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珅这个名字,虽不能说是家喻户晓,但人们对他也不会陌生。特别是随着一部部反映乾隆朝君臣故事的电视剧,诸如《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及《乾隆王朝》的热播,和珅的贪、横、骄、奢及抄家、赐死的下场给人们留下了更深的印象。但电视剧毕竟是艺术作品,难免有“戏说”与艺术加工的成分,许多情节及事件都与史无证,甚至有些还是添枝加叶,以讹传讹,有将和珅丑化、漫画之嫌。那么,历史上的和珅的“庐山真面目”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2.
在反腐败的斗争中,发现有些人自制能力不强,不知不觉地被"弄臣"一类的人物拉下水的屡见不鲜,这是不能不引以为戒的。 "弄臣"何许人也?看过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人都知道。一次乾隆皇帝问和珅:"你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和珅随口回答:"我既不是奸臣也不是忠臣,我只是个‘弄臣’。每天只是让皇帝吃好喝好玩好,顺着您的意思,让您高兴。"一段表白话说得实在,非常恰当地解释了"弄臣"的特点,这就是和珅的诡诈之处。他深知自称忠臣乾隆帝不相信,说奸  相似文献   

3.
正"和珅!你阴阳两面、欺下瞒上,无视法纪,残害百姓,贪侵国财.....今天,我们要把你捉拿归案!"近日内江市东兴区"爱廉说·高屋韵"廉洁文化艺术节在双才镇高屋村文化广场上演,在别具一格的川剧唱腔中,贪官"和珅"面对自己铁证如山的罪状,耷拉着脑袋,瘫软在地上。川剧《捉拿和珅》这一"打虎拍蝇"的举动,迎得老百姓一阵阵叫好。据悉,此次"爱廉说·高屋韵"廉洁文化艺  相似文献   

4.
张鸣 《廉政瞭望》2014,(17):53-53
世人皆知,和珅是清朝第一号大贪官。人们甚至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当然,如果算上晚清,和珅是不是第一贪,还不好说。别人不讲,单一个盛宣怀,就比和珅有钱。一个既做大官,又做掌管国有企业官商的人,和珅怎么比?  相似文献   

5.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悄然步入荧屏,令人耳目一新。洋洋40集,于每晚黄金时刻播出,从年前到年后,虽不是万人空巷,但其收视率之高,也是近年少有的事。于轻松中见深沉,让人边看边乐边想。于是,我便有了许许多多的断想。 两种官各有妙用 在这部电视剧中,乾隆皇帝将刘墉与和珅称之为左膀右臂,可见二人对于皇上的重要性。然而二人的品性却又那样的截然相反:一忠一奸,一廉一贪,一智一刁,一善一恶。为何都得到皇帝的重用?似乎令人不解。 其实,哪个朝代没有奸佞贪赃之官被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一柄玉如意,镶着金边,嵌有钻石,造型十分优美,还有乾隆亲笔写的诗文,非常珍贵,乃无价之宝。这柄玉如意是和珅献给乾隆的,酷爱文物的乾隆很高兴,对和珅说:"卿之如意令朕大为如意。"不过,和珅送给乾隆的儿子嘉庆皇帝一柄如意,却遭到冷遇,甚至后来成为他的罪名之一。和珅得知嘉庆被立为太子的"高度机密"后,就悄悄给  相似文献   

7.
正世人皆知,和珅是清朝第一号大贪官。人们甚至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当然,如果算上晚清,和珅是不是第一贪,还不好说。别人不讲,单一个盛宣怀,就比和珅有钱。一个既做大官,又做掌管国有企业官商的人,和珅怎么比?和珅被逮,是命里注定的。从来做皇帝的,老子的宠臣,多半是儿子的仇敌。老子越是牛,宠臣越是受宠,这份敌意就越重。孔子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然而,把孝道挂在嘴上的皇帝们,几乎个个对上一代的宠臣怀有不共戴天的恶感。只要老子一蹬腿,就迫不及待地一改为父之道,把父亲信任的人干掉。  相似文献   

8.
《刘墉传》中有个故事,有一天,乾隆皇帝跟刘墉说:"朕今年45岁,属马的,你呢?"刘墉垂手说:"臣也45岁,属驴的。"乾隆感到惊奇,又问:"朕属马,爱卿怎么属驴?"刘墉说:"万岁属马,臣  相似文献   

9.
和珅,无疑是历史上“能干也能贪”的官员代表。近日细读《和珅传奇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一书,感觉尤甚。在乾隆一朝,无论对外用兵还是内务治理,大都少不了和珅的身影。这恐怕很难仅用“宠信”二字来解释。  相似文献   

