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村改居"社区居委会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它是有别于村委会和城市居委会的一种新型居委会.由于其产生的时间较晚,"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的改制工作仍在摸索当中.本文着重针对"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管理中存在的职能定位不明确、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社区参与有限、经费来源模糊、法律法规欠缺等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管理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昱 《中国民政》2012,(7):48-48
推行“村改居”社区建设,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现状,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路径推进“村改居”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李胜萍 《前沿》2012,(17):186-187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村改居”社区涌现.加强“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做好统筹规划、经费保障机制、队伍建设、服务方式创新和理顺文化管理关系等五方面的顶层设计是构建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传统的"村落式"社区模式逐渐被"楼宇式"的封闭社区所取代,社区民警开展群众工作时所能利用的公共关系网络资源日趋匮乏。因此,社区民警应当有意识地编织公共关系网络,并以此为抓手进一步加强社区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5.
"村改居"社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社区。"村改居"社区治理目前面临着集体经济发展瓶颈、组织关系不顺、社区自治能力不强、公共服务落后等诸多问题。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结合"村改居"社区治理的现状,探讨"村改居"社区的特征,分析目前"村改居"社区治理的困境,并提出"村改居"社区治理亦应从集体经济改制、理顺组织架构、培育社区社会资本、优化公共服务等目标展开。  相似文献   

6.
田华  章春明 《创造》2015,(8):72-75
<正>构筑中心城区、工业园区、特色集镇、重点村庄四个平台,形成城乡统筹规划体系。社区党组织的工作重点与核心是服务,这是由党的宗旨和社区的特点决定的。昆明市西山区马街街道办事处所辖9个社区中,除了西丽园、德缘小区属新成立的城市社区外,其余7个社区均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村改居"社区。"村改居"社区该如何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呢?  相似文献   

7.
在新型城镇化和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推动“村改居”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公共文化服务与“村改居”社区治理具有价值耦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之于“村改居”社区治理具有现实性。然而,公共文化服务能否促进“村改居”社区治理现代化、实现其与社区治理的有效耦合,还存在价值取向、供给机制、供给效能等诸多制约因素。因此,如何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优化供给机制,从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便成为实现“村改居”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加强对社区居民的价值引领、完善全过程参与机制、推动城乡文化融合发展、借助数字化治理工具等方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对“村改居”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正向赋能。  相似文献   

8.
麻雪峰  陈承新 《前沿》2015,(2):40-43
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一种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来提高社会效率,它为特定社区或共同体所有。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较低,党组织建设滞后。村改居社区党组织要通过社区社会资本建设,改进社区的关系网络、规范与信任,影响社区的政治参与,同时加强自身建设,重塑自己的政治权威,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推动社区建立现代化治理体系,实现村改居社区的善政良治。  相似文献   

9.
目前,"村改居"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较为滞后,无法满足社区长期建设发展的需要。针对"村改居"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如社区工作者素质有待加强、社区工资者薪酬缺乏保障等问题,需要从把好社区工作者的选拔任用关、注重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开发、完善社区工作者的激励制度、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考核监督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平 《中国民政》2014,(6):44-45
<正>"村改居"社区建设,既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深化"村改居"社区建设是关乎全局惠及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厦门"村改居"社区建设成效(一)管理体制机制更趋完善。实行社区管理和服务职能与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职能相分离,依法、科学理清"村改居"社区居委会与原村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化过程中,村改居后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说到底是集体资产处置和利益分配问题.这一问题已成为影响城郊社会稳定和制约城郊城市化的"瓶颈"因素.济南市槐荫区前屯居在村改居后,通过对原村集体资产的股份制改造,实现了原居民对原村集体资产的人格化占有,解决了原村集体资产虚置和原居民利益难以保障的难题,为我国"村改居"后集体资产的处置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李伟明 《前沿》2011,(24):20-22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建设用地需求大量增加,土地的征用规模越来越大,失地农民不断增加,在城区周边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拆迁农民整体安置社区。本研究以农民安置社区为研究对象,从政府行为及公共管理的角度展开研究,指出农民安置社区管理在做好户籍改革制度、完善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和就业制度、优化服务功能等工作后,最终可以走向在政府监督下的自治模式,使原来的"农民"成为真正的"市民",共享城市化成果。  相似文献   

