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之集萃     
名人说过的话叫名言教育鞭策的话叫格言规劝告械的话叫茂言公开宣告的话叫宣言有所寄托的话叫窝言应允别人的话叫诺言象征吉祥的话叫吉言诚恳劝告的话叫忠言劝人改过的话叫诊言预先说出的话叫预言宣誓所说的话叫誓言不满袍怨的话叫怨言坦率表白的话叫直言不切实际的话叫滥言临走留下的话叫留言生前写下的话叫遗言写在书前的话叫序言分别勉励的话叫赠言狂妄自大的话叫狂言虚假伪装的话叫徉言随便嬉笑的话叫戏言叫人喜欢的话叫甜言婉转表态的话叫婉言倾吐内心的话叫真言肮脏下流的话叫污言令人吃惊的话叫危言诽谤攻击的话叫恶言欺骗臆造的话叫…  相似文献   

2.
《法制博览》2010,(5):6-11
康熙帝有35个儿子,其中排序的有24位。皇子命名前九个皇子起名,主要是采纳了太皇太后的意见,老大叫承瑞,老二叫承祜(hu),老三叫承庆,老四叫赛音察浑。老五叫保清,老六叫长华,老七叫保成,老八叫长生,老九叫万黼。这种现象反映了满汉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3.
评委授奖辞     
续小强 《法制博览》2009,(10):15-15
冯巩有段相声说:过去叫出租车,现在叫“的士”;过去叫汗衫,现在叫“T恤”;过去叫情人,现在叫“小蜜”之类,亦庄亦谐,意蕴顿增,传神有趣而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4.
周源 《南风窗》2007,(4):76-78
明星建筑师、设计竞赛、古城改造、摩天大厦、民主程序、高层权力垄断、大国崛起……这些在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总部大厦设计方案中惹人注目的关键词,作为中国我,是何等熟悉。  相似文献   

5.
名人的无稽之谈是“名言”,凡人的肺腑之言叫“废话”;名人蓬头垢面叫“艺术气质”,凡人不讲卫生叫“邋遢”;名人稍上年纪叫“某老”,凡人年纪再大也叫“老某”:名人用过的东西叫“文物”,凡人用过的东西叫“废物”……世俗历来如此,敬重名人而轻视凡人。其实这是对历史的大大不公。  相似文献   

6.
老北京有句俏皮话叫“西红门的萝卜——叫城门”。在明清时代,北京城晚上六七点钟即下锁关城门,可是如果有宫里发的“腰牌”便可以不按钟点随时进城,这就是所谓的“叫城门”。那么,西红门的萝卜怎能叫城门  相似文献   

7.
陈统奎 《南风窗》2008,(2):86-88
"中国馆是中国建筑师的一种探索,成功最好,如果失败,我们也宽容失败!"既然中国舞台可以被外国人当实验场,那交给自己人试验又何妨,"试错也不怕!"  相似文献   

8.
名人凡人     
名人用过的东西叫文物;凡人用过的东西是废物。名人酗酒称豪饮;凡人喜饮叫贪杯。名人略有年纪称“×老;凡人上了年纪叫“老×”。名人的信手涂鸦称“墨宝”;凡人的精工字画充手纸。名人哈哈大笑叫开怀;凡人笑呵呵叫傻乐。  相似文献   

9.
《法制博览》2010,(3):34-35
打小就知道人民群众这个词。现在也总听说人民群众这个词,可人民群众到底是谁,是什么样的人,我一直犯糊涂。人民群众有时候叫人民,有时候叫群众;有时候叫人民群众。就如人的名字,拆开了叫合起来叫,反正称呼的都是一个对象,说的都是一个意思。  相似文献   

10.
正●一网友用电话叫了出租车,上车后问司机师傅为什么不装叫车软件?他说以前也装过,一次在医院门口看到一个老人叫不到车,但他接的单是旁边的年轻人,不能毁约只好接走年轻人,一路非常愧疚,随后卸载了软件。他说如果都用软件老人就叫不到车了。科技改变了生活,但似乎缺点什么……  相似文献   

