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溢在主题和观念上,承担了中外交流的使命,但他向西方艺术市场与审美趣味前倾的姿态也是明显的。即使是一直在各个画展中晃荡的美术爱好者,对刘溢的名字也是有点陌生和隔阂的,因为他在之前的20年里,一直在北美的加拿大闯荡世界。而现在,当刘溢  相似文献   

2.
毛时安 《新民周刊》2015,(47):79-79
寒潮来袭,于12月11日在上海图书馆开幕的《似水流年——张复兴江南水乡画展》或许会给人们带来些许暖意,展览的80件作品充满了阳光,浸润了水气,寄托了游子的情怀以及对故园的眷恋。  相似文献   

3.
唐羽 《新民周刊》2012,(18):89-89
上周,被称为"新中国画代表"的著名画家石齐来上海美术馆亮相,"墨彩华章——石齐画展"由上海美术馆主办、大连万达集团承办,他的大胆创新及对中国传统水墨程式的挑战,将给观众带来启迪和全新的视觉体验。石齐是当代新中国画理论的创导者,长期  相似文献   

4.
崔健的骨头     
何映宇 《新民周刊》2012,(44):64-67
我需要从年轻人的视角来看这个时代,我只是希望我的电影和演唱会里也有励志的情绪在里面。标志性的白色棒球帽,帽檐上方,绣着红色五角星闪着理想的光芒。红旗还在飘扬,没有固定方向,革命还在继续,老崔更有力量!坐在记者面前的崔健,甚至比照片上更显得年轻,和他的Rap摇滚一样,语速极快,谁说老崔老矣尚能饭否?崔健,这位中国摇滚的...  相似文献   

5.
卢缓 《新民周刊》2012,(18):69-69
吴冠中艺术中,最核心的就是他处于"中西融合"这个历史命题的终点上,恰到好处地表现为对于融合性的绘画语言探索的集大成者。吴冠中的艺术,是一百年来"中西融合"艺术取向及其所思考的一系列艺术命题与社会命题的综合,是对于艺术语  相似文献   

6.
湘君 《新民周刊》2022,(45):72-73
于他而言,上海是痛苦的“终结者”,也是幸福的“起点站”。黑米的祖辈是出生香港地区的华侨,他在荷兰出生并长大。在一个外国人包围的环境里,他常常怀疑自己,为什么跟别人不一样?为什么会有种族歧视?身为绝对的少数民族,他深感自卑渺小。5岁开始他脑中涌现各种胡思乱想,一个声音在心底响起:“我是谁?为什么在这里?人生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7.
似是故人来     
林奕华 《新民周刊》2015,(47):76-76
《山河故人》改对了名字,它不是一部电影,是一个老朋友。这个老朋友,又不是自己选择结交的那种,比较像是"世交"。"他"存在了很久,也听闻了很多"他"的故事,然后,自己好像经过了认识"他"的人走过的道路,就看见"他"站在面前。  相似文献   

8.
《新民周刊》2022,(44):3-3
中国乒乓球队谁也打不过,中国男子足球队谁也踢不过,以至于大家太早就明白了,世界上是有学霸与学渣区别的。手心手背都是肉。渣渣的孩子在亲人眼里都是西施,还更愿意好吃好喝哄着捧着,梦想万一渣渣成了学霸,那就喜出望外了。  相似文献   

9.
孤独起舞     
杨泳 《新民周刊》2012,(48):90-90
痛并快乐着。尽管一个人的拍摄有时候令人痛苦,但谁让她喜欢呢?孤独有时候也意味着自由。纪录片给了未未一个舞台,一个独自起舞的舞台。注定,她是这个舞台上孤独的舞者。英未未是我大学师妹,也是我曾经的同事。大学毕业,我们都分配到机关工作。那时候的女孩子都希望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最好是公务员(现在也还是这样,也许更加如此),但这...  相似文献   

10.
梅宝 《新民周刊》2022,(13):82-83
一个曾经让我感到薄情的小区,此时此刻却是我最温情的家园。我是静安风华苑小区的居民,平时的工作是广告设计。在这个小区里生活了十多年,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冷漠没有人情味的小区。邻里之间就像戴了面具一样,没有笑容地在小区里生存,隔壁家住了谁、业委会换届也是漠不关心。我一直遗憾自己生活在一个薄情的小世界里,直到这次疫情来了,才发现小区的团结与自治力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相似文献   

