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一1 96 9年的初春 ,北京西郊 ,春寒料峭 ,刺骨的寒风卷着沙砾 ,摇撼着路旁的大树。这一切 ,使得位于海军司令部与空军司令部中间的那座俄式别墅小院 ,更显阴森、孤寂。这座小院看上去虽不起眼 ,但在它的四周却有 3米多高的砖砌围墙 ,墙上还架着一米多高的电网。而那院墙内的树木已长到十几米高 ,把院内占地约70 0 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和后小院平房遮盖得严严实实。对于刚从江苏入伍来到首都警卫第 1师第9连执行监护任务的新战士茅飞来说 ,凭着感觉 ,他猜想小院里关押着的绝非等闲之辈。是的 ,这座高墙围绕的小院 ,白天黑夜大门紧闭。黑漆大门…  相似文献   

2.
196 9年初春 ,北京西郊 ,春寒料峭 ,刺骨的寒风卷着沙砾 ,摇撼着路旁的大树。这一切 ,使得位于海军司令部与空军司令部中间的那座俄式别墅小院 ,更显阴森、孤寂。这小院看上去虽不起眼 ,但在它的四周却有 3米多高的砖砌围墙 ,墙上还架着一米高的电网。对于刚从江苏入伍来到首都警卫第一师九连执行监护任务的新战士茅飞来说 ,凭着感觉 ,他猜想小院里关押着的绝非等闲之辈。这座高墙小院白天黑夜大门紧闭。黑漆大门的中间有个碗大的小方洞 ,用一块小板子闸着。若有人来 ,按响电铃后 ,门卫抽开闸板 ,问清来由才可进入院内。进了大门 ,就好像进…  相似文献   

3.
北京西郊那座戒备森严的什仿小院,里面关押的到底是谁 1969年的初春,寒风刺骨,卷着沙砾的狂啸,像要把路旁的大树推倒,整日都发着单调而又凶猛的呼喊。这一切,更使位于北京西郊海军司令部与空军司令部中间的那座小院孤独而森严。那座俄式别墅小院,看上去并不起眼。整个小院的四周是3米多高的砖砌围墙,墙上又架着1米高的电网。 对于刚从江苏入伍来到首都警卫一师九连执行监护任务的新战士茅飞来说,这里的一切显得陌生而又好奇。凭直觉,后院里关押着的,绝不是一般人! 是的,这座高墙围绕的什仿院,白天黑夜大门紧闭。黑漆大门的中间有个碗大的小方洞,用一块小板子闸着。若有人来,按响电铃后,门卫抽开闸板,问清来由后才可进入小院。 进了大门,就好像进了另一个世界。这里共驻扎着两个排和一个灶事班。部队住在前院的别墅里,后院住着11位被监护的“黑帮”。他们一人一间小房,  相似文献   

4.
1969年初春,北京西郊,春寒料峭,刺骨的寒风卷着沙砾,摇撼着路旁的大树。这一切,使得位于海军司令部与空军司令部中间的那座俄式别墅小院,更显得阴森而孤寂。这座什仿院看上去虽不起眼,但在它的四周却有3米多高的砖砌围墙,墙上还架着1米多高的电网。而那院墙内的树木已长到十几米高,把院  相似文献   

5.
北京西郊戒备森严的什仿院里关着谁? 1969年初春的北京西郊,春寒料峭,阵阵刺骨的寒风卷着沙砾,摇撼着路旁的大树。这一切,使位于海军司令部和空军司令部中间的那一座俄式别墅小院,更显得阴森、孤寂。这座小院看上去虽不起眼,但在它的四周却有3米多高的砖砌围墙,墙上还架着一米多高的电网。而那院墙内的树木已长到十几米高,把院内占地约700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和后小院平房遮盖得严严实实,仿佛与世隔绝似的。  相似文献   

6.
《福建党史月刊》2010,(5):I0002-I0004,49-52,F0003
新四军南平留守处旧址位于南平市(现延平区)梅山寺所后巷2号盐仓坪民房。该民房是一座单层土木结构的古式平房。占地156平方米。四周有5米高的围墙,座西朝东,设前大门后小门。进大门有36平方米的天井,  相似文献   

7.
●北京西郊那座戒备森严的什仿院,里面关押的到底是谁 1969年初春,北京西郊,春寒料峭,刺骨的寒风卷着沙砾,摇撼着路旁的大树。这一切,使得位于海军司令部与空军司令部中间的那座俄式别墅小院,更显得阴森而孤寂。这座什仿院看上去虽不起眼,但在它的四周却有3米多高的砖砌围墙,墙上还架着1米多  相似文献   

8.
柴福花 《党课》2010,(6):98-102
岁月飞渡,已经是20世纪80年代。浙江新昌县,绯红的夕阳静静地映照着一座小院,院中站着一位白发皤然的老妇人——周月林,她静静地注视着小院和小院上的天空,注视着那些穿过岁月的旧日时光。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高原,狂风怒吼,推动着呼和浩特市一座70多米高的风力发电塔的风车“呼呼”直转。  相似文献   

