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这不仅是对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而提出的战略性任务。"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具有丰富的内涵要求,包括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运用水平、发展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既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价值所决定,也是对党的建设经验的总结,更是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推进党的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抓住确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水平、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等几个关键环节,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变动的现实已经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面前人人是否平等?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否有禁区?研究马克思主义是否也可以有不同的学派?等等。本文准备对这几个问题谈几点看法。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特别强调在马克思主义面前人人平等。在马克思主义面前人人平等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前提条件。要实现在马克思主义面前人人平等,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  相似文献   

3.
刁隆信 《探索》2004,(2):134-13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首先必须“回到马克思” ,弄清其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方法 ,弄清其科学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还要认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 ,吸收其合理因素 ;还要批判地研究哲学史 ,研究西方形而上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的哲学。进一步发掘哲学史宝库中的珍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包括其教科书及其体系的创新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与其教科书体系是有区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理论体系只有一个 ,而其教科书体系应具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前提,是认清当今世界发展所处的大时代及其具体历史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准确把握时代的基本矛盾和时代主题。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实践的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大众化在理论上具有同一本质,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统一,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在实践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大众化统一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明 《探索》2001,4(3):46-49
马克思主义在整体性上是关于共产主义的学说,而这种整体的特征必然制约它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自由和必然在马克思的总体视野中,是人的社会生存状态,而不仅仅是认识实践状态。这是由马克思理论的整体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的个人是以历时性和共时性感性具体的个人为基础的。人的本质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因而处在生成和变化的历史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八十年的光辉历程。党的八十年的经验集中于一点,就是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历史。八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即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的毛泽东思想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理理论。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它直接…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中国化构成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意义和价值,对其进行具体的研究,是当前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理论研究的重要论题.为此,应认真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化”的提问方式及背景,这一命题与其它相关命题及提法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进行阶段性划分及阐释,总结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要以建设性思维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及其发展史的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赵兴良 《求实》2002,1(7):32-35
本文认为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与全球化具有同质性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可以也应该用来指导和规范全球化问题的研究 ;全球化本身没有社会制度的属性 ,社会主义参与全球化过程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趋势 ,应把它理解为各文明之间的一体化与多样化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10.
科学技术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许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理论。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贯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总结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和19世纪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明确指出:“生产力当然包括科学在内”。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中有一句名言:“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毛泽东同志多次论述过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早在1940年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的讲话…  相似文献   

11.
阮纪正 《探索》2004,1(6):131-134
马克思超越前人的地方并不在于“对全人类解放的承诺”,而是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科学分析和无产阶级解放历史条件的不倦探索。离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则无所谓对待它的科学态度,科学态度是在具体分析客观对象的过程中产生的。重新认识社会主义,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马克思是从现实社会的矛盾运动出发的,其方法论特征并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价值的肯定与向往,而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状况的否定和批判。  相似文献   

12.
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过程中,要澄清理论误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重新审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确实存在既有教条式的理解,也有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归纳起来有四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澄清。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理论基础。无论是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还是新兴的第四媒体———网络,要正确行使各项宣传职能,确保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宣传任务,真正成为党的喉舌和舆论阵地,就必须牢牢树立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要正确认识这样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搞好新闻工作的指路明灯。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相似文献   

14.
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国内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些变化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中产生了一系列困惑和问题,诸如: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多样化了,为什么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会不会影响我们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西方国家不强调统一的指导思想,我们为什么非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认真研究这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于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刊特邀国防大学副校长许志功同志予以解答,希望对关注这些问题的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田辉 《探索》2012,(4):4-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在时代背景、内涵、对象、目的和途径方面进行深入反思。时代背景上,要抓住全球化、信息化的二十一世纪以及伟大成就和深层矛盾交错并存的中国国情;内涵上,要弄清学术性与实践性,单向性与双向性,理想性与现实性,宣传性与创新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象上,要从共性上把握人民群众思想中的怀疑、实用、虚无和神秘四种情感因素;目的上,要通过对终极关怀问题的积极阐释,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途径上,要走进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必须借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全党建设成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全党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全党必须加强学习,着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使每一个成员成为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干部。当前,特别要进一步明确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意义,了解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特征,认清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关系,形成有利于促进学习的动力机制,从而保证这一建设得到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领导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党对自己内部组织和党员的领导有强制力 ,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则不具有强制性。党的领导是一种组织行为 ,而不是一种个人行为 ,不应过分突出领导者个人。党的领导要增强服务意识。党的领导应严格限定在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范围内 ,而不应超出这个范围。党的执政方式应坚决地由主要依靠党的政策治国向主要依靠法律治国转变。这样才能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8.
汪岩桥 《学习论坛》2005,21(10):40-43
主张“重回马克思”的学者们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与苏联的哲学区分开来,再把马克思的哲学与恩格斯的哲学区分开来,还把“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哲学与其他时期的马克思哲学区分开来,以求“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必须体现今天的时代精神,全球化与民族化是一种辩证的互动关系。实践探索和学理探究及其辩证互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郭杰忠 《求实》2004,(12):4-6
马克思主义 ,无论在我们国内还是国外 ,仍然是光辉灿烂的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我国意识形态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 ,绝大多数群众、干部和知识分子坚信马克思主义 ;另一方面 ,在现实生活中 ,有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不感兴趣 ,甚至持冷淡、反感和讥讽的态度。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宣传和研究状况与现实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迫切需要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加强。因此 ,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十分必要 ,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0.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中央向全党提出的重大任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准确完整地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进程.其次,要明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征.最重要的是要系统扎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