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福建肇始的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保留了丰富完好的史迹遗存,见证了人类在9-10世纪的航海贸易中的活动轨迹.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内涵丰富、价值重大、意义非凡的海上文化线路.从文化线路的视角切入,正确认识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并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对当代文化线路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多元的文化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前提,古老的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多元化的文化因子碰撞中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福州海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内容。以创建国家海洋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世界海洋历史文化名城为载体,推动福州这一中华民族特色海洋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构建“海上福州”美好精神家园,对凝聚海内外福州人、中国人,推进“海上福州”建设,促进闽都文化、中华文化走向国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已经迅速转化为国家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政策。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发祥地,曾经创造了对东南亚以及更远国度友好通商的辉煌历史。如今面对融入新海上丝绸之路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抢占先机、加快融入,需要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大力支持,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正一、福建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1、历史上福建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我省的泉州、福州和漳州,都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其中,泉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即宋元时期的主港之一,被誉为当  相似文献   

5.
"海上福州"拥有丰富的独特的船文化产业资源:水体、海岛海岸景观资源;海丝文化、郑和下西洋、船政文化等船文化遗产类资源。福州要把握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海丝"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整合发挥福州船文化资源优势,以世界级船文化旅游项目(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把福州打造为世界船文化旅游之都和"海丝"人文交流合作重要枢纽。  相似文献   

6.
福建海洋文化发达,自古以来,闽人闯荡海外世界,建立了广泛的海上联系。福建文化因而向东南亚等地传播,影响了它们的文学、艺术、儒学、佛教等多方面的内容;海外文化也通过福建人的海洋活动传入中国,体现了福建文化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福建先民很早就利用海上交通和海上资源发展经济。从中国古代的文献资料来看,汉代中国不仅开通了连系中亚、西亚的丝绸之路,同时也开辟了中国往印度的海上通道。很快先民们不断实践和勇于探索之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海上交通航线逐步形成。宋元时期泉州港的兴盛,渐渐取代了广州港的地位,从而成为世界第一大港。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人类航海史上的奇迹。事实上,郑和七下西洋与福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换言之,郑和下西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盟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龙头作用,加强跨省区、跨国合作,  相似文献   

9.
黄晓坚 《新视野》2015,(3):117-123
华侨华人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源远流长。自汉代以来,海外潮商经历了行商、"海盗"、米商、南北行商等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或延续做出了很大贡献。不仅如此,他们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带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促进了侨居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对于中国、西方和东南亚来说都是双赢的结果。在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中,应该重视并善于发挥华侨华人在中国—东盟睦邻友好、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840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分界线,也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国家和地区与福建等地的海外贸易从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闽商仍然是中国海外贸易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贸易的主要力量且完成了现代转型 自唐宋至明清,中国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有泉州、福州、厦门和广州等.无论是福建本土...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福建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其积累形成了独特的闽越历史和文化,包含有山海、宗教、外来等元素。这些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是唤起海外侨胞“乡愁”的重要载体,也是福建加强与海外文化交流活动的纽带。为此,《福建侨报》于2015年推出《旧事新说》栏目,其立意就是在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采用全新  相似文献   

12.
正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性标志,是中国同外国经贸文化交流往来的海上通道。东南亚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当前,中国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致力于睦邻友好、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党中央高瞻远瞩,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东盟国家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重大的战略构想和战略决策,对于深化区域合  相似文献   

13.
胡利琴 《世纪桥》2015,(4):89-91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一战略构想,继承了古代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友好往来传统,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有悠久的对外贸易历史和深厚的对外文化交流底蕴,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在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排头兵作用。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20-20
1949年解放时,据估计,福建境内约有土匪5万余人。随着福建各地的陆续解放,又有大批国民党军散兵游勇和地方反革命分子上山加入土匪的队伍。1950年上半年,国民党把福建境内的土匪统一组织,番号为“福建游击军区”。由驻金门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胡琏兼任司令,黄炳炎为副司令;沿海“海上保安”系统改为“海上突击军”.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5,(8)
<正>背景资料: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该包含四条古通道:一为"沙漠丝绸之路";二为北方草原地带"草原丝绸之路";三为东南沿海"海上丝绸之路";四为西南地区通往印度的丝绸之路。另外,还有一条古商贸通道是自福建武夷山起,从二连浩特贯穿蒙古、经西伯利亚通往欧亚大陆腹地的"茶叶之路",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提到的"万里茶道"。  相似文献   

16.
《党史纵横》2012,(4):2
2003年,中国海监辽宁省总队正式组建。它是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直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正处级建制,内设机构4个,编制25名。辽宁省海洋工作一直走在全国沿海省(自治区、市)的前列,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喊出了"建设海上辽宁"的口号。  相似文献   

17.
正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人以无限的遐思。面对蔚蓝色辽阔无垠的大海,看海上帆影点点,思接千载。福建位于中国绵长海岸线长江口中点线的南部,背山面海,号称"东南山国",土地少而贫瘠,海岸线曲折平缓,多优质良港,以及福建沿海人"爱拼敢拼"的特质,使福建很早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绵延不绝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创造出许多惊人的商业业绩和海上贸易神话。  相似文献   

18.
<正>陈俊艺: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这是对福建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为扩大与各国各地区共同利益做出的重大决策,是站在历史高  相似文献   

19.
"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特质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主要通道,它的历史甚至于超过"陆上丝绸之路".文章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特质及其成果作了分析归纳,从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坚持文化开放、建立高势能文化等方面论述"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对于当代的若干意义.  相似文献   

20.
闽南文化是中原文化、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相融合的区域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具有鲜明特色的汉民系文化。闽南文化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尤其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当前,深入研究和发掘闽南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对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需的历史文化软实力支撑,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