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心华 《求实》2005,(6):65-67
腐败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古今中外历来都有.近几年来,我国加强反腐力度,反腐措施愈来愈严厉,反腐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腐败事件仍层出不穷,腐败由个案向窝案发展,由官场腐败向大众腐败发展.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人们开始从新的视野即文化的角度来关注腐败问题.反腐败不仅需要制度反腐,更大程度上还要在社会中形成防止腐败蔓延的文化氛围,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预防、制止腐败,即文化反腐.  相似文献   

2.
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虽然很多,但腐败乃是社会中最不和谐的因素,而腐败的产生又与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对短缺.  相似文献   

3.
腐败的文化透视与廉政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的滋生和蔓延既是一种政治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发挥廉政文化的作用.廉政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文化和大众文化,必须面向全社会,强化社会效应;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与腐败文化的动态博弈过程,必须把批判和抵制腐败文化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当前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是针对腐败文化的消极效应健全相应的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持久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4.
“亚腐败”文化是党内存在的一种严重的异化现象,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腐蚀剂.“亚腐败”文化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是根本对立的,完全背离党的群众路线,影响党群关系和谐,是当前践行群众路线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必须坚决反对.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消除“亚腐败”文化对践行群众路线的影响,就要从“亚腐败”文化自身特点入手,以零容忍的态度对“亚腐败”文化进行标本兼治、统筹兼顾的治理,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水平,为践行新时期群众路线提供良好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进一步认识腐败的严重危害性和反腐败的重要性。腐败是文明社会的公害,是"三个代表"的大敌。腐败首先是反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它总是用非正常的手段获取非法的利益,因此.它破坏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阻碍经济发展。腐败又是反先进文化的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现阶段政府腐败状况看,社会文化中一些消极成分是滋生腐败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创建廉政文化体系是维护政府廉洁公正,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恶性肿瘤,腐败的存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腐败根源于人性的不完善和制度缺失、制度漏洞。治理腐败必须着眼于制度建设,要完善腐败预防制度、权力监督制度和惩罚腐败制度。  相似文献   

8.
腐败,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腐败文化”是腐败现象赖以孳生、存在和蔓延的土壤。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社会的“腐败文化”在孳生和蔓延,使反腐败斗争面临着“腐败文化”的严峻挑战。因此,深入剖析当今的“腐败文化”现象,找出其孳生和蔓延的根源、危害及遏制的有效途径,对于深刻认识当前的腐败现象,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至关重要。“腐败文化”的种种表现时下,“腐败文化”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从比较普遍的社会舆论、心态和意识方面来说,概括起来有以下种种:一曰:“容忍腐败”。一些人…  相似文献   

9.
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当前社会中仍有流传的腐败文化对于腐败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必须用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清廉文化来清除腐败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民主法治文化中的精华,形成清廉文化体系,并下大力气予以宣传落实。  相似文献   

10.
腐败,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腐败文化”是腐败现象赖以孳生、存在和蔓延的土壤。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腐败文化”的孳生和蔓延,使反腐败斗争面临着“腐败文化”的严峻挑战。“腐败文化”的主要表现一曰“容忍腐败”。一些人认为,腐败是市场经济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既然实行市场经济,就要容忍腐败的存在;有的人甚至说,计划经济是一部生了锈的机器,要让它运转起来需要润滑剂,腐败就是这种润滑剂,所以不要大惊小怪。有一种现象:有的领导干部敢贪会捞,而且敢通过违纪(至少是违规)的手段,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使本地…  相似文献   

11.
腐败是社会病毒,既侵蚀着党和国家的健康肌肤和政治生态,又腐蚀着廉洁市场和廉洁社会的肥沃土壤。在腐败现象产生的众多缘由中,个人价值观的迷失、裂变是个人腐败行为发生的精神根源,社会价值观的被扭曲和腐败亚文化的形成是社会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文化根源。价值是文化的核心,文化是制度之母。因此,高度重视并运用价值观教育方式反腐倡廉,构筑"不想腐"的价值观防线,可选择正确价值观教育、廉洁文化培育和法规制度建设的策略深度有机融合式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12.
反腐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艰巨程度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领到反腐败文化的深度,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13.
腐败是一直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痼疾,我国社会的腐败问题也是尤为严峻,除了政治、经济等显性的原因外,也有一定的文化根源。中国社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产生了滋养腐败的温床,宗法制下的血缘亲情、封建体制下的官本位、关系本位下的人情交织,都在不同程度上促成了中国社会腐败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4.
杨黎源 《学习论坛》2002,(12):17-19
现代政府官员的腐败问题是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人的本性、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论述了腐败产生的根源 ,认为对人的本能约束的软化是现代政府官员腐败产生的人性根源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政府官员的负面影响是历史根源 ;道德约束的软化和法制的不健全是现代政府官员腐败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5.
反腐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难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深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警惕“腐败文化”蔓  相似文献   

16.
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虽然很多,但腐败乃是社会中最不和谐的因素。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反腐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对短缺。因此,加强和谐文化和政治文明建设,将反腐败引导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17.
以文化视角阐明文化同腐败的关联,已成为腐败理论解释中不可忽视的研究力量。"人情"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从"人情"这一中国本土化概念的解释脉络切入,在对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人情化特质给予解析的基础上,聚焦中国社会普遍存在并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持续发挥作用的人情因素在反腐倡廉中的干扰问题,对此加以文化透视与分析,从微观层面上剖析腐败行为的运作逻辑,能够为新时期中国腐败问题的研究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8.
腐败行为有道德文化观念方面的发生根源,在转型期社会道德调控力量削弱、个体道德人格分裂蜕变的综合作用下得以形成和维持。腐败行为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极大危害,要通过新型社会道德文化的建立、调适以及新型个体道德人格的塑造来加以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19.
腐败现象是当前的社会焦点问题 ,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克服的难点问题。经过我党多年的反腐努力 ,腐败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 ,但至今仍在继续滋生和蔓延 ,消除腐败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长期的战略任务。腐败现象得以滋生和蔓延的原因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 ,清除腐败必然需要多管齐下 ,进行综合治理。本文仅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对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腐败的文化心理成因腐败的产生有其必然的文化因素。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中国人所形成的一些文化心理有助于腐败的产生 ,…  相似文献   

20.
一段时间,权力裸奔、官员腐败似乎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令人不安的是社会公众对待腐败现象既深恶痛绝又感叹自己没有腐败的机会,这种矛盾心态背后隐藏的是深层的政治文化因素。腐败滋生的根源貌似是急速转型期中国各种制度缺陷和漏洞造成的结果,实为现代公民文化缺位使然,从政治文化视角剖析腐败,主要通过"腐败井喷"的表象,寻找廉政建设的政治法律制度难以充分供给背后的深层根源,从而使民众认识培育公民文化的重要意义,自觉实现政治心理的角色转化,即从传统政治文化转变为现代公民文化。所以,在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过程中,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加强公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