11.
王林 《新民周刊》2012,(20):83-83
5月26日,"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上海美术馆开幕,这是他的个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之后在上海———画家故乡的亮相,这也是冯远从艺40年来首次个人作品展,他自称为"创作研究的阶段性小结",他专为本次展览创作的巨幅作品《今生来世》也将首次与广大观众见面。  相似文献   

12.
王晓涓 《新民周刊》2012,(47):78-81
法国画家高更在1897年创作了他的巅峰之作,名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全世界的哲学家都一直热衷的发问。这些发问也时常困扰着我。家是港湾,是社会的最小细胞,个人的情感可以折射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共通的情感。岁月更迭,我们家庭中旧的物件已经不多见,而当今的家庭形态,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对传统家...  相似文献   

13.
印尼 6月 7日大选在公开、公正情况下顺利完成 ,国际社会逐渐对印尼恢复信心。国内政治趋于稳定 ,经济出现好转迹象 ,民众的信心也逐步恢复。大选产生五个大党 ,但没有一个政党占优势 ,组成联合政府势在必行。大选是议席和权力再分配的过程 ,谁当总统 ?梅加瓦蒂和哈比比成为焦点人物 ,这个谜要到 10月才能解开。  相似文献   

14.
薄荷 《新民周刊》2022,(28):80-80
经济学课堂上有一个常例:再谨慎的投资者也可能去买彩票,以此佐证理性人的行为也存在非理性成分。谁会认真以为自己能通过买彩票薅到羊毛呢?概率得比被雷劈还低吧。不料想生活中就真有这路人——还不是撞大运,是他算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姚谦 《新民周刊》2012,(18):84-84
这个世界依旧生机勃勃,不会因为少了谁而停止,反而是因为多了谁而起了美妙的变化,多了的那些谁,应该就是我曾经怀疑、如今却让我满心佩服的新世代人。  相似文献   

16.
苗炜 《新民周刊》2012,(20):81-81
买了谁有了什么样的提高,没买谁遭了什么样的厄运,这倒是很有传播价值,逻辑简单明快——花钱就行,不花钱就不行,只要钱花到位了,蓝月亮也有春天。这套逻辑在我们这里行得通。  相似文献   

17.
曾任联想控股总裁和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的柳传志,无疑是中国最成功和最知名的企业家之一,但在最近的采访中,他出人意料地回忆了自己亲历的"文革"往事。显然,一些令人不安的局势令他想起那些悲惨而可怕的场景,让他辗转难安。他以罕见的坦率和直白,剖析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中国企业家阶层的性格与心理。尽管这个阶层以自己的智慧、能力和勤...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也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在年初乌克兰危机出现之前,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舆论界有人认为2014年东亚有可能复制一场战争,而且中日之间在钓鱼岛问题上必有一战。谁也没有想到乌克兰危机横空出世,把世人的目光又吸引到了欧洲。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4年初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也将东亚形势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形势相比。他称,一战以前,德国和英国依存度非常高,但并没有阻止战争的爆发。1言外之意就是,尽管今天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经济依存度很高,恐怕也很难避免冲突的发生。他的这个讲话因不合时宜而受到国际舆论的批评。事实上,战争与冲突并没有发生在东亚,而发生在欧洲。通常西方人,特别是欧洲  相似文献   

19.
张生 《新民周刊》2012,(14):72-73
迈克说,他这次的错误是把戏剧当成了新闻。但我觉得这个错误不能只由他一个人来承担,是美国对新闻乃至对世界的戏剧化要求让他犯下了这个错误。"公知"戴西的遗憾2012年3月16日,美国"国际公共广  相似文献   

20.
埃莉诺 《新民周刊》2012,(48):38-39
希望身边的人都开心,在一个积极的氛围中生活,人也会变得很乐观。赵子峡在一家全球排名第二的食品公司任市场部经理,他像是从《杜拉拉升职记》走下来的人物,衣着发型精心搭配,脸上带着职业性的笑容,说话逻辑清楚。从一个理工科毕业生到一家4A公司的"广告人",再到全球500强企业经理,他的奋斗史活似一个男版"杜拉拉"。在这个都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