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丹 《世纪桥》2012,(13):118-119
达斡尔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少数民族,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是达斡尔族人世代生活繁衍的聚集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传承着达斡尔族的民族精神也记述着达斡尔族的民族历史。迭斡尔族世代传承着宝贵的民族文化,并在传承的同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合时代性与民族性,与其他各民族共同构建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大厦。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7,(8)
<正>在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居住着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朝鲜族等42个民族。7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呼伦贝尔市各族群众以唇齿相依、血脉相连的炙热情怀,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和衷共济,用实际行动唱响了民族团结和谐之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呼伦贝尔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  相似文献   

3.
我厂是由蒙古族、达斡尔族、满族、回族、朝鲜族、拉祜族、俄罗斯族21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其中20个少数民族职工人数为1267人,占全厂职工总数的4.2%。因此,民族工作是工厂党政领导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全厂各族职工精神振奋、团结和睦,促进了工厂的各项事业,为内蒙古自治区和包头市的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安定团结做出了贡献。 一、广泛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树立各民族职工“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 首先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水平,我们组织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新疆达斡尔族社会生活的基本信息、民族历史、民族关系、家庭婚姻、民族意识、民族教育、民族传统文化等7个方面进行了田野调查,并对调查结果作了具体分析。其结论是:新疆达斡尔族是一个不辱历史使命、热爱祖国、善于学习、包容谦和、身心和谐的优秀民族。  相似文献   

5.
新疆达斡尔族人口稀少,远离本土,1764年从东北来到新疆后如何与其他民族相互交融、相互吸收,如何保持传统文化,怎样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调适地更加和谐等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塔城市多渠道扶持达斡尔民族发展的路径及取得的成绩,给构建以现代化为引领,弘扬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6.
正在呼伦贝尔这片风光旖旎的草原上,生活着42个民族。这里的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相互交融。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族在长期的游牧、渔猎、农耕过程中,孕育出了璀璨的文化。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哈尼卡,就是达斡尔族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6,(9)
正"木库莲"(达斡尔语,意为弯曲状),是北方少数民族达斡尔族古老的民族传统乐器口弦琴,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口弦琴是一种簧片乐器,流行于北方少数民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满族中,云南部分少数民族也有吹奏口弦琴的历史。达斡尔族口弦琴"木库莲",制作材质为钢片,需手口协调、口含指弹发出美妙的声音。制作方法是把钢片弯曲成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7,(5)
对于达斡尔族历史的研究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仍有所欠缺。在研究达斡尔族历史时,应注意近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要借助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还应注意对民族世居地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可以着力研究黑龙江地区达斡尔族政治变迁过程,政治与社会的互动,黑龙江地区达斡尔族社会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7,(10)
<正>一张普通的白纸,在达斡尔族剪纸高手苏梅的手中三剪两裁,就变成了活蹦乱跳的飞禽走兽,变成了枝繁叶茂的花草树木。1992年,苏梅参加工作,成为莫旗文化馆的一名美术创作员,她阅读学习了大量美术作品,努力打好基础、锤炼技法。多年来,为了传承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她深入达斡尔族聚居区向老艺人学习求教,搜集、整理民族和民间文化遗产,特别是在达斡尔族传统剪纸、哈尼卡纸偶制作和民族服饰的研究和创作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7,(4)
<正>历史上,达斡尔人在黑龙江流域依山傍水而居,以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长久以来,勤劳的达斡尔人在耕作园田、采集野菜、放排放牧、骑马赶路和捕鱼打猎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哼唱起绵长、高亢的曲调,这就是深受达斡尔人喜爱、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扎恩达勒,达斡尔语意为"民歌"。扎恩达勒类似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山歌、小调体裁,作为达斡尔族民间歌曲的总称,一直是达斡尔族民歌的主要表现形式。扎恩达勒的演唱内  相似文献   

11.
《当代贵州》2011,(12):66-66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扎兰屯市、阿荣旗,黑龙江省的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富拉尔基区、龙江县、富裕县、嫩江县、爱辉县,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达斡尔族人口数约为13万人。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全区有55个民族,2008年末,少数民族人口533.68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436.47万人.区内有以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族为主体成立的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有以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满、回、朝鲜、俄罗斯为主体成立的19个民族乡(苏木).  相似文献   

13.
1997年11月29日至30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理论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民族研究所举行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思想研讨会。来自全区党校系统、大中专院校以及统战、社科联等部门的20余名蒙、汉、满、达斡尔、鄂伦春、纳西等民族代表出席。会议由内蒙古自治区民族理论学会秘书长、内蒙古自治区民族研究所所长李瑞教授主持。内蒙古党校常务副校长夏连仲先生应邀到会,并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发表了个人独到的见解。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实际,研讨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思路问题。李瑞教授作了《民族…  相似文献   

14.
鄂伦春族是中华民族中勤劳、勇敢的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由始以来从事原始性的游猎生活,共同劳动,共同享受。这个民族最大的特点是:吃苦耐劳,勇敢无畏,性情直爽,乐于助人,能骑善射等。解放前,饱受封建统治、军阀和日本侵略者的欺凌,过着缺医少药、食不果腹、颠沛流离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关怀下走出了山林,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由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弱小民族,一跃跨过几个社会生活形态,与其他民族一道走进新世纪,踏上了全面奔小康的大道。从居住在大兴安岭的鄂族人的发展变化,研究他们的历史变迁,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党的民族政策拯救了“栖林人”,是林区的开发建设促进了鄂族的全面发展,是改革开放为鄂伦春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15.
民族曲艺之乡──内蒙古科右中旗巴根那科右中旗(原图什业图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总人口为24万,有蒙、汉、朝鲜、满、回、锡伯、达斡尔等16个民族,其中蒙古族占总人口的82.5%,是全区、全国蒙古族比例最多的一个旗。这里的山河秀丽,大地膏腴,气候温...  相似文献   

16.
贺文忠 《实践》2007,(7):30-32
鄂温克,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鄂温克族自治旗是我国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大兴安岭西面、呼伦贝尔大草原东南。这里以鄂温克族为主体民族,由蒙、汉、达斡尔等20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党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17.
周刚 《学习月刊》2010,(6):99-102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院校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坚持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党的民族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了其他普通高校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民族院校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纪检监察工作为促进院校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  相似文献   

18.
张晶 《理论研究》2004,(7):16-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0年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指引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需要认真总结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尽快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以来,北京市积极推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京华大地形成开放引领发展的生动实践,取得上百项首创性或突破性成果,为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提供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团结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党完成了由革命向执政的转变。党在执政57年来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这些历史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阶段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