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09年以来,阿富汗塔利班加强对北约部队的袭击力度,美军伤亡人数不断上升,奥巴马团队就增兵方案进行多次秘密讨论,12月1日才终于有了结果。当地时间1日晚奥巴马在西点军校发表全国讲话,宣布阿富汗战略的调整方案,其中包括2010年夏季之前向阿富汗增兵3万人以及美国从2011年7月开始逐步从阿富汗撤军。  相似文献   

2.
一、美国迎来奥巴马“2.0时代”,将面临诸多挑战 1月21日,奥巴马宣誓就职美国总统。作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在第一任期内表现中规中矩。尽管美国仍在遭受金融危机困扰,但经济保持了低速增长;结束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一定程度上平息了美国民众对政府发动战争的不满。  相似文献   

3.
梁志杰 《南风窗》2010,(15):85-85
<正>或许奥巴马意识到面前的正是苏俄的覆辙,他想在这覆辙上做的,相比苏俄的狼狈撤退,将是美国如何体面地离开阿富汗。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以来首次在人事上作出非常高调的动作,把美军驻阿富汗司令麦克里斯特尔撤换。传媒归纳事件源头为麦帅在一向反军方的美国杂志《滚石》的访问中,把美国总统、副总统到驻阿大使的军事政策骂得体无完肤,是一场政治公关灾难。有阴谋论更断言这是麦帅"金蝉脱壳"的奇招,目的在于从没完没了的阿富汗战场退下火线,以保自己作为"长胜将军"、生擒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反恐英雄"。  相似文献   

4.
当事人     
《南风窗》2011,(10):13-13
彼得雷乌斯出掌中情局4月28日,奥巴马正式提名现任驻阿富汗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接替预计将于7月1日转任国防部长的帕内塔,出任中情局局长。彼得雷乌斯,四星上将,先后毕业于西点军校、普林斯顿大学,博士论文是反思越战。2004年,他率领101空降师在伊拉克北部地区开展战后重建,赢得白宫认可,之后一路升迁。2008年11月,他担任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因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6,(12)
正是否以及何时对越南出售武器,很可能会被美国当作对中国施压的杠杆。在对中美外交上,越南正从"假平衡"转变为"真平衡"。5月23日,在越南访问的奥巴马总统宣布,美国将全面解除对越南的武器禁运。毫无疑问,这是美越军事关系升温的重要标志。军事关系是衡量国家间政治互信的关键指标。美国对越军售全面解禁,  相似文献   

6.
严帅 《当代世界》2013,(9):54-57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基本上继承并发扬了小布什时期的反恐战略。2011年5月,“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国特种部队击毙后,奥巴马政府关于结束反恐战争的论调扬起,并以切实行动大幅收缩美国反恐战线:2011年7月1日正式启动阿富汗撤军进程;同年12月又完成伊拉克的撤军进程。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延续并加快了第一任期后期开启的反恐收缩态势。2013年5月23日,奥巴马在美国国防大学发表了被视为2001年以来美国政府最重要的反恐政策演讲,阐述了美国新时期的反恐战略,并提出要结束“无休止的全球反恐战争”。  相似文献   

7.
2009年2月17日,奥巴马宣布向阿富汗增兵1.7万,由此,驻阿美军的数量将达到5.5万,7月16日,国防部长盖茨又称美国2009年派往阿富汗战场的美军人数可能高于原定计划;2009年6月31日,美国根据2008年底与伊拉克马利基政府签署的“驻军地位协议”,从伊拉克城镇撤出战斗部队,完成了第一阶段撤军任务。撤兵伊拉克和增兵阿富汗标志着美国新政府反恐战略调整进入实施阶段,同样是反恐战场,美国却分别采取了撤兵和增兵两项截然不同的政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如当年的越南之于约翰逊,阿富汗之于勃列日涅夫,对于布什总统及美国保守派战略家来说,甚至对于美国可预见将来的任何政府来说,伊拉克是不能输,也输不起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到70年代,阿富汗进行了以君主立宪为核心内容的宪政改革.在理性决策、利益主导基础上,美国对改革的政策经历了巨大转折.美国早期奉行“高度重视,积极鼓励,但避免正式、直接介入”的政策;当改革陷入危机、动荡加剧时,美国通过默许达乌德发动1973年政变重建秩序,放弃了对阿富汗宪政改革的支持.导致这种政策转变的重要原因是美国把对阿富汗秩序和稳定的追求置于优先于民主的地位,这一原则主导了美国对阿富汗宪政改革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演变.美国政策的调整加速了阿富汗宪政改革的失败;同时,美国对兴起于阿富汗宪政改革过程中的左翼力量没有重视,削弱了70年代后美国应对阿富汗局势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国际     
《南风窗》2013,(16):22-23
周边越南国家主席首次访美7月23日,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抵达华盛顿,开始为期3天的正式访美行程。这是张晋创首次访美,也是美越自1995年建交以来两国最高领导人之间的第三次国事访问。张晋创先后会见了克里国务卿和奥巴马。美国外交官员拉塞尔称"此访具有里程碑性质"。经贸合作是张晋创此访的主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8月,特朗普宣布了美国对阿富汗新战略。新战略不是美国阿富汗战略的根本性替换,它的基本目标和途径与奥巴马政府的新阿巴战略没有实质改变,其不同主要在策略和操作层面。不过,在阿富汗国家政治建设上,特朗普新战略提出了一些新理念。特朗普的阿富汗新战略对中国有利有弊。中美在阿富汗缺乏战略性长期合作的基础,但两国可以进行以具体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的合作。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亚太战略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孆 《国际展望》2010,(4):25-27
<正>自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美国调整了亚太战略。2009年11月14日,奥巴马在东京发表演讲时声称,他是美国首位"心系太平洋的总统",美国作为太平洋国家,要增强并继续保持在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2010年1月12日,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夏威夷就美国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政策发表演讲,与奥巴马总统的东京演讲相比,希拉里的演讲将范围从亚洲扩展到亚太,  相似文献   