10.
动乱年月中的独门小院 曾家小院,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座独门独户的破旧院子,可在文革风暴骤起之时,不少人却把它视为“黑窝子”,两扇铜门环的黑漆大门一关,谁知道里面又在干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 在红卫兵“破四旧”中,西安城里这座曾公馆的神秘面纱已被多次揭开,红卫兵翻箱倒柜地搜查了一遍又一遍,结果却一无所获,唯有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名的委任书,使他们望而却步了。院子的主人原是曾震武,  相似文献   

11.
战马复仇记     
刘洋 《党史纵横》2011,(6):46-48
在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内。13.5米高的“黑山阻击战烈士纪念碑”后面就是一座大型烈士合葬墓.中间立有一石碑,是“黑山阻击战烈士纪念碑文”.左右还各有一座石碑,右侧石碑是“黑山阻击战烈士名录”,左侧石碑是“黑山阻击战内蒙古骑兵师烈士名录”,细数上面共刻着112名当年内蒙古骑兵一师烈士的名字,  相似文献   

12.
2014年4月17同。江津区珞璜镇马宗社区曾圣林的小院。大门开着,闻听院中笑声不断,路过的村民王怀探头朝里看了看。只见院中摆着一张桌,十来条长凳。一些乡亲围坐在一个“陌生人”身边,手里拿着本,仔细地记着什么。“老白.这是在千嘛?”王怀走到社区干部白桂忠身边悄声问道。  相似文献   

13.
瓜田 《前线》2012,(6):53-53
记者“走转改”真采访了不少精彩的人和事,高淑珍的“爱心小院”便是其中一个。 高淑珍乃一普通农妇,她用大爱之心和艰苦卓绝的努力,抚养、教育着39个残疾儿童,事迹可歌可泣。记者的报道在电视上播出以后,民众对“爱心小院”风起云涌般地关爱,也颇感人。但瓜田眼前总晃动着高淑珍的小外孙子在吃饭的患儿中间走动的身影,这小家伙担心患儿把菜吃光了,自己吃饭时什么都没有了。这个细节太揪心。  相似文献   

14.
座座粉墙黛瓦的巴山新居掩映在绿树丛中,条条水泥路直通农家小院,新修建的村文化广场设施齐全……这是白衣镇基层组织为民带来的实惠。  相似文献   

15.
轩遄 《新湘评论》2005,(10):56-57
河北往西的平山县太行山脉脚下,靠着滹沱河北坡,有一个不足百户的小山村。村里绿树成荫.坡上山花烂漫。村坡一道弯弯曲曲的白色围墙,保护着一座座土坯小院。院子里的横屋厢房都是素墙黑瓦。前坪扫得干干净净,种了一株梨树.几株翠柏。这就是名扬天下的西柏坡。在其间一栋淡泊静谧.看去并不起眼的小屋里,人民领袖毛泽东曾经住了10个月。  相似文献   

16.
龙腾京西南———房山区精心建设良乡卫星城本刊记者刘牧雨房山区良乡北关环岛上矗立着一座抽象几何体巨型雕塑。一根30多米高的鲜红色中心钢柱拔地而起,十六根七彩的群柱自外而内由低向高盘旋升腾。这座在京郊众多卫星城中非常独特的雕塑,一落成就以其深邃的寓意而引...  相似文献   

17.
走在路上     
俞敏洪 《求贤》2008,(9):24-24
我出生一个小村庄,家东边有一座50米高的小山。爬上这座小山.长江就可以一览无余。于是我就开始好奇,如果我坐上船能够到哪里?我的心开始渴望旅行,长大后我要走出村庄,到更远的地方去。  相似文献   

18.
怀柔水库边的旦子山,是个只有102米高的小山,上面建有一座75米高的广播电视发射塔,全区的人看电视听广播,都得依靠它。对于党员、怀柔区广播电视中心播出部副主任金志达来说,这座小山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这里,是他和妻子刘淑玉一起守了22年的“家”。1991年至今,正是因为夫妻俩的这份坚守,才有了怀柔区连续22年广播和电视的无事故正常播出。  相似文献   

19.
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梁衡作为伟人的邓小平,一生不知住过多少宅院宾馆,但唯有这个小院最珍贵,这是“文化大革命”中他突然被打倒,被管制时住过的地方。作为伟人的邓小平,一生转战南北,不知走过多少路,唯有这条小路最宝贵,这是他从党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任上突...  相似文献   

20.
原下的日子     
陈忠实 《党建》2012,(6):55-57
一 春节过后,我买了20多袋无烟煤和吃食,回到乡村祖居的老屋。我站在门口对着送我回来的妻女挥手告别,看着汽车转过沟口那座塌檐倾壁残颓不堪的关帝庙,折回身走进大门进入刚刚清扫过隔年落叶的小院,心里竟然有点酸酸的感觉。已经摸上60岁的人了,何苦又回到这个空寂了近10年的老窝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