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美的嫁衣     
那一年我去辽西山区搞社会调查,这是学校给我的任务。那是大山深处极贫困的一个小村子,几乎与世隔绝,我主要是调查那里的教育情况。正赶上村里学校的一个老师生病,我便代他上了一个月的课。学校只是一间摇摇欲坠的土房,学生也只有十几个。村上让我吃派饭,就是挨家挨户地吃。我知道每一家都很穷,便跟村长说不必另做,他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去的第一家姓张,他们家有个孩子在我代课的班上读书,他家住的是一间小小的石头房,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推门进屋,屋里的墙上棚上是用报纸新糊的,地面也是纤尘不染。炕上坐着一位老奶奶,我的学生张梅告…  相似文献   

2.
我曾多次找过三道湾的老穆,终不得见。一位开理发馆的姑娘告诉我,老穆搬到了米泉,说是他在那里办了个什么厂,这边的房子已卖给了别人。我找老穆没有其他事,就想叙叙旧。30年前,我从南疆搬到乌鲁木齐,租住的就是他家的房子。他家的院子是北边有一排三间房,西边只有一间半房,我就住在他家的西房里。西边原没有房,我去与他联系租房时这里只是个有四面墙的土围子。老穆是个热心人,听说我没有房子住,他就让我等几天,说他要把这房子盖起来。老穆那时是个泥瓦匠,跟前有一拨儿  相似文献   

3.
乡下人家地广物杂,房前屋后,空着很多地。家里的杂物多,犁耙柴刀,还有稻草箩筐等等,因此凡事都喜欢同个院子。即使很窄,也硬要挤个空地让给院子;建不了高高大大的高墙深院,也叫来自家兄弟,挖个土夯,高高矮矮地在屋前围一个四四方方的墙。有了这院子,房子才算完整。人踏进屋里,坐着,睡着,都觉得踏踏实实。若是没个院子,空空荡荡的,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慌慌的。  相似文献   

4.
秕谷     
《创造》2016,(Z1)
正中秋节前一日回到家。和上一次在家不同的是,院子里的夜来香和小桃红都已经被清除掉,整个院子里透露出一种秋的荒凉气息。攀爬在桂花树上的丝瓜,结的许多瓜已经老掉,一些叶子已经显出颓色。而在丝瓜的嫩梢上,却还是长着许多细小的瓜。这些小瓜该长不成瓜了吧,我想。它们来得太迟了,阳光和风等待不了它们长成。它们会在秋风中渐渐枯萎,最后夭折。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有些稻谷到最后还只是秕谷。  相似文献   

5.
王强 《福建乡土》2008,(2):29-30
外婆的家,是一个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的院落,有高高的柱子,高高的门槛,吱吱呀呀的地板,高高的天窗,只开一点,任阳光穿透,洒在室内的一角。还有几个小小的院子,前院、中院、后院。想必原来是大户人家的,现在分给了几户人家分散其中,就连旧时的门房,那时也住了一户人家。一进院子就是一块照壁,  相似文献   

6.
耿晓星 《人民公安》2007,(21):60-60
那是在我17岁时发生的事情。一个涨大水的夏天,据说是我们那里50年难遇的大洪水。午后,我坐在院子里正捧着一本卢梭的《爱弥儿》看得入神,邻居伙伴小川约我一起去北河堤看水,我还没来得及放下书,就被他拉了出去。  相似文献   

7.
老槐     
老槐程怀宇将从法医系毕业的那年春天,我被安排到一个极偏僻的乡村派出所实习。派出所很小,一溜五间瓦房,东边两间是乡卫生院,西边三间便是派出所了。这座院子有一棵很老的槐树。老槐就在我住的窗前,粗粗的很有些年代了,风风雨雨地站在那里,居然还能开出淡淡的白花...  相似文献   

