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西裔特朗普选民"形成于2016年美国大选,大选之后规模稳步扩展。"西裔特朗普选民"由核心与外围两部分组成,核心部分的党派取向比较稳定,外围部分的党派取向则呈现高度不确定性。从选民的意识形态看,"西裔特朗普选民"的核心主要由保守派选民构成,外围主要由中间派选民构成。"西裔特朗普选民"折射出西裔与特朗普之间形成了一个选举悖论,越来越多的西裔支持"反西裔"的特朗普。从西裔与特朗普之间的政治互动看,两者之间的选举悖论之所以形成,是经济因素、移民改革、社会价值观和外交政策四方面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西裔特朗普选民"已成为特朗普选民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特朗普撬动选举政治格局的杠杆,对美国2020年大选有着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西裔特朗普选民"有力扩展了特朗普的选民基础,使特朗普的竞选动员更加理性。"西裔特朗普选民"的强劲发展势头对民主党带来严峻挑战,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特朗普争取连任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2.
台湾政局变化后的台美关系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台湾研究》2000,(4):70-78
今年3月18日台湾选举结束,5月20日,新旧台湾当局完成更替。2000年适逢美国总统大选,11月美国举行总统选举。台湾地区领导人更迭和美国总统大选,必然会对台美关系产生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已有所体现,岛内“大选”结束至今,台美关系已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同时,虽然美国新政府还未正式上任,但大选期间大量有关中国政策(及台湾问题)的辨论、政见,足以为研究者提供分析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距离11月2日美国大选投票日已不足二个月.随着民主党全国大会的落幕,以及共和党全国大会的开演,美国大选进入了最后阶段.对美国民众而言,总统大选是给了他们一次评价并重新选择的机会.在任者如何证明自己的政绩应对批评,挑战者如何展现自己的能力贬低对手,就成为赢得民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亚裔美国人的消费能力近年备受美国商界重视,当然事出有因。过去10年间,在美的亚裔人口已增长至730万,增幅高居外来移民之冠;而他们每户的平均年收入比一般美国家庭高出8000美元。调查表明,目前亚裔每年的商品消费额已高达380亿美元。因此,亚裔消费群成为美商争相挖掘的金矿。各厂商的行销部门,针对亚裔美国人独特的购物习性,竞相推出以亚裔为主要诉求的广告,这些东方口味的广告,果然达到其预期目的。美商发觉亚裔较偏好老字号及名产地的品牌,法国人头马白兰地的美国厂,在中文广告词中即标榜是产自白兰地故乡法国西南的干邑。果真奏效,目前每瓶110美元的人头马XO正在华人社区供不应求。安布啤酒厂推出8种粘度相异、具有中、日、南朝鲜不同风味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对台政策是美国总统选举时各派政治力量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且总统选举形势的发展变化也往往对美国对台政策产生重要影响。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1999年的美国对台政策已出现新的调整,2000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这种情况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在2007年12月2日和2008年3月2日先后举行了第五届国家杜马选举和总统大选。这次大选不仅关系到俄罗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对全世界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在这次大选中,普京发挥了关键性的重要作用,形成了"普京效应"。本刊记者就俄罗斯大选问题采访了中央编译局李兴耕研究员,他对大选的进程、特点和"普京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对俄罗斯政局作了展望。下面是访谈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6,(23)
正美国政治系统中,政党是一个非正式的政治团体,因为社会的变迁,政党之间也会出现分裂与联合,各自的政策界限亦经常发生变化。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内在共和党部,冲突也很明显,这预示着会有一些变化随着特朗普和希拉里第三次电视辩论的结束,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正式选举的日子也已经不远了。这次大选两位总统候选人在辩论时互相攻击,恶言谩骂,被称为"史上最丑陋"的辩论。近日,本刊特约记者对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副教授尼古拉斯·温特(Nicholas Winter)就美国总  相似文献   

8.
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回潮是当前美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现象,对于美国族群关系发展和特朗普政府的内外政策走向有着深远影响。当前美国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回潮的根源在于以白人为中心的美国族群分层体系正受到少数族裔的有力挑战,而结构性种族歧视和偏见的根深蒂固则使右翼白人保守主义团体和极端种族主义者极力维护当前的族群分层体系以使其不发生质的改变。从长远看,美国白人和少数族裔之间的"支配—从属"关系正在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这会削弱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出现周期性回潮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2012年11月6日,美国总统大选将拉开序幕。尽管现在离大选投票还有9个月左右的时间,不到最后一刻,“鹿死谁手”还难以预料,但现在两党内有意于问鼎总统宝座的人都已跳到党内初选的前台剑指白宫,因此不妨对这些候选人的竞选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10.
孙逊 《台湾研究》2005,(2):44-48
众所周知,华侨华人长期以来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处于被动地位,华侨华人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力相较于其它族裔并不明显,一直扮演“旁观者”(bystander)角色。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中美关系中的“华人因素”开始突显,从严格意义上讲,美国华人在中美关系的各个领域都是即时的参与者。但是这种因素的推动力表现为多维度、多层面和多样性,无论从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本文拟围绕台湾问题全面分析探究战后中美关系中的华人因素。  相似文献   

11.
姜琳  韩伟 《当代世界》2008,(12):32-34
2008年11月5日,耗时近两年的美国总统大选落下帷幕,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最新统计,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共获得365张选举人票和53%的普选票,麦凯恩仅获得162张选举人票和46%的普选票;在同时进行的国会两院改选中,民主党分别获得参议院100席中的57席和众议院435席中的255席,继续控制国会且优势进一步扩大,奥巴马高票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第44任总统,将于2009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职。本次大选是美国发展到关键阶段举行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选举,  相似文献   