11.
讨论农村的建筑现状似乎不合时宜。因为长久以来,“建筑”只是一个城市话题。所以,当2005年12月,记者在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上看到台湾建筑师谢英俊和他的“永续建筑、协力造屋”计划时,难免诧异,为什么这个被命名为“城市/建筑”的双年展会选入为农民建房的谢英俊的作品?除谢英俊外,夹杂在双年展众多城市建筑中的乡村建筑作品和计划还有来自台湾宜兰的建筑师黄声远和他的田中央工作室,以及美国奥本大学建筑系的农村工作室。前者已在台湾宜兰的小镇工作了10年,他们与镇里上上下下打成一片,镇上大大小小的设计工作他都来做,盖房、修路、…  相似文献   

12.
阮直 《法制博览》2009,(24):38-38
阴谋的学名应该是谋略,谋略说白了就是斗争,斗得“文明”一点儿的叫运动,斗得头破血流的就叫事件,斗得你死我活了就叫战争。  相似文献   

13.
Polis?,读音“波里斯”,意为“城邦”。何以言怪?读者诸君在广州街头进入消费行为的时候,不妨注意注意那些个诱人掏腰包的名字……有一回鞭炮声震得笔者耳朵生疼,只见一块红木匾上的红绸徐徐滑落,“××海鲜城”五个烫金大字熠熠生辉!在一片喧闹声中,笔者采访了此“城”的老板H君。“为什么叫××海鲜城,而不叫馆、楼、店?”“潮流兴。我接手搞之前就叫店,但蚀得很惨。现在什么都兴叫城,你看,”他指了指沿路的店铺继续说,“这叫精品电器城,那叫家私城。他们的生意确实不错。不怕命不正,最怕起错名。做人如是,做生意也同样道理。”  相似文献   

14.
河西 《南风窗》2010,(16):90-92
我个人觉得自己可能比当时的那些中国建筑师更尊重中国历史和文脉,不存在什么"大胆"的问题,我并没有因为无知所以无畏,自始至终,整个设计的过程,我都认真考虑历史问题,从来没有将其视若无物。  相似文献   

15.
"有一种变化叫成长,有一种力量叫坚韧,有一种责任叫付出,有一种快乐叫收获."秉承这种工作理念,在平凡的公园导游讲解岗位上,以80余次内事任务、20余次外事任务的出色完成,为传播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架设中外友谊桥梁,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她就是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颐和园管理处导游服务中心讲解员韩笑.  相似文献   

16.
彩色的小镇     
蔡晓伟 《工会博览》2010,(18):47-48
这个地方叫谢家镇,镇上住着一户新婚不久的人家,这家的主人叫谢广乔。 谢广乔是个读书人,年轻有为风华正茂。新婚的妻子叫谢文艳,是镇上首富大户人家美貌的千金小姐,这桩婚姻是镇上百多年不见的天造之和的美事。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绿化最佳城市 巴西巴拉那州的州府库里蒂巴市地处巴拉那高原,风光秀丽,人杰地灵,已成为巴西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全市面积432平方公里,人口160万.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身为著名建筑师的市长雅依梅·莱尔内尔就高瞻远瞩,着手规划.  相似文献   

18.
老杨的故事     
正老杨叫杨万俊,今年78岁,按理说很多人应该管他叫杨大爷或者杨爷爷,可他却更喜欢人们叫他老杨,因为村里人都这么叫他,不拘束。老杨出身贫寒,用他自己的话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累都受过。老杨1962年到生产队当会计,一干就是五十多年,直到现在还每天去村委会上班。老杨1968年入党,如今已有48年,算是党龄的本命年。老杨一辈子没怎么出过远门,一眼看去就是山里最普通的老爷子,可老杨  相似文献   

19.
石勇 《南风窗》2012,(9):96-96
2000多年前,人类文明处于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时期"。有一个叫孔丘的中国人写了一本《论语》,讲仁义道德的,成为中国的"文化母本"。1000年以后,西晋时期,有一个中国人离经叛道,写了一篇赋叫《钱神论》。他叫鲁褒。又1000多年后,欧洲人发现,金  相似文献   

20.
灵魂在别处     
马克 《工会博览》2013,(29):48-48
畅饮之后。我的灵魂在别处躯壳在大街上行走我见到了一只叫转转儿的小狗它依旧扎着鲜艳跟着主人在街头它看见我走来摇摇尾巴之后怔怔地望着我主人便教育它叫叔叔.叫叔叔的红头绳撒欢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