮的,老的比少的多,女的比男的多。”湖南省产粮第一大县宁乡县双江口镇双福村的老支书宇德泉一边高兴着2012年的丰收增产,一边担忧着种地的人越来越少。这幕情景正像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一边是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三农”发展快速推进、持续向好,一边是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今后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3.
谁来种地?     
正职业农民种田困惑:70后不愿,80后不会,90后不谈村里不见年轻人谁来接替种地"平时村里基本上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江西省萍乡市职业种粮农民陈茂盛不无担忧地说,他已经55岁了,当前中老年人种田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现在的田好歹还有人种,再过十来年,等我们这些人老了、种不动了,谁来种田就真成为一个问题了。职业农民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领头羊,资金、技术等实力比较雄厚,经营能力和抗风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村庄空心化、农户兼业化问题不断加重,将来"谁来种地"成为现代农业难以绕开的话题。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明确把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作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点任务。在这一大背景下,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明确提出,将来"谁来种地"是关系我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发展,加上国家对农业投入力度的逐年加大,使得农业方面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说这句话的,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80后"农业微生物学博士马瑞强。说起马瑞强,就不得不说远在千里之外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现如今,小镇上的人对马瑞强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马瑞强在当地还"小有名气"。不过,让他出名的可不单单是"博士种地"的缘故,更多  相似文献   

6.
赵阳 《半月谈》2020,(8):68-69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懂种地,00后不问种地,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这是乡村振兴中急需破解的问题。在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农民们把土地托管出去,只等秋收时节,迎接收获,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7.
马玮 《群众》2020,(20):53-54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专业合作模式。这为我们解决当下"谁来种地""科学种地"等问题提供了发展思路和基本遵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劳动生产、资源利用和土地产出率较高,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经营组织,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正>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较高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2014年,我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项目在柳州、钦州、贺州3个市整市推进,在横县、合浦县等35个县(市、区)全面实施,至2014年12月底,全区基本完成1.5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我愿意做一名新型职业农民"我愿意做一名新型职业农民。"2月9  相似文献   

9.
适度规模不等于大规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政府最关心的问题,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那么,什么样的规模经营是适度的呢?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基层搞实践的,都有这个疑问。我在调研时发现,"适度规模经营"不仅仅是一个经济  相似文献   

10.
日前,电视连续剧《春秋英雄吕不韦》(也有称《乱世英雄吕不韦》)热播无暇每晚紧跟收看,购回影碟一套,抽闲浏览一遍,感慨良多。记起有这样一则有关吕不韦的故事:在他幼年读书时,有一天老师向学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手上有一百吊钱,而你可选择种地、做买卖或者培养一个人才三者之一进行投资,你会选择哪一种?”吕不韦听罢不假思索地选择了第三种答案,老师问其原因,他答道投资种地最多可得一倍的收成,投资买卖也至多不过五倍收入,而培养一个人才却可得到难以估算的回报。在当时,这样的回答可谓语惊四座,因为他毕竟还…  相似文献   

11.
于靖园 《小康》2023,(22):62-63
<正>“我终于做了一件有结果的事。”这句“种地小队”队员们干完活,看着土地真诚说出的话,就是《种地吧》这个节目最真诚的注脚。今年,综艺节目《种地吧》火爆出圈。7月19日,翻开豆瓣网里的《种地吧》综艺主页,会发现上面的评分赫然写着:8.9分。而里面的演职员列表,基本是鲜为人知,很少出现在媒体或新闻里的。“你看了综艺《种地吧》吗?”“这是什么节目?有什么明星?”“一个明星都没有,都是不知名的年轻艺人。”“那它为什么这么火?”“因为真诚。”  相似文献   

12.
苏明 《小康》2013,(5):23
下一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在放慢,使得农民收入未来增长很可能要放慢。在这样的情况下,城乡差距怎么缩小?这是一个难点。我们国家未来的"三农"未来面临三大挑战。第一是粮食和食品安全问题。粮食安全体现在哪里?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和粮食需求是"紧平衡",现在我们的粮食供需不是没有问题,我们的大豆、食用植物油、玉米现在已经很紧张了。中国粮食安全的问题在哪里?我的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6月,农工党江苏省委组织专家赴常熟、如东、大丰等地就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专题调研。调研发现,我省农业生产还存在一些问题:粮食增收后去库存压力增大、农作物种植效益下降、"谁来种地"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业机械装备比重不高。为此建议:一、强制度,增加政策红利供给。农业是基础产业。要根据苏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5月,南京市雨花台区板桥农业生态园启动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以蔬菜种植区、水产养殖区、畜禽养殖区、绿化观赏区、餐饮管理接待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格局。一、发展背景。近年来,产业主导、城市化助推的发展模式,快速  相似文献   

15.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延续着一种落后的农业模式和化学农业方法,使中国农业陷入多重困境,面对多年难以解决的"三农"问题,我时感焦虑。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在农村长大,而且是一名从事山区工作30年的探索者、实践者,对山区农村、农民、农业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我深深懂得农业艰苦,尤其山区,周期更长、风险大、灾害多、见效慢……为了探索中国农业发展新思路、新模式,2004年5月,我毅然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和条件,来到休宁县渭桥乡创办霞溪农庄,在10前我就成为新型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6.
正太仓连续多年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报告中位居前列。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持续外移,"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成为摆在太仓农业发展面前的一道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从2013年起太仓创新推出"定制村官"培养方式:由政府承担全部学费,定向选拔本地应届高中毕业生,委托省内三所农业职业院校进行3年全日制大专培养,毕业后分配到基层农村、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从事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的老百姓而言,如果说上次的亚洲金融危机只是"隔着窗户看热闹",那么这次,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已经将人们淹没了。股票缩水了、房子贬值了、生意失败了、工作岌岌可危了、要回家种地了、生活无着了……在经济衰退、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我们的老百姓,又是怎么样一种生活状态呢?  相似文献   

18.
郝向明 《山西政报》2012,(Z2):11-12
太谷是农业大县,也是全国5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资本、公司、科技三种因素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根据这三种因素,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发挥的作用,我们概括总结为"资本农业、公司农业、科技农业"。一、三大农业的概念"三大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不可逾越的阶段,或者说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所谓资本农业,就是单位区域内资本相对集聚、投入密度较大的一种农业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19.
“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有些地方‘谁来种地’问题日益突出。”2012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向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作农业法执法检查报告时指出,通过执法检查,发现实施农业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还很大,“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在广大农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逐步成为解决"谁来种地"的生力军,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替代性。但是,在对部分农村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深入调研后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制约了其发展,亟待破解。一是融资难,部分农业经营主体进退维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