12.
作为盎格鲁—萨克逊白人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的重要载体,美国在制定对外政策时受到种族思维惯性的左右,对内表现为决策层与外事团队的多元性失衡,对外则体现在对具有异质种族或文明特性的国家难掩外交偏见。在新冠疫情的刺激下,美国进一步把公共卫生治理困局转化为强调“他者威胁”的外交言行,与国内排亚(亚裔)、仇黑(非裔)、反犹(犹太裔)、拒拉(拉美裔)等情绪相呼应。尽管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旨在修复美国的海外领导力、重树移民国家形象,但鉴于种族主义在美国外交史中的长期发展,种族秩序与其国内政治生态的同构基础和相似逻辑,加之新冠疫情诱发的现实困境持续扰动着美国社会的理性思维,其国际观中的种族意象投射愈加清晰,对美国软实力传播和其“民主灯塔”形象构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人看来,离自己越远的政府和政府领导人越不值得信任。总统大选投票率过低,一直是美国的批评者津津乐道的话题。《美国自由的故事》作者、美国历史学会前任主席丰纳博士几年前在南京讲学,在回答笔者美国自由目前的挑战是什么的问题时,就认为最大的挑战是全球化和低投票率所表现出来的公民参政热情的降低。不过,美国每隔4年大选的投票率  相似文献   

14.
何晓跃 《国际展望》2014,(1):103-120
政治极化在当今美国政治中有持续增强趋势并深刻影响着美国的选举政治、国会运作和公共政策制定,同时对美国政治极化的研究亦存在颇多争议。美国的政治极化可分为政治精英和公众两个层面,两者的逻辑关联点是美国选举体制赖以存在的政治地理的区块划分,在总统大选中表现为以州为基本单位的选举人团体制,在国会选举中表现为以选区为基本单位的议席竞争体制。以此为基础,政党和公众作为双向施动者共同构建了美国政治极化的三个基础性生成机制和两个反向生成机制。虽然美国人口结构变化与限制政治献金的立法进展可能使美国政治生态在未来发生回调,但经济不平等的加剧、公共媒介技术进步带来的信息可选择性、社会运动的冲击、共和党安全选区的增加等因素使得美国政治极化在短期内难以消除。美国政治极化的持续,要求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应考虑美国国内政治特点,加强与美国民间的交流,并对新保守主义势力的回归做好充分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15.
新兴国家概念以及这一概念所涵盖的国家在不同的世界经济环境中经历了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与国际经济制度面临着重大的转变,"金砖四国"作为新兴国家的代表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国际格局转变的过程中,"新兴国家"将会突破概念上的意义,切实地发挥与其实力相对应的国际影响力,并且以不同于以往的模式影响着国际政治中的权力转移。  相似文献   

16.
非法移民是当下美国政治的核心议题。它争论的实质是什么?如何理解特朗普与民主党不同的政策主张?不同族群因何持有截然不同的立场?他们相互间存在怎样的利益冲突和政治博弈?研究认为,美国非法移民议题的实质是"主权为谁服务"的政治问题。在此框架下,本文实证分析了白人、亚裔、拉美裔在非法移民议题上持不同态度和诉求的深层原因:中南部白人因为安全和福利而反对非法移民,东西海岸白人因为价值观以及利益未受影响而支持非法移民;亚裔不满于选择性移民执法以及担心政治影响削弱而反对非法移民;拉美裔持矛盾态度则是因为非法移民入籍有助于增强拉美裔政治影响力,但也会在就业市场上给他们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美国软实力的下降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实力是国家权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时代的作用日益显著。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不仅具备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而且拥有巨大的软实力资源。冷战结束后,美国在硬实力方面的优势获得巩固,但软实力却正在下降,这使它在某些领域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下降,对其国际形象、外交政策、国家安全造成了消极影响。中国作为力量不断提升的大国,可以从美国软实力的下降中获得启示,为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编     
伊拉克与美国大选2008年11月4日美国将进行新一任总统、新一届众议院以及参议院三分之一席位的选举。搅局的关键问题是伊拉克战争。人人皆知它的存在。人人皆知它是决定大选结果的首要因素。但却没人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才能赢得大选。大多数政客关注的首先是本人(再次)当选,其次是本党赢得多数席位,而再次才是意识形态问题。只有少数人把意识形态问题放在首位。主要的总统候选人和大多数竞选国会席位的人都在盘算如何给自己定位,以便尽量少失去那些通常会投自己票的人,同时尽量多吸引“中间派”选民。有分析人士认为,决策不易作出,而这…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与东盟的交往中一贯遵循"双赢原则"。在美国的战略行动变得越来越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今天,中国的软实力外交战略使其在几乎所有的地区事务中都处于核心地位。国外媒体指出,中国的软实力外交战略和不断巩固硬实力的做法正在削弱美国在亚洲的力量和影响力。如果美国不制定一项将经济、外交和军事因素都考虑在内的全面战略,就有可能因中国的外交策略而失去在亚洲的战略和外交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美国优先"政策已经使全球化进程呈现倒退趋势,疫情突如其来更是雪上加霜,进一步激化了反对全球化与支持全球化力量间的矛盾,也暴露出供应链全球配置的脆弱性。虽然疫情不断催生国际卫生合作和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国际合作需求,但短期内难以阻止全球化倒退步伐。疫情之下,中国在推动全球化方面发挥的作用愈发凸显,影响力不断提高。疫情后,中国将进一步成为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