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商业贿赂成为腐败的一个集中表现形式,商业贿赂案件数量的上升和金额的大幅增加,使得反商业贿赂变得任重而道远。要治理商业贿赂,必须充分研究商业贿赂产生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商业贿赂与公务员的关系、腐败产生的文化诱因、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等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商业贿赂成为腐败的一个集中表现形式,商业贿赂案件数量的上升和金额的大幅增加,使得反商业贿赂变得任重而道远。要治理商业贿赂,必须充分研究商业贿赂产生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商业贿赂与公务员的关系、腐败产生的文化诱因、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等等。  相似文献   

3.
孙明奇 《理论学刊》2007,(10):90-93
近年来,商业贿赂成为腐败的一个集中表现形式,商业贿赂案件数量的上升和金额的大幅增加,使得反商业贿赂变得任重而道远。要治理商业贿赂,必须充分研究商业贿赂产生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商业贿赂与公务员的关系、腐败产生的文化诱因、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等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商业贿赂、政府官员寻租腐败等贿赂腐败链条中.中介组织的影子越来越多,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和引发寻租腐败的状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商业贿赂行为以多种名目或形式出现,常见的包括回扣、折扣、佣金、提成、好处费等,比较隐蔽的有咨询费、考察费、赞助费等。而且,新的、更加隐蔽的形式还会不断地被“发明”出来。因此,为各种可疑行为划定一个界线,从而把商业贿赂行为和非商业贿赂行为区分开来,对于打击商业贿赂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事实上,由于疑似商业贿赂行为的复杂性,要划定一条分界线并非易事。一位名叫海登海默的美国专家依据人们主观上对于各种腐败行为容忍程度的大小,把腐败行为划分为黑色腐败、白色腐败和灰色腐败。所谓黑色腐败是指那些受到人们普遍谴责的腐败…  相似文献   

6.
何丹翩 《先锋队》2010,(11):13-15
非物质贿赂是相对于物质贿赂而言的,是将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转向隐蔽的新型贿赂,属于隐性腐败的范畴。非物质贿赂的滋生蔓延,是腐败形式的一种“转移”,也是行贿与受贿双方为逃避党纪国法制裁的“被迫迁移”。  相似文献   

7.
姜洁 《学习导报》2010,(18):7-8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规范,贪官的腐败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从赤裸裸的权钱交易,逐渐转向隐蔽性较强的信息贿赂、期权贿赂等隐性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8.
杨恒均 《廉政瞭望》2010,(21):53-53
所谓贿选,其本质就是官员贿赂民众。是一种涉及贿赂的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9.
“隐性腐败”是相对于显性腐败而言的。近年来,随着反腐倡廉力度的逐年加大,一些贪官已从赤裸裸的权钱交易,逐渐转向隐蔽性较强的信息贿赂、期权贿赂等隐性腐败行为。随着官员腐败行为渐渐从“地上”转为“地下”、由直接转为间接、由“现货”转为“期权”,“隐性腐败”便成为时下腐败行为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贿赂"的内容被明文规定为"不正当好处"。我国刑法则将"贿赂"的内容直接限定为"财物",把财物之外的利益排除在贿赂内容之外。而今,我国即将进行的第七次刑法修改将扩大贿赂的范围,因为这不仅有利于打击那些利用职务便利获得财物以外不正当利益的腐败行为,也与世界各国腐败犯罪立法潮流相契合。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一批又一批贪官的落马,有关专家对反腐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一名研究反腐的专家曾做过这样的一个统计:在随机调查的100起腐败案件中,他综合分析后发现,任何一起腐败案件都离不开贿赂,贿赂成了腐败的“第一共性”。  相似文献   

12.
商业贿赂在本质上是一种腐败,具体而言,是寻租型腐败、垄断型腐败和牟利型腐败的综合形式。治理商业贿赂的政策核心在于利益协调,主要对策包括基础性对策,加强法制建设;结构性对策,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群众参与的统一;过程性对策,实现廉政预警机制、案件发现机制与廉政危机管理机制的统一;功能性对策,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等。  相似文献   

13.
商业贿赂使跨国公司置于一种腹背受敌的境地。在外,朗讯、德普等一系列丑闻让在华跨国公司灰头土脸、名誉扫地、遭受重罚;在内,因商业贿赂导致的公司内部腐败近年来愈演愈烈,更是伤及根本。本文关注的,是跨国公司在应对内部腐败中表现出来的严厉和果决,以及采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对于当前我们治理商业贿赂,是有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成为该条约的当事国,当然应承担条约确定的义务。贿赂犯罪是腐败犯罪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类型,我国刑法规定的贿赂犯罪与该条约的基本要求有差距,必须就贿赂的内容,贿赂犯罪的主观方面等进行贿赂犯罪立法的完善,并增设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组织官员罪。  相似文献   

15.
高校商业贿赂是教育腐败的重要内容,是商业贿赂行为在高校领域的具体表现,危害巨大,必须予以坚决治理。近年来,通过集中整治、专项治理,高校商业贿赂蔓延的势头得到了较明显的遏制。高校商业贿赂的专项治理,为高校廉政建设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高校商业贿赂的长效治理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陈虎 《唯实》2012,(11):69-73
"反贿赂条款"和"会计条款"构成了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的核心内容。我国对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的研究多集中于"反贿赂条款",认为其是该法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近年来,在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海外贿赂行为的查处中,"会计条款"的作用日益彰显。分析美国"会计条款"的实用主义法理学基础,应当认为,加强会计监管的国际合作是控制跨国公司犯罪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7.
赵俊丽 《共产党人》2014,(11):50-51
正电信业的商业贿赂行为在世界各地都普遍存在,而且已逐渐发展成为电信业腐败最主要的一种形式。目前,我国电信市场竞争中,竞争法和电信法规都不健全,加之部分电信运营商不良的商业道德行为,导致电信业商业贿赂行为较为普遍,商业贿赂的手段和形式也变化多端,并呈现蔓延之势。因此,防范电信竞争中的商业贿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当前建筑行业存在的严重商业贿赂问题,通过政府官员的腐败、企业的唯利是图、社会的不公平竞争等多方面因素分析,揭示建筑业商业贿赂对政府官员、企业、市场秩序及整个社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腐败犯罪案件中,当以利用职权收受贿赂犯罪社会影响最坏,危害性更大。而在贿赂犯罪案件中,又以主动伸手索取贿赂主观恶性最严重。那么,索贿犯罪有哪些新动向?该如何加大打击力度,最近,我们对锦州市检察院近几年查处的百余件贿赂案件进行分析,发现索贿犯罪有三个新动向。  相似文献   

20.
高校商业贿赂是教育腐败的重要内容,是商业贿赂行为在高校的具体表现。它不仅破坏了经济建设,冲击了诚信经营的基本理念,也严重阻碍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同时还异化了教育的神圣形象。因此,治理高校商业贿赂除了必须有深刻认识外,还要讲对策、求实效,应建立治理的长效机制,通过健全制度,落实全面监督,构筑起反商业贿赂的稳固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