8.
我是在盛夏搬进红星胡同的。 这里可能是北京保留得最完整的一片四合院了。那些古旧的房子,就像历史沉默的脸,隐藏了多少世事的悲欢。我喜欢将自己置身在一片古旧里。我要住的院子在胡同的 18号,我非常喜欢这个号码。小四合院重新翻修过,所以比起周围那些经年的、被各户搭建的各色小房拥挤得看不出院落的四合院,它显得整洁、干净、清亮。绿墙、红窗、青瓦,像画里似的。东南西北各两间房子,将院子拼成一个“口”字。门前有一棵古槐;东房旁有两棵枣树,它时常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那句“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的话。它们都开着淡…  相似文献   

9.
黄仕伟 《当代广西》2005,(13):46-47
西林县者夯乡渭归村在山的最顶处。从下往上看去,星星点点的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似乎云儿离村庄很近。进入村庄,看到村道上全部铺了水泥,大部分的房子是钢混结构的小洋楼。随便走进一户农家,小院子里干净整洁,房子的正厅地上铺着光洁的地板砖,屋里音响、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相似文献   

10.
桃园     
胡蝶 《小康》2018,(20)
正"啪"的一声,父母屋里的灯,亮了。不一会儿,外面传来父亲拿扁担的叮当声和箩筐的碰撞声,母亲也在前前后后跑着,准备东西。我听见大门被门栓轻轻挂住,由于铁锈,传出了一声"吱嘎"。我努力睁开眼睛,摸过手机一看:凌晨两点十分。屋里的动静渐渐小了起来,父母在大半夜出去了。院子里静悄悄的,我一个人躺在床上,再也睡不着。我跟着起来,轻轻拿掉门栓,把门拨开一条缝,向四周看看。从家门口可一眼望见我家的地,因为当时太黑,  相似文献   

11.
今年新春佳节,村里正忙着操办一桩婚事,本村的小伙子谷桂生与大兴村的姑娘小能喜结良缘。虽然新郎是西山区某部门的公职人员,新娘是大兴小学的教师,但他(她)们的婚礼还是要按当地彝族的规矩来办。我们来到村里,根本不用打听,尾随着三三两两送“人亲”的人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坐落在村子中央的新郎家。房子是一栋昆明附近农村常见的“一颗印”,大门前围了一个院子,院门前松毛铺地,门头上面用树枝搭了一个棚子。院子里,天井中、堂屋上早已放上了大炉子,顿上了大锅,摆开了桌子,帮厨的师傅们围在桌边锅前挥刀舞铲正忙着,热气伴着欢声笑语和锅碗瓢…  相似文献   

12.
房子卖了,药吃完了,病还是没有见好。 光辉彻底绝望了,他把刚买来的一瓶镇痛药都吞了下去,这次他是下定决心要死了。 光辉是在五年前被省城几家医院的教授同时确诊为类风湿的,这些教授都说:“这种病属于世界性难题,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只能回家静养,保持住病情不再发展就不错了。”也有两位说:“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大医院虽治不了,但有的民间医生治这病挺拿手的。也有人完全治好了。另外也别小看偏方,偏方有时候真能治大病,好在  相似文献   

13.
黄昏时分,在后院整理花草,猫儿在树下打盹,鸟儿纷纷归巢,时间仿佛停止,凝成一幅金黄与暖橘交织的画面。房子的白墙反射着太阳的最后一抹余晖,屋里飘出阵阵马铃薯炖肉的香气。抬头远望,山脚下已完全暗了下来,家家户户都透着温暖的灯光,灯光下是全家人围桌进餐的温馨画面,偶尔还传出几声笑语。幸福,不就是这样吗?不需太多的形容、太复杂的愿望,只是每天生活上的小事,就构成了幸福的要素:我想要平淡安适的生活,早晨跟猫儿互道早安。我想要父母都健康快乐,住得很近,天天见面。我想要有个可紧握彼此双手、一生相随的牵手。我想要的幸福,就是这么…  相似文献   

14.
何力 《两岸关系》2008,(3):56-57
我不善舞,但有一位多才多艺的忘年朋友一陈德香。陈德香,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人,1948年当兵去台湾,后来在湖北宜昌买了房子,每年这里住几个月,台北住几个月,两岸来回地跑。他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但吹拉弹唱,各有一手。我有时会到他家里听他弹电子琴,看他夫人略施粉黛、跳台湾少数民族的山地舞,一招一式,优美而有节奏。  相似文献   