13.
亚太战略视域下的美国—东盟关系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召锋 《国际展望》2012,(1):14-25,114,115
由于东盟地区在地缘、政治、反恐、经济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奥巴马履新以来,主动接近并大力发展与东盟国家间关系,美国"重返东南亚"的战略态势渐趋明朗。然而较长时期内,东盟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地位仍将主要让位于中国、东北亚、日本、印度、阿富汗等关键国家和地域,这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与东盟关系深入发展的限度。东盟唯有自身行动机能和决断能力的实质性增强,才能赢得美国持久根本的战略关注高度。  相似文献   

14.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和华盛顿特区遭到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袭击。随后美国宣布掌握了充足的证据证明此次袭击为藏匿在阿富汗的沙特流亡富翁本&#183;拉登所策划实施,在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拒绝交出拉登及其恐怖组织后,美国及其盟国英国开始了对阿富汗的武装打击。  相似文献   

15.
张力 《当代世界》2015,(1):60-63
<正>自冷战结束以来,地区多边机制在解决本地区的危机和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阿富汗的情况并不例外。自美国发动阿富汗反恐战争以来,国际社会已举行多次阿富汗问题会议,就阿富汗的稳定与重建、地区安全以及协调各方努力达成诸多共  相似文献   

16.
张凯 《当代世界》2016,(3):30-33
正奥巴马政府在"亚太再平衡"战略框架下,以东南亚为其战略推进的"核心支柱"。基于"对抗思维"的"再平衡"战略,提高了东南亚区域秩序构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2016年2月15—16日,美国—东盟领导人峰会在美国召开,这一近年开创的多边互动的新模式被奥巴马政府视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项重大成果。事实上,早在2009年,奥巴马问鼎美国总统后,便开始了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撤军计划,并承诺在2020年前将美国海军作战舰艇的  相似文献   

17.
"9·11"事件之后,美国以武力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随后开启并主导了阿富汗国家重建进程。阿富汗国家重建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曾取得积极进展。但随着时间推移,上述重建领域面临日益严峻的问题和挑战,甚至陷入停滞。究其原因,阿富汗塔利班卷土重来是症结所在。作为拥有相当民众基础的政治和军事组织,塔利班坚持以武力打击阿富汗政府,抵抗美军等在阿富汗驻扎的外国军事力量,导致阿富汗战火持续至今。在此情势下,美国的阿富汗战略重心转向推动阿富汗和平进程,并最终与塔利班签署了和平协议。展望未来,阿富汗局势能否向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与塔利班落实和平协议以及阿富汗内部政治谈判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2021年4月以来,随着美国加速从阿富汗撤军,阿富汗内外形势出现剧烈震荡.阿富汗塔利班在阿全境发起规模空前的武装行动,短期内迅速扩大了控制范围.美国等诸多阿富汗问题利益攸关方已经在评估塔利班重新武装夺权的可能性,毋庸置疑的是,阿富汗局势未来前景将更加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19.
<正>特朗普东亚行的言行举止非常有选择性,产生的客观效果符合当代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总体趋势,顺应亚太地区调整与变革的时代需求;美国政府对中国从富变强客观事实的认可,改变了奥巴马时期中美关系的性质与面貌,在经济与安全两大领域对亚太秩序重构产生积极影响。2017年11月3—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日本、韩国、中国、越南、菲律宾等东亚五国。此行是历届美国总统中出访亚太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小布什2003年访问亚  相似文献   

20.
美国正在逃离历时20年的阿富汗战争.但是,美国可以走开,地区内国家却走不开.美国留下的问题和陷阱,仍然需要各国加以解决. 一是思维陷阱.很多人会认为,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上的失败,是美国军力不足、国力不振所致,甚至由此得出美国衰落的结论.这就会进入一个思维陷阱.阿富汗是一个很容易被打败,但不容易被治理的国家.美国不是输在军事上,而是输给了阿富汗复杂、多样、碎片化的政治生态.美国不是输给塔利班,而是输给了自己制定的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政治目标,输给了自己的历史经验.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帮助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远远比阿富汗强大的国家实现重建.这些国家在政治上基本都施行"美国模式",在外交上成为美国的盟友.大江大河都渡过了,美国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在阿富汗这个小水沟里翻了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