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秦蒙 《理论月刊》2023,(9):23-37
与新古典主义工资理论相比,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资的本质以及现实工资运动的规律。马克思成熟的工资理论是劳动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的有机结合。劳动价值论是理解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基础,工资在表面上体现为劳动的交易价格,但在本质上却反映了资本剥削劳动、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矛盾运动的真相。资本积累理论是理解资本主义工资运动的关键。伴随资本积累过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产生了持续存在的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规律调节资本主义工资的运动趋势。此外,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中对再生产均衡条件以及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矛盾的论述表明,剩余价值的实现取决于资本家的积累欲望,而工资水平则会通过作用于利润率而显著影响积累率,工资的运动趋势因此是能否实现宏观经济均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马克思的工资理论,马克思主义学者构建了一个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的工资决定模型,这一模型对于理解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工资运动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成果,是马克思经济学说最主要的著作。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在《资本论》第一卷的最后一篇中论述的。所谓资本积累理论,就是关于资本如何由剩余价值产生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资本积累作为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源泉,是生产经营发展中的一个客观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通过建立资本有机构成、劳动需求增量、现役劳动军劳动供给增量、纯劳动需求增量、纯劳动力需求增量等概念的相互联系说明了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机制。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尤其是信息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失业理论相比,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更为科学和优越,另外两者还存在相似之处。研究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就业问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为根本指导。  相似文献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增强中国整个社会的有效供给、推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理论逻辑的起点是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改革既要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又要调整社会生产关系;核心要义是社会生产总过程理论,改革涉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改革的驱动力量是科学技术,以科技创新来推动改革不断深入;中心任务则是以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为指导,确保国民经济的结构合理均衡;实现手段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规律,改革应当遵循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价值规律;逻辑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来指导新时代路径,改革不仅要融入新发展理念,还要投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资本论》第2卷第三篇中,第二十章和第二十一章提出的再生产图式理论是《资本论》第二卷的核心内容,构成了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流通过程的主要理论。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理论是关于两大部类产品供给结构比例、产品供给结构与技术供给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供给问题的实质是生产问题,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于调结构。对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是现阶段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运用《资本论》第2卷中的再生产图式理论来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劳动者生活资料的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体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民主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谭均云 《前沿》2003,2(10):60-63
随着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讨论的深入 ,剩余价值理论也需要重新认识和进行理论创新。本文在分析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伟大贡献和理论缺陷的基础上 ,从共性和特殊性上探讨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一个亟待发展的很重要的理论。资本有机构成是马克思经济学在宏观和微观方面运用研究的一个关键变量。文章研究资本有机构成在宏观经济中的运行机制,揭示其与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研究发现,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决定了其他变量的变化。资本有机构成与经济增长不是简单的线性"互相关"关系。当资本有机构成很低时,它与利润率进而经济增长率"正相关",当它上升到一个"最优值"后才与利润率和经济增长率负相关。因此,要维持最优经济增长就必须在资本技术构成提高的前提下,保持最优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无法做到这点,但可以借助政府的宏观调控延缓危机发生;或者使经济周期的"波幅"缩小。  相似文献   

8.
罗莎·卢森堡在开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时,创造性地提出了极具特色的资本积累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内部面临着剩余价值实现的难题,其外部面临着资本积累界限的难题,整体上又面临着人类文明消解和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两难选择。实际上,卢森堡的分析从资本积累实现难题及其自我否定式的解决路径的意义上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容,从而开辟了一条阐释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理论的崭新模式。在这一模式的框架内,卢森堡同时揭示了资本全球化的命运及新型大国关系的诉求,因而其资本积累理论依然具有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期中央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一论述的提出改变了过去以往侧重从扩大需求角度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汲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对供给进行结构性改革,从供给和需求双向发力、双轮驱动推动经济发展。同时也是新时期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重大发展。本文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为深入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提供理论启发。  相似文献   

10.
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因此,一百多年来,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受到最多、最尖锐的攻击,但每一次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胜利而告终。近年,我国有一些人在“批判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名义下,批判马克思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另有一些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宣称:在知识经济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已经过时了。曾任我国驻英大使的柯华先生,竟然在马克思墓前宣布:“当今资产阶级所获得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明创造,而不是传统观念的工人劳动剩余价值。”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温价…  相似文献   

11.
《政治经济学常识》的教学中,有人问:“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下,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工资应相应地减少,为什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资反比过去高了?”对此,我们需要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资上的表现,才能把问题搞明白。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资本家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降低工人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剥削程度,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如果工人对生活资料的需要量没有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货币的价值也没有变化,那么,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就会表现为工人工资的减少。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生活中,这些因素都是在变化的。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6,(10)
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解决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创新基础上的效率提高。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应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推动作用,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作为全国发展先行的省份,江苏在改革开放的探索实践中较早地遇到许多新问题。近年来,江苏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增加中高端技术有效供给,取得了良好效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首位。但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江苏在创新能力和科技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科技创新在推进供给侧结  相似文献   

13.
<正>在201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上,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明确指出:"着力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铁路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为了贯彻和落实总公司精神,我们应重新审视运输市场,站在供给侧改革和创新的角度,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适应客运和货运快速化、一体化的发展要求,积极创新、提质增效,为铁路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一、铁路供给侧改革的内涵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经济结构调整和经  相似文献   

14.
职业培训是一种旨在增加人力资本的公共就业服务,其目标定位为如何克服结构性失业。在供给侧结构改革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将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经济质量更加优质。但是,这必然带来就业方面的"阵痛",职业培训对于这一时期的失业治理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和价值,可以有效增加劳动力的价值和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发挥职业培训的功能,有助于缓解和克服供给侧结构改革过程中的失业问题。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在于制度创新,虽然短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失业,但是从长期来看,其能够提升劳动者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也对职业培训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职业培训是一种良性互动型的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新书推荐     
《浙江人大》2016,(4):75
《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贾康苏京春著中信出版社2016年2月版本书从新供给的时代背景、理论建树、国情分析和政策主张几大部分展开,力求对"供给侧改革"做出深入浅出的解读,并立足于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创新,在"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理性取向下,为中国经济发展提出建设性思路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随着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大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劳动生产率成倍、成十倍,甚至成百倍地提高,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因而也迅速地膨胀起来。资产阶级及其学者抓住这一新情况,又鼓吹什么“机器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先进机器比普通机器创造更多的价值”等滥调。他们总是妄图否定劳动价值论,否定剩余价值论,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直接原因是技术进步,间接原因则是资本的不断积累才使得这一进步成为可能。当前,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已经跨入了"资本深化"的进程,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建立在人均资产数上升的基础上的。技术产业的资本积累创造了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并且使新技术产业获得了极其快速的发展,形成了整个制造业的高速和全面增长。这是过去10年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增长的真正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在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是同时存在、相辅相成的一对概念。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进一步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是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繁荣发展农村经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6,(11)
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此过程中,要加强知识产权法治创新,提供高质量法律供给,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其创新重点在于,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理顺市场政府关系、明确企业主体地位、增加创新型产品有效供给等。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在彰显人的本质力量,提高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科技进而成为衡量人的精神世界的终极标准,成为统治人的外在力量,于是便产生了技术理性与传统的价值理性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成为意识形态。其思想渊源是马克思和霍克海默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理论。它对我们认识科学技术的正反作用有很大的益处,但它也有否决科学技术的进步的社会功能,具有对科学技术本质的偏离、对"两个必然"的偏离、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偏离、非历史性和超越性和反马克思主义等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