15.
编辑老师:您好!我这几天心里有些烦,刚刚从老家过完年回来,本应该高兴,可家里的事实在让我放心不下。我家一共有兄弟姐妹四人,我是老小,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父亲去年已去世,两个哥哥要分家,可谁也不想赡养母亲,没办法,姐姐就把母亲接到她家住去了。可家里的东西,除了留给我一间小西房,都被两个哥哥分掉了,那是我父亲一辈子攒下的钱盖的房子和购置的东西。春节时在姐姐家看到母亲伤心的样子,我心里很难受,去找大哥理论,可大哥说这是村里的规矩,长子就该多分,闺女是不给的,而母亲是“自愿”跟姐姐住的。您说,我哥哥能那样做吗?保安员…  相似文献   

16.
过节放假,我回家准备享几天清福。正在客厅里看电视,就听爸妈屋里又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早已熟悉了这种声音的家人谁也没理会,只有嫂子对着我笑了一下,我知道不出三分钟我就会被叫去当糊涂裁判。  相似文献   

17.
编辑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个问题,我刚刚来到泉州的时候,还没有工作,那时我租了一间房子,并向房东交了半年的房租,可不到一个月,我就找到了现在这份当保安的工作。现在吃、住都在队里,房子一下子空了下来。为了不浪费,我就把它租给了我的一个同乡。可没过两天,我的朋友就来找我,说是我的那个房东不让他住,还把他赶了出来。我就去找房东,房东说我朋友每次回去都很晚,而且还扰民,所以不让他住。可是房子是我租的,钱我也交了,他凭什么说不让住就不让住,难道我没有权利支配我自己租的房子吗?希望您能告诉我。谢谢!泉州保安: 小李小李你好!任何一个…  相似文献   

18.
玉氏山房     
黄永玉用手比了一个高度,说,我这么小,六七岁的时候,在诸葛亮山,就是现在的山水讲堂这边,往对面看。回龙阁。我想,这个地方,真好。长大以后,我在那边盖个房子多好。说话的时候,那房子早已盖好,在山的顶上,一出北门就能望见。房子叫“玉氏山房”。我和黄永玉正坐在玉氏山房的庭院里。我想看看对面的山,那天有雾,模模糊糊的,什么都看不清。从沙湾往虹桥那边看,右手边,就是往夺翠楼下面看,吊脚楼就在那里悬着。那时候的屋子都是吊脚楼,没有这么多,也不太讲究,因为不讲究所以有天趣。那里头有桃花,有杏花,有杨柳,坐在那…  相似文献   

19.
我身边有一些非富即贵的朋友,每次和他们在一块儿我就感觉比他们矮一截,我也想过上那种优越的生活,可没想到人一有贪心,这灾难人生也就开始了。1998年我和丈夫结婚后在娘家住了两年,2000年婆家给了4万块钱买房用。当时4万块钱买两室一厅是绰绰有余,但是我不满足,一心想和朋友攀比。就借了5万块钱,买了一个顶楼120平米的房子,住了三年又不满足了,我又借五万,换了一套在二层的、一百三十平米的房子,还带一个三十平米的车库,加在一起正好是一百六十平米。当时我还想,楼房是精装修,底下还有车库,这回这房子太好了,太随心了,我这一辈子都不换了,一辈子都不卖了,这一步都到位了。  相似文献   

20.
黄昏时分,在后院整理花草,猫儿在树下打盹,鸟儿纷纷归巢,时间仿佛停止,凝成一幅金黄与暖橘交织的画面。房子的白墙反射着太阳的最后一抹余晖,屋里飘出阵阵马铃薯炖肉的香气。抬头远望,山脚下已完全暗了下来,家家户户都透着温暖的灯光,灯光下是全家人围桌进餐的温馨画面,偶尔还传出几声笑语。幸福,不就是这样吗?不需太多的形容、太复杂的愿望,只是每天生活上的小事,就构成了幸福的要素:我想要平淡安适的生活,早晨跟猫儿互道早安。我想要父母都健康快乐,住得很近,天天见面。我想要有个可紧握彼此双手、一生相随的牵手。我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