10.
正又是一年"七一"时,中国共产党人迎来集体"政治生日"。在新时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作为先锋队的一员,值得好好思考一番:"先锋"究竟意味着什么?先锋就要初心不改。因为初心不改,83岁高龄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面对党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牛犇在青年时就下定"跟党走"的决心,此后虽经历重重艰辛,或因社会动乱没能入党,或阴差阳错没入成党,但他从未改变追求。耄耋之年,牛犇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到怀柔区北宅村采访,看到党支部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面锦旗,上写着"扶贫帮困,与民同心"几个金字。我问村党支部书记谢长明是怎么回事,他给我讲了如下的故事:那是2001年10月,一天早晨,该村青年村民魏某来到村委会,声称取一封来信,可是一村干部给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魏就来横的了:"你当头儿是咋当的,你得给我找去!"他吵吵一阵子,就气囔囔地走了。要说这位村民脾气不好是出了名的,他打小妈就死了,不好好念书,终日游逛,爱打架敢下手,拿刀砍过人,因触犯刑律曾"进去"过。"出来"后虽结了婚,但坏脾气不改,还是爱打架,在哪儿也没干长过,所以家里日子也过得不咋样,越过得不咋样他就越没好气,破罐子破摔了。第二天早上,他又来了,还是为头天  相似文献   

12.
正他,曾是我国最有名的两座高等学府的优秀学子,清华大学为他专设了纪念馆,北京大学将他的名字刻在该校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他,曾投笔从戎,创建了东北第一支人民武装,打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抗日第一枪";他,虽蒙受不白之冤,被错误开除党籍,却仍对抗日痴心不改;在他牺牲16年后,周恩来面对其遗像,仍然泪流满面:"我代表全国人民感谢你!"他的名字叫张甲洲。不畏艰险,投身抗日救亡  相似文献   

13.
正"梅兰竹菊"自古被称之为花中"四君子",占尽春夏秋冬,梅风骨傲岸,兰幽香空灵,竹厚积直节,菊淡雅清贞,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品相,成为一种品性修养的印记象征,值得广大年轻干部学习借鉴。要有春兰之"幽香",不以无人而不芳。春兰,一般生长在深山野谷,虽花朵娇小、花香淡雅,却能不为世俗不求艳,空谷亦自独飘香。"君当如兰,幽谷长风,宁静致远。"年轻干部应如春兰般清远幽香,淡泊明志,要有它这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品相,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时时刻刻保持心平气和的静气,乐观进取的坚韧态度,低调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各级政府部门加速简政放权,一大批审批事项被取消或下放。然而,一些拥有特殊利益关系的"红顶中介"机构却悄然换"马甲",改"面子"却不改"里子",从政府手中接过认证、审查、评估、收费等审批权限,蚕食简政放权改革红利。审批权一批一批不断公布取消,按说办事效率更高,收费相应减少,然而一些地方办事仍然不易,不少收费不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07,(8)
自从网上推行使用中文实名以来,网址的搜索变得十分容易。但是,时间长了,地址栏中就会留下很多网址和中文实名地址。这些留下的上网痕迹,往往会将你的个人信息都暴露在别人面前,一不留心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常规的解决方法是:打开IE的"工具"菜单,点击"Internet选项",得到一个对话框。用鼠标点击"清除历史记录",再单击"确定"按钮。这时查看IE的地址栏,发现地址栏中以  相似文献   

16.
故乡的概念,对李爱芬来说,既淡漠又深刻。淡漠的是与自己渐行渐远的哪个不时总会被人无意中提到的大都市--上海,即便是偶尔回去一次,回来时也会因为被同事问起"你怎么变黑了"而生出几许淡淡的惆怅,难道,这繁华而陌生的故乡,真的只留下不改的乡音和从前  相似文献   

17.
作者笔下记录的是发生在韩城市中保人寿保险公司的真实故事。事情虽小,却体现了保险行业在党风和廉政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请看———你塞他拒猴王烟“老王,请把你的烟拿回去!”一位寿险干部急切地喊道。“退什么呀?盒内只剩下几支烟,你就留下吧!”一位六旬开外...  相似文献   

18.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人生是一条长河。它运载着无数的波涛和浪花,一泻千里,永不复返。它们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和踪影,但却留下了记忆。 人生是一部大书。这部大书是用自己的脚步铺写而成的。大书中包容着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犹如人生长河,波涛汹涌,高潮叠起。 “在人生的长河中,给你留下的最难忘的记忆是什么?在人生这部大书中,你最满意的章节是哪些?”我曾不止一次地这样问过诸多老红军。 “长征。” 他们无一例外地这样回答。其中包括我正在采访的原武汉军  相似文献   

19.
香港百年     
香港百年(散文)○姚学礼我编一本《香港百年诗选》时,读到一位晚清百岁秀才临死前留下的一首《改陆游〈示儿〉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香港回归祖国时,家祭无忘告乃翁。”他还有另一首诗,其中两句是:“自信人生二百年,最盼游子早团圆。”老人虽...  相似文献   

20.
<正>不搞"一言堂",是杜德清的原则。"在一个县里,县委书记的权力确实很大,有时候甚至会让你感觉良好,这时候一定不要独断专行。"丹巴县委书记杜德清办公室门口的墙壁上,挂有一副丹巴地图。地图不大,却清晰标出了该县181个行政村的位置,有的用红色实心圆,有的用红色空心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