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月娟 《唯实》2004,(9):102-104
行政执法文化是行政执法部门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在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以价值理念为核心的特有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从一般意义来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行政执法文化是伴随着公安、工商、质检、卫生监督、环境、食品药品监督、商检等行政执法事业而产生的.然而,关于行政执法文化的研究,就目前来讲,才刚开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行政执法所处环境也不断变化,基本职能也不断调整,这就使行政执法文化研究越来越显得急迫和必然.……  相似文献   

2.
行政执法文化是行政执法部门这一特殊社会群体 ,在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以价值理念为核心的特有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从一般意义来讲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行政执法文化是伴随着公安、工商、质检、卫生监督、环境、食品药品监督、商检等行政执法事业而产生的。然而 ,关于行政执法文化的研究 ,就目前来讲 ,才刚开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 ,行政执法所处环境也不断变化 ,基本职能也不断调整 ,这就使行政执法文化研究越来越显得急迫和必然。一、行政执法文化理论的提出是现代科技革命飞跃发…  相似文献   

3.
我国行政执法程序中存在着行政处罚中不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行政不作为和行政监督渎职等检察监督缺陷。检察机关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督促行政起诉、督促行政监管等实质是对行政公诉前置行政监督程序的有益尝试。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是完善我国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宪法对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应然性要求,具有打击经济犯罪和预防职务犯罪双重作用。在《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诉讼法》分别设立刑事审查行政公诉制度是防止违法行政行为发生的法治要求。  相似文献   

4.
杨解君教授在其新作《行政执法研究——理念引导与方式、制度创新》中,重新构建了我国行政执法方式和行政执法制度。这部著作是行政执法研究中的精品,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5.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来,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法治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必须看到,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法治建设在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执法监督、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进一步推进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法治建设步伐,为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公安机关依法行政观念越来越强,行政执法水平明显提高,程序化工作正在推进,监督工作不断加强。但在行政执法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现实的问题:经费保障不足,程序操作不规范,综合素质尚待提高,监督机制不健全。对此,要采取充实经费、强化程序、提高素质、健全监督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行政执法监督问题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热点。认识、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一、行政执法监督的必要性国家行政机关在国家政权机关中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它直接管理和干预社会生活,尤其是在作为法制经济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行政执法监督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一)人民主权原则决定了行政执法监督的必然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已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一个新亮点就是:创设行政执法类职位。行政执法类职位是指政府部门中直接履行行政监管,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稽查等现场执法职责的职位。国家将行政执法类职位区分出来,有利于更好地激励和约束一线基层执法队伍,更好地适应社会管理与市场监管的需要。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也说明现在国家也意识到了基层行政自由裁量权可能存在滥用情况的问题,这样立法能更好地加强对一线基层执法人员的监督,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针对此问题,笔者试从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前沿理论——西方街头官僚控制理论出发,对如何控制我国基层行政执法公务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解决我国基层行政执法公务员的自由裁量权滥用的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吴辉阳 《唯实》2004,(8):108-111
一、目前我国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1.现行行政执法体制缺乏明显的法治特性,损害了执法机关的执法权威与效能。作为现代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执法主要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目的,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直接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和特定的行政事务采取措施并影响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为。由于行政执法行为效力的恒定性,即在撤销前不得认定为无效,其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和公共利益关系重大,因而现代行政法治要求作为行政执法载体的行政执法体制,即行政机关的设立,职责的界定,权力的取得、分配和运作,都必须符合行政执法的要求和基本价值取向。然而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未获重大突破、政府职能未完成根本转变的情况下,我国目前所形成的行政执法体制明显缺乏法治特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在结构、责任制度等方面存在问题,使得整个监督机制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实践表明,建立和健全环境行政执法问责制是解决监督不力的关键所在,为此,应尽快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拓宽问责范围、加强公民议政能力,促进环境执法问责制的完善与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1.
行政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可以说,只要政府存在,行政体制改革这一过程就不会终止。而政府所在的政治经济文化则构成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外部生态环境。有学者认为,  相似文献   

12.
健全监督体系,制约行政权力是遏制腐败的最基本措施,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和完善由人大监督、政党监督、行政监察,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组成的监督机制,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3.
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机制是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新成果,这一点学术界已经达成了共识.但笔者要强调的是:正是因为它是新成果,所以远未达到成熟阶段.从执法实践来看,它的运行效果也远未实现设计者的目的和初衷.比之专职行政执法,其存在的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14.
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机制是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新成果,这一点学术界已经达成了共识。但笔者要强调的是:正是因为它是新成果,所以远未达到成熟阶段。从执法实践来看,它的运行效果也远未实现设计者的目的和初衷。比之专职行政执法,其存在的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15.
赫然 《新长征》2006,(5):54-55
2006年是我省“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一年。加强软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其中法制环境尤为重要,而行政执法又是法制环境建设的核心。行政执法环境如何,直接关系到我省经济的发展。下面仅就行政执法与经济发展软环境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行政执法程序与侦查程序属于法定的不同办案程序,但都以连接两个程序之间的媒介为证据。如何使行政证据和刑事证据和谐衔接,是推进案件顺利办理的关键环节。根据办案过程中证据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应明确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责,明确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获取证据材料的诉讼地位,完善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立法规定,细化犯罪案件移送制度的立法。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贪污贿赂犯罪趋势,从发案的部位来讲,主要是金融、证券等经济管理部门,公用事业管理行业,税务、工商、海关、商检、土地监管等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关,以及垄断性、专营性、监督性较强的行业和部门。从作案主体来讲,工商企业、事业单位的厂长、经理、购销人员、财会人员,公用事业的管理人员,职能部门的基层执法、司法人员较为多见。影响恶劣、危害严重的案件,仍是党政机关及其官员的贪贿犯罪。其犯罪的行为方式及其危害性具有以下趋势:  相似文献   

18.
执法者执法不公,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社会发展。实践中,“官本位”的执法观念、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缺乏、法律监督机制运行不畅、基层执法人员素质较低等是影响当前公正执法的主要因素。完善公正执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和责任行政的执法理念,强化行政执法权力监督平衡机制和功能,尽快制定行政程序法,完善行政法律体系,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论点摘编     
《正气》1997,(12)
论点摘编加强纪检监督力度建立过硬执法队伍中共昔阳县纪委马峰、李学俊、宋濂明撰文指出,对行政执法机关进行纪检监督,是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做好此项工作。一、把握机遇,增强纪检监督人员的责任感。加大对行政执法机关的纪检监督力度。二、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04,(9):62-63
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日前就学习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回答了新华社记者的提问。问:国务院为什么要制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请您介绍一下《纲要》出台的背景及意义?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依法行政也取得了明显进展。1999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新一届国务院成立伊始,就提出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行政监督三项基本准则。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各级政府与政府各部门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