13.
沈迁 《湖湘论坛》2023,(1):82-94
村改居社区的过渡性与复杂性要求治理视角的实践性与适宜性,推动物业治理嵌入社区治理,实现治理模式的创新,进而提升治理效能。既有稳定的“制度性视角”和发展的“市民化视角”指向的治理模式无法突破主体互动不足和权责分工不清的壁垒。引入实践的“嵌入式视角”,提出“国家、农民与市场的关系”作为分析框架,基于J街道红色物业治理实践的考察,研究发现:村改居社区物业治理一体化模式形塑基层党组织统筹的多元主体嵌入与资源共治的物业治理格局,发挥党建引领与组织再造的协商机制、动员治理与事务治理的规范机制和责权分配与资源整合的激励机制。红色物业真正提升村改居社区治理效能,突破村改居社区治理的“参与”困境、“悬浮化”困境、“市场失灵”困境和“整合”困境,对构建中国特色村改居社区治理理论提供重要的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正>城市化必须科学合理地规划,稳步推进,有序发展,不能运动式推进。面向现实,总结经验和教训,改善村改居社区的治理方式、治理环境、治理条件,实现村改居社区的有效治理,才能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一、历史视角下的城市化和特殊形态社区谈论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需要通透纵深的大历史观,需要把基层社会治理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考量和评价。从历史发展角度考量基层社会治理,无法回避城市化这一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基层自治面临的社会形势影响基层自治主要存在两种情形,即城市社区自治和农村地区自治,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原有的城市社区自治受到"权益化冲击",农村地区自治受到"利益化挑战"。为什么说城市居民自治受到权益化冲击?一是随着城市拆迁改造和外来人口的日益聚集,  相似文献   

16.
蒋福明 《求索》2012,(3):82-83,79
"村改居"社区文化转型是城市化进程、新市民可持续发展以及应对新社区治理困境的必然要求。它包括构建和谐的物质文化、培育和谐的制度文化、塑造和谐的行为文化、弘扬和谐的精神文化等基本内涵。"村改居"社区文化转型应该坚持多元取向与一元导向相统一、外灌与内生相统一、层次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柯山村村改居工作概况柯山村原址在柯岩风景区内,2000年因风景区扩建需要整体拆迁安置在现新未庄社区内。2003年8月,绍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农村"三有一化"(即有保障、有股份、有技能、村庄社区化)改革为载体的村改居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王焱 《群众》2015,(2):63-64
<正>在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大批农民转化为市民,农村居民点转变为城市社区,破解过渡型社区的治理难题,日益成为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现实问题。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常见社区形态,过渡型社区包括村改居型、农村拆迁整体安置型、商品房型社区等,"过渡型社区"这个名称,强调了这类社区的过渡性特征。在居民由"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渡期,各种问题和矛盾不断在社区酝酿、碰撞,社区治理的各种难  相似文献   

19.
龙岗区很多社区都是村改居的社区,城市化时间不长,无论从城市基础设施还是文化设施方面都还是很薄弱的,与原深圳特区内的社区和一些好的兄弟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第一个问题:人文社区的内涵是什么?中国最早对人文的记载是在《周易》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文明以止""化成天下"的意思就是对一些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和深入,许多地区都普遍面临着“村改居”的问题。我们不能继续用村委会的理念去治理“村改居”地区,也不能直接套用城市居委会的运行模式。“村改居”社区居委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在村委会和城市社区居委会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借鉴村委会治理中的优势,规避现阶段城市居委会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走出一条适合并能促进本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治理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