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人才思想与中国现代化秦益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和老一代革命家一贯重视人才。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爱才、重才、护才、育才、用才的美德,高度重视人才问题。他在中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页。以下凡引自《邓小平文选》只注卷次页码)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要推进社会发展,改善民主,必须推行现代化。邓小平把现代化定位为中国最大的政治,明确指出是政治共同体的核心任务。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像我国这样的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已不同于业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那样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必须依靠政治共同体来推动。邓小平同志把现代化定位为中国最大的政治,在这一前提下,他设计了中国现代化的政…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时代,要使新中辚在不利的国际环境下立足,国家现代化发展目标首先是求强;邓小平时代,则以求富为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开创出了改革开放的大局面;后邓小平时代,面临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一轮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家的现代化目标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全面均衡发展,这是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的事业。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的特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刻的程度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邓小平同志始终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放在国际环境中来考察,放在人类发展大趋势来考察,在实践中成功地运用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现。认真地学习、研究邓小平的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同志早在八十年代中就高瞻远瞩地指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他说:“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与当代中国的政治选择─—兼论邓小平同志的政治观曾峻现代化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领域。现代化要求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又要求发展了的政治与之相适应。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有不同的模式和作法。全面把握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在粉碎“四人帮”后,他自告奋勇抓教育。在《邓小平文选》中,邓小平对教育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同发了大量的记彩的观点,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其间的思想精华是我们今天、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从事和发展教育事业的指南。下面从六个方面予以论述。教育与战略1983年10月邓小平在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中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页)。教育面向现代化就是把教育的发展同实现党的战略任务联系起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全面发展中共温州市委党校白植来邓小平始终强调,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他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但不...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确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时,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的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对于]“东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一、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内涵和本质纵观邓小平发展理论,不仅从宏观、整体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划了崭新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而且在微观上就经济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比如,如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总量平衡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注…  相似文献   

9.
浅析邓小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辛志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把我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建国方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体现着...  相似文献   

10.
简论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的显著特点刘建华发展人民民主,建设民主政治,是邓小平同志一个极其鲜明的政治思想。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154页)以邓小平同志建设...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理论的新突破刘晓强实行对外开放,把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衔接起来,是邓小平经济思想中很有创造性的一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外开放理论的重大贡献。一、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经济开放是个长期政策的...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厉以宁邓小平同志的经济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他设计的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方案和途径,填补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空白。这在(《邓小平文选》)中,尤其是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得了充分的论述。邓小平同志对...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现代化建设辩证法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渊源,有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沉淀与发人深思的启迪,而它的真正形成、发展和成熟,是在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恢复和指导、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概括起来的。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切切实实地进行探索和把握其精神实质,并应用到实践中来c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邓小平的现代化辩证法,不是一般辩证法,而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它是同“中国式的现代化”实践不可分别地连结在一起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实践,产生了…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列宁对外开放思想的创新和发展中央党校理论部王小辉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十分强调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实行对外开放。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思想则是对列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对外开放是社会...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陈合营,韩勤(一)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是在他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邓小平极其重视我们党和政府的廉政建设,多次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  相似文献   

16.
学习邓小平的政治参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伟大战略目标。现代化包含着政治民主的重要内容。而政治民主是通过人民或公民的政治参与实现的,人民或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的重要标志。今天,当我们处在全面推进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刻,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政治参与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邓小平的政治参与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他对政治参与的实质、形式以及参与和服从的关系都作了深刻的论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一、政治参与的实…  相似文献   

17.
实践至上人民为本保持四川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川省副省长甘宇平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7页,以下同此书...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决策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决策思路初探郭涤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地在解决我国社会发展、民族振兴和党兴旺发达的一系列重大实际问题的决策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了富有时代精神,独具特色的决策思路。研究和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决策思...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是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从《邓小平文选》的丰富内容和他亲自领导的改革的伟大历程中,找们深切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开拓创新精神。这种开拓创新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并将永远垂范后人,激励奋进。邓小平以惊人的才能,非凡的智慧,深远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丰立和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他老人家思想敏锐,尊重实践,善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技和契机,既继承前人,…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金融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正确指针。在邓小平金融思想中。正确处理加快经济发展与治理通货膨胀的关系,加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又是其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取得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同时又成功地控制了通货膨胀,这与我们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金融思想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巩固和发展经济运行“软着陆”的已有成果,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很有必要进一步学习研究邓小平金融思想,并用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从政治高度